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瀚海天山:唐朝西突厥战争

 licht3jh8evr0j 2022-02-17

李唐王朝取杨隋而代之,中原王朝与突厥游牧帝国的斗争上演了最震憾人心的篇章,意味着盛极一时的突厥帝国行将谢幕。无论是农耕世界,抑或是游牧世界,政权的更迭是历史常态化的演进。作为地区最强大的政治力量,中原王朝和突厥帝国的角逐无可避免。突厥帝国在百年之间骤然勃兴,版图急速扩张,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整合、消化帝国内部不同质因素,从而形成内在隐患。一个强大的唐帝国的崛起,挤压了突厥的发展空间,也诱发其内部的离心因素。在内外交困的情势下,曾经雄霸一时的突厥帝国走向覆亡。西突厥射匮去世之后,由他的弟弟统叶护继承汗位。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西行求法的时候,曾经在千泉(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东,中世纪阿拉伯文献称为阿巴尔扎只,Abārjāj)遇见统叶护可汗。统叶护可汗勇而有谋,是一个常胜将军,西突厥在统叶护可汗统治期间发展到了鼎盛阶段。统叶护可汗吞并铁勒,攻打波斯(今伊朗)、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进一步开拓了疆域。他将汗庭迁至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城)以北千泉,国中有数十万战士,俨然成为欧亚大陆上强大的游牧帝国。统叶护可汗还加强了在西域的统治,任命西域诸国君主为颉利发,并派一名吐屯进行监管,负责征收各种财物。
 



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向北突厥称臣,目的在于减轻边境上的压力,得以专心逐鹿中原。李渊并没有完全臣服于北突厥的意思。619620年,统叶护可汗连续派遣使臣与高昌一道来唐朝。当时北突厥正是唐朝最大的边患,唐高祖极力结好西突厥,希图利用他们来牵制北突厥。统叶护可汗和唐朝约定于622年冬出兵讨击颉利可汗。临当大兵将发之际,颉利可汗忙派人与统叶护可汗通和,约定互不侵犯,唐与西突厥联兵共破北突厥的计划流产。
 
622年西突厥爽约事件给唐高祖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三年之后,西突厥派人向唐求婚,唐高祖有了上次的教训,打心眼儿里老大不情愿。他觉得西突厥离唐朝太远,远水难解近渴,真碰上急难的时候根本就用不上,所以不愿答应和亲。他认为:“西突厥去我悬远,遇急事也帮不上忙相得力。”
 



裴矩对李渊陈说时局利害,他认为:“当今北突厥正强,从当前国家利益考虑,还是应该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臣以为应该答应和统叶护的婚事,形成联合的局面,借此来威慑颉利。等过些年,国家实力强大到足以和北突厥抗衡了,那时候可以再考虑采取别的方略。”裴矩的分析着眼于当时几大政治势力的关系,是主动积极的应对措施。
 
在裴矩的劝说下,高祖李渊勉强允诺了与西突厥的亲事。贞观元年(627),统叶护可汗派人送了万钉宝钿金带和5000匹马到长安作为聘礼,准备迎娶公主。颉利可汗害怕西突厥与唐和亲对自己形成左右夹击之势,所以极力加以阻挠。他派人警告统叶护可汗:“你迎娶唐公主的时候可是得从我境内经过的!”意思是说,无论如何他都要想办法阻止西突厥与唐和亲。由于统叶护可汗早年取得的胜利让他变得太过于自负,很少施恩笼络人心,到了晚年,部众越来越离心,葛逻禄部落多数都起来反叛,西突厥内部危机重重。因此,统叶护可汗即使有心,也无力与颉利可汗一争短长,对他的威胁也不能置之不理。西突厥和唐朝的这门婚事就拖了下来。第二年,统叶护便被他的伯父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给杀害了。
 



