分享

亚凌教学随笔:她接纳的,哪里只是老王

 亚凌的文字作坊 2022-01-27
【张亚凌,笔名江小鱼,《读者》等签约作家、专栏作家,渭南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数十篇散文、小小说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及各种模拟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心似花开》《时光深处的柔软》《岁月,芬芳了记忆》《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为你摇响一串风铃》《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味道》《张亚凌散文精选》等,家庭教育专著《非暴力沟通·为何家会伤人》。作品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杜鹏程文学奖”“首届谢璞儿童文学奖”“全国儿童文学创作(短篇小说)优秀奖”等奖项。】

她接纳的,哪里只是老王

张亚凌

给孩子们讲杨绛先生的《老王》。

“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一个是最底层的人力车夫,谋生都很是艰难,窘迫可想而知。一个是已负盛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渊博倒是寻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有共同的闲话可说?

“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她的女儿那样助人,未必是杨绛先生的授意,却一定是在美好家庭里滋长出来的爱,在自然而然的传递。温暖家庭里走出的,都是移动的光斑,总能带着暖裹着爱,发散给遇见的人。

“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杨绛先生对人力车夫如此说,谁会料想她将捎去的是钱?“免得托人捎”,真是最为美好的借口,意味着“你现在拿走是给我减少麻烦”,让受到帮忙的人能心安些。

人力车夫还是在穷困中走了,杨绛先生每每想起总是不安。用她的话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自己好过点,也好过得不心安,因为身边还有人很不好过。自己尚且没有彻底摆脱阴冷,心里还装着更需要光与暖的人,该有多大的胸襟。

杨绛先生接纳的,哪里只是老王?生命中遇到的多少事多少人,她都一一接纳并加以善待。

无常的命运,她接纳。

唯一的女儿钱媛1997年去世,丈夫钟书先生1998年去世。仅仅相隔几个月,她接连失去了生命中的至亲至爱,落得形只影单。可她自己得好好地活着,因为她深知,自己活着他们就活在自个心里。她好好活着,世人才有机会看到《我们仨》,她也才有可能耗时13年整理完挚爱钟书的学术手稿,仅仅外文笔记就178本,3400多页。2016年5月25日,她清扫完了一百多年沾染的污秽回家了,那里有两个家人,那里才是她最后的家,享年105岁。

接纳无常,让亲人活在自己的文字里,她做到了。

亲人的不同,她接纳。

“我总觉得,妈妈只疼大弟弟,不喜欢我,我脾气不好。”在反省中她远离了抱怨,继而改变自己。婆婆与妯娌都是传统女性,自然不会很文艺,可她又怎能疏远视作生命的书籍?她看书,一定会刻意避开婆婆与妯娌,小心地躲着看,怕她们误以为会被有学问的自己瞧不起。

接纳不同频的人,又唯恐伤害,细心亦是善。

接纳黑暗,自己成光。

历史上那段黑暗的日子,她也没能幸免于难。被批斗,被剃光了半个头,可她不惊不慌,利用女儿几年前剪下来的头发,以先生的帽子做底,缝成一顶假发,依然优雅出门。不论生活如何残忍不堪地虐她,她都以自己能做到的优雅身姿迎上去,并展示出自己最好的形样。生活的风雨将人生的罐子击打得遍布裂痕,而杨绛先生,一直在从容地修复。抚平自己伤痛的同时,她从没放弃过尽全力帮助他人:同事母亲生病,她张罗看病问药;谁家困难,她买东西的时候也总会多买一份;只是付费坐车的人力车夫老王,也受到她的关照……

接纳黑暗,不吼不叫不绝望,不是服软而是更好地保护自己与他人。

接纳自己,不刻意拔高。

杨绛先生出书,一直坚持不做宣传,说怕耽误读者。出版社曾有意请她出面,她坦言:“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其实应该叫做检讨会,也不是我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谢绝出席。

接纳原滋原味的生活与最真实的写作状态,与自己与生活以最和谐的方式相处。

接纳所有,而后付出所有。

2001年,杨绛先生把自己和钟书先生毕生的稿费捐赠给母校清华,并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因为她深知自己的向上之气,来自于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生的信仰。她热切地希望年轻人能以最好的方式——读书来传承弘扬文化,为一生奠基。

她“不想攀高也不怕下跌”,“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优雅又仁爱地走过风雨百年。一路花香满径,莫非就源于众多的接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