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篡位自立,突厥各部都不服。弩失毕部共推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没有答应。他找来在康居避难的统叶护可汗的儿子咥力特勤,拥戴他为可汗,号称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和肆叶护两家互相攻伐,连年征战不已。双方都向唐朝请求和亲,希图得到唐朝方面的助力。此时唐朝在应对北突厥方面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形势的转化使得唐朝对待西突厥的态度也相应地发生转变。以前唐朝需要与西突厥联合以牵制北突厥,现在没有这个需要了,唐朝方面不希望西突厥强大起来成为未来的劲敌,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削弱他们,为将来往西发展铺平道路。因此,唐太宗希望争斗的双方各守领地,不要再相互攻击了。唐朝实际并不真正关心突厥内部的君臣名分问题,唐太宗这么说,无非是用冠冕堂皇的借口促使西突厥内部斗争进一步激化。
 
西突厥这场汗位之争,削弱了汗国的内部控制力。西域各国和原先役属于西突厥的铁勒部群起反叛,西突厥国力大衰。肆叶护可汗是统叶护可汗之子,在西突厥国内拥有众多支持者,汗国西面的都陆可汗、莫贺咄可汗所部大多归附他。这场汗位之争以莫贺咄侯屈利俟毗的失败告终,肆叶护立为大可汗。莫贺咄侯屈利俟毗逃往金山,后被咄陆可汗所杀。各部遂奉肆叶护为大可汗。肆叶护可汗于是引兵北征铁勒,结果反为薛延陀所败。肆叶护可汗缺乏统治能力,性格猜忌又好听信谗言。深得各部拥戴的泥孰自然成了肆叶护可汗疑惧的对象,肆叶护可汗想暗中将他除掉。泥孰遂逃往焉耆避难。泥孰本来就深得弩失毕部的拥戴,这一来弩失毕与设卑达干两部便起兵驱逐肆叶护可汗。肆叶护可汗逃回康居,西突厥贵族们从焉耆接回泥孰,拥立他为咄陆可汗。
 



咄陆可汗在唐高祖时期曾经到过长安。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多方拉拢泥孰,还与他结为兄弟,因此,咄陆可汗是亲唐朝的。他当上可汗之后,即派人到唐朝通使。唐太宗册命他为吞阿娄拔奚利邲咄陆可汗。
 
634年咄陆可汗死,继位的是他弟弟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咥利失可汗时西突厥分为十部,每部各有酋长一人,各赐一箭,因此又号称十箭。这十箭以碎叶(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阿克贝希姆城)为界,分为左右两厢。左厢号五咄陆,包括处木昆律啜、胡禄屋阙啜、摄舍提敦啜、突骑施贺逻施啜、鼠尼失处半啜。右厢号五弩失毕,包括阿悉结阙俟斤、哥舒阙俟斤、拔塞干暾沙钵俟斤、阿悉结泥孰俟斤、哥舒处半俟斤。十箭又统称十姓部落。
 
咥利失可汗统御无方,不得人心。他部下的统吐屯起来造反,咥利失可汗兵败,与其弟步利设逃往焉耆。造反的各部立欲谷设为乙毗咄陆可汗。咥利失可汗很快又回来收复失地,双方大战,最终以伊犁河为界,以西属乙毗咄陆可汗,以东属咥利失可汗。时隔不久,咥利失可汗部下与乙毗咄陆可汗串通造反,咥利失可汗穷蹙,逃亡至拔汗那(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盆地),最后死在那里。弩失毕部落拥立咥利失可汗之侄薄布特勤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乙毗沙钵罗可汗建庭于碎叶河(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北岸,号为南庭,统辖龟兹(今新疆库车)、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吐火罗(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南部及阿富汗东北部地区)、焉耆(今新疆焉耆)、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史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何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阿克塔什)、穆国(今土库曼斯坦马里以东)等国。乙毗咄陆可汗则建牙于镞曷山西,谓之北庭,统辖越失、拔悉密、结骨、火寻、触木昆,范围所及包括阿尔泰山以西至咸海以东广大北部草原地区。
 



乙毗咄陆可汗兵众越来越多,西域各国都归附他。石国吐屯捉了乙毗沙钵罗,乙毗咄陆可汗杀之,吞并了其地盘,又攻下吐火罗,控制了西域。乙毗咄陆可汗益发骄横狂妄,不把唐朝放在眼里。乙毗咄陆可汗除了向西之外,还要向东扩张势力。他拘留了唐朝的使臣,派兵攻伊州,被西域都护郭孝恪击退。乙毗咄陆可汗不死心,又率部围攻天山县(今新疆托克逊),这回败得更惨,被郭孝恪追出了老远。
 
乙毗咄陆可汗杀了沙钵罗,但原来沙钵罗的支持者弩失毕部并没有心服,起而反叛乙毗咄陆可汗。加之乙毗咄陆可汗攻打中亚时获得大量战利品,他将这些战利品全部独吞,没有按照游牧民族的惯例分给下属,在贵族中激起了更大不满,由此引发兵变,乙毗咄陆可汗为泥孰啜部将胡禄屋所败,逃往中亚白水胡城(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东)。应弩失毕等各部的请求,唐朝册立泥孰之孙乙毗射匮为可汗。
 
乙毗射匮被册立为可汗之后,送回了先前被乙毗咄陆可汗拘留的唐使。乙毗咄陆可汗众叛亲离,想乘机招徕旧部,反攻收复失地,但却没有一人响应,乙毗咄陆可汗势穷力屈,无可奈何只身逃往吐火罗。乙毗射匮可汗遂得以控制西突厥的大部分领土。644年,西突厥贵族屈利啜的弟弟娶焉耆王之女,双方建立联盟,原先已经归附唐朝的焉耆便转而臣服西突厥,不再向唐朝纳贡。唐朝要经营西域,特别是向塔里木盆地周缘发展,焉耆是绝不能放弃不顾的一个重要城邦。西域都护郭孝恪向太宗皇帝请求发兵讨击。唐太宗任命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率3000骑步兵出银山道(今新疆托克逊库米什往焉耆的通道)讨伐焉耆。郭孝恪很快就将焉耆王突骑支擒获,立其弟栗婆准为主。西突厥岂能善罢甘休,出兵攻破焉耆,活捉栗婆准,派一吐屯管理焉耆,后又改立栗婆准的从兄弟、亲突厥的薛婆阿那支为焉耆王。

 



646年,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向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了亲事,但条件是射匮必须割让龟兹、于阗(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朱俱波(今新疆叶城)、葱岭作聘礼。唐太宗提出的条件可以看出两点:其一,唐朝已经将焉耆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因而不必作为条件提出;其二,要求西突厥割让五国,表明唐太宗开始着眼于控制整个塔里木盆地。乙毗射匮当然没有这么慷慨,婚姻没结成,两家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乙毗射匮可汗与唐朝联姻没有成功,双方关系不再像从前那么密切。龟兹事件反映了这种变化。
 
647年,龟兹王苏伐叠去世,他的弟弟诃黎布失毕为王。唐朝以龟兹曾帮助焉耆对抗唐军为借口,切责诃黎布失毕对唐朝不敬和侵渔邻国,派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副大总管契苾何力、安西都护郭孝恪等出兵讨伐,同时令铁勒、突厥、吐蕃和吐谷浑配合作战。648年四月,先前被唐朝安置在庭州莫贺城(今新疆吉木萨尔三台镇)的西突厥贵族阿史那贺鲁请命为唐军充当向导。唐太宗遂委任阿史那贺鲁为昆丘道行军的一路总管,参与征讨龟兹。七月,西突厥屈利啜也请帅所部加入联军。九月,阿史那社尔大败处月、处密等部,遂引兵自焉耆西直捣龟兹北境。唐军兵分五路,出其不意,焉耆王薛婆阿那支仓皇逃奔龟兹,被阿史那社尔追斩。唐朝另立薛婆阿那支的堂弟先那准为新的焉耆王,责成他按时纳贡。这时,龟兹守军早已经闻风丧胆,失魂落魄,纷纷弃城而走。唐军在多褐城大败龟兹王诃利布失毕、龟兹大臣那利,以及羯猎颠的军队。年底,唐军攻克龟兹都城,留安西都护郭孝恪镇守。随后,唐军追击龟兹残兵至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经过艰苦的鏖战,最后终于将诃利布失毕和羯猎颠擒获。那利却侥幸逃脱了,他引来西突厥的军队,袭击驻军于龟兹都城外的郭孝恪。郭孝恪退入城中,城中的胡人却与那利里外呼应,孝恪英勇战死,城中一片大乱。好在另一部唐军赶到,才击退了那利。十数天后,那利也被捕获。
 
在这场战争中,阿史那社尔前后共攻克大城五座,又派左卫郎将权祇甫到各地去做工作,劝降了七百余座小城。阿史那社尔向龟兹人陈述了唐朝出兵的原由,并立布失毕的弟弟叶护为新的国王。龟兹战役使西域地区大为震动,西突厥、于阗、安国等争相为唐军提供驼马军粮。阿史那社尔在龟兹勒石纪功而还。
 
也是在同一年,远在叶尼塞河流域的结骨,听说铁勒诸部已经臣服于中国,连忙也派使前来通好。奉使前来的俟利发失钵屈阿栈在唐太宗招待宴上热切地表达了归附的愿望,于是唐朝在结骨设立坚昆都督府,任命失钵屈阿栈为都督。这时,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已经大大增强了,四方的国家争相派使者到中国来,每年元日的大朝会,到中国的外国人常常达到数百千人。649年五月,唐太宗去世。入仕唐朝的外国人和那些来朝贡的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痛哭流涕,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剪发、剺面、割耳,流血洒地。太宗皇帝葬于昭陵,在陵前立了他生前擒获的部落酋长颉利等十四人的石像,以纪念他生前的功业,象征四夷宾服。后来唐高宗乾陵也采用了同样的办法,立六十四蕃臣像。
 



前面我们提到过,乙毗射匮在乙毗咄陆逃往吐火罗后控制了西突厥的大部分地区。乙毗咄陆的旧部在乙毗射匮的统治下惶惶如丧家之犬。乙毗射匮与唐朝关系的紧张正好为这些落难者们提供了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648年,唐太宗平定龟兹之后,册拜阿史那贺鲁为泥沙钵罗叶护,赐给他鼓纛,让他继续招讨那些还没有归降的西突厥部落。第二年二月,唐设瑶池都督府,隶属于安西都护,以贺鲁担任瑶池都督。三个月后,唐太宗驾崩于长安,葬于昭陵。
 
阿史那贺鲁以瑶池都督的身份在西域召集人马,积蓄了一些力量。他得知唐太宗去世,认为有机可乘,打算攻打西州、庭州。唐高宗得到消息之后,派人劝说贺鲁送儿子咥运到长安做质子充当禁军侍卫。咥运确实到了长安,但很快就逃了回去。咥运劝说贺鲁带着人马向西发展。贺鲁向西进军,大败乙毗射匮,吞并了其人马,在双河(今新疆博乐)和千泉(今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山北)建立牙帐。贺鲁自号沙钵罗可汗,任命咥运为莫贺咄叶护。五咄陆、五弩失毕的人马都归附于贺鲁。一时间,阿史那贺鲁的兵力多达数十万之众,他又联合乙毗咄陆,处月、处密以及诸国也尽依附于他。贺鲁强大起来便发兵攻打庭州,占领了金岭城和蒲类县(今新疆奇台)。唐高宗委任左武侯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右骁卫将军高德逸、右武候将军薛孤吴仁为副手,调发秦、成、岐、雍诸州府兵三万人,会同五万回纥骑兵,征剿贺鲁。653年,乙毗咄陆可汗卒,他儿子真珠叶护与贺鲁有矛盾,便联合弩失毕攻打贺鲁,取得大胜。655年,唐任命右屯卫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击贺鲁;还册拜真珠叶护为可汗,利用他来牵制贺鲁。然而原先一直获胜的真珠叶护此时竟打不过贺鲁,人马也被贺鲁所并,力量越来越单薄,各部落都弃他而去。唐派去册拜他的大臣也因中途受阻而返回长安。还是程知节老将出马,一路取胜,受贺鲁控制的部落一看势头不对赶紧降唐。656年底,唐朝大军进至鹰娑川(今新疆巴音布音鲁克草原开都河流域)。前军总管苏定方大败西突厥。葱山道行军副大总管王文度心生嫉妒,矫诏节制诸军,致使唐军坐失良机,不能尽歼敌人。回师之后,王文度论罪当死,唐高宗特别开恩不杀,予以除名。程知节则被免去官职。
 
唐朝绝对不能容忍贺鲁坐大于西域,657年派苏定方带兵征讨。出兵前一个月,唐朝先把已经降伏的葛逻禄分设阴山、大漠两都督府监控。苏定方这次出军任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率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征发回纥兵为北路大军,从天山以北进讨。唐朝还委任先前降唐的突厥旧贵族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兄弟为流沙安抚大使,从天山南路召集旧部,分化贺鲁的势力。
 
薛仁贵献计收买了弩失毕部之一的泥孰部,泥孰部与唐一起攻打贺鲁。曳咥河(新疆额尔奇斯河)一战,苏定方以一万人大败十倍于己的阿史那贺鲁大军,斩首数万人。

 



尔后,苏定方在双河(今新疆博乐)与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会合,长驱直扑贺鲁的牙帐,大胜全胜。贺鲁和他的儿子、女婿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苏定方让各部返回原驻地,开通道路,设置邮驿,划分各部的领地,由是十姓安然。苏定方命令萧嗣业继续追击贺鲁,他自己则带兵奏凯还朝。
 
阿史那贺鲁父子诸人逃到石国,途经石国西北苏咄城,人困马乏。贺鲁派人带着珠宝到城里去换马匹,准备接着逃亡。城主伊沮达官用计将阿史那贺鲁父子诓入城中捉住,送往石国。石国人遂将阿史那贺鲁父子一干人等送交萧嗣业。
 
阿史那贺鲁遭擒后对萧嗣业说:“我本亡虏,蒙先帝收容。先帝待我有厚恩,我却辜负了他。今日之败,是天怒啊!我听说中原杀人都是在市曹行刑。我希望能在昭陵前受刑,以向先帝谢罪!”唐高宗动了恻隐之心,免去阿史那贺鲁的死罪,将其统治下的部落分割为六个都督府:
 
木昆部为匐延都督府(今新疆塔城一带);
 
突骑施索葛莫贺部为嗢鹿都督府(今新疆伊犁河流域);
 
突骑施阿利施部为絜山都督府(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一带);
 
胡禄屋阙部为盐泊都督府(今新疆克拉玛依至石河子一带);
 
摄舍提暾部为双河都督府(今新疆博尔塔拉);
 
鼠尼施处半部为鹰娑都督府(今新疆和静巴音布鲁克一带)。
 
 


 
西突厥所役属的各国也都设立相应的羁縻府州,西域至波斯(今伊朗)广大地域全都归由安西都护府管辖。
 
唐朝又设立昆陵、濛池两都护府,分立于碎叶川的东西两侧。以阿史那弥射为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兴昔亡可汗,押五咄陆部落;阿史那步真为右卫大将军、濛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押五弩失毕部落。昆陵、濛池两都护府和兴昔亡、继往绝两可汗的设立,表明了唐朝将西突厥故地分而治之的意图。唐朝还让新任命的两位可汗和册命大臣光禄卿卢承庆按部落的大小、位望的高下授予归降各部酋长刺史以下官职。659年,西突厥兴昔亡可汗与真珠叶护在双河大战,将其斩杀。同年九月,唐朝进一步在中亚的石(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东古麻巴扎)、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南)、大安(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小安(今乌兹别克斯坦克尼美赫)、曹(今乌兹别克斯坦伊什特汗)、拔汗那(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悒怛(今阿富汗巴尔黑)、疏勒(今新疆喀什)、朱俱波(今新疆叶城)等国设置127个羁縻州府。
 
659年底,唐军在西域平定了思结部俟斤都曼与疏勒、朱俱波、渴盘陀联合发动的叛乱。此时的波斯正受到白衣大食方面的侵略,吐火罗、波斯国主卑路斯请求唐朝方面的救援。661年,唐朝遂进一步在吐火罗、嚈哒、罽宾、波斯等十六国置都督府八,州七十六,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一并隶属安西都护府。其中最远的波斯都督府设于疾陵城(今阿富汗和伊朗边境的扎兰吉)。
 



至此,西突厥被唐朝平定,唐朝成为欧亚大陆最强大的政权。突骑施是原隶属于西突厥之下的一部,起初归斛瑟罗所管。699年八月,突骑施乌质勒让他的儿子遮弩到长安朝见,武则天派侍御史解琬安抚乌质勒和西突厥十姓部落。久视元年(700),唐朝册封西突厥竭忠事主可汗斛瑟罗为平西军大总管,镇守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附近)。唐朝此举很可能是为对付突厥第二汗国向西扩张而采取的应对措施。因为稍早些时候,默啜为了向西发展,立他的弟弟咄悉匐为左厢察,骨笃禄之子默矩为右厢察,各统兵二万;又立他的儿子匐俱为拓西可汗,位在两察之上,主管处木昆等十姓,统兵四万人。就在唐朝派出斛瑟罗不久,西突厥的阿悉吉薄露发生了叛乱。唐将田扬名、封思业带兵讨伐。终于在九月份的时候诱杀了薄露,才算平定了这场风波。也许薄露的反叛与斛瑟罗的统治有关,斛瑟罗用法严酷,众叛亲离。702年,唐朝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以北)设置了北庭都护府,看来用意是为了镇抚西域。
 
当时乌质勒为斛瑟罗手下的莫贺达干,他带着自己的人起来反对斛瑟罗。乌质勒善于抚御部落,因此远近的各小部落都归附他,斛瑟罗对此无可奈何。乌质勒手下设部督二十人,每人统兵七千人,屯聚于碎叶西北。后来,乌质勒干脆攻占了碎叶,把自己的牙帐安置在了那里。突骑施的地盘此时东与北突厥相接壤,西南则到达锡尔河流域,东南则到达西州、庭州。斛瑟罗见大势已去,只得又逃回唐朝。他的领地就尽数被乌质勒占有了。斛瑟罗从西域的退却,实际上也意味着阿史那氏西突厥在西域统治的结束。虽然704年唐朝又册斛瑟罗的儿子阿史那怀道为西突厥十姓可汗,但实际上阿史那怀道根本不可能回到西域去统治。
 

突厥军队
 

景龙元年(706),安西大都护郭元振到乌质勒的牙帐议事,正赶上大风雪天,郭元振立于帐前和乌质勒谈话。过了很久,雪积得很深,郭元振还是不挪步,乌质勒年纪老迈,禁不起寒冷,在会面过后就冻病死了。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这是郭元振故意用诡计害死他父亲,准备带兵攻打郭元振。副使解琬听到这个消息,劝郭元振连夜出逃以避兵锋,郭元振严词拒绝,于是他安心睡大觉。第二天,郭元振亲自去哭乌质勒的灵,娑葛深受感动,与他和好如初,并向唐朝进献马五千匹、驼二百头、牛羊十多万只。唐朝册命娑葛为嗢鹿州都督、怀德王。唐随即任命郭元振为金山道行军大总管以对付西进的北突厥。
 
708年,娑葛继位为可汗后杀了唐朝的使臣,并派遮弩等人兴兵犯界。乌质勒的旧部阙啜忠节不服娑葛,两家由此争斗不休。金山道行军大总管郭元振奏请追忠节入朝宿卫。阙啜忠节到播仙城(今新疆且末)的时候,正碰上四镇经略使周以悌。周以悌对忠节说:“朝廷给你高官厚禄,是因为你有自己的势力。如果你单身入朝,最多不过是一个胡族老头罢了,不但保不住荣华,而且死生还操于人手。如今宰相宗楚客、纪处讷当权,你不如贿赂他们,请求留在这里,调发安西的兵马和吐蕃的军队来打娑葛,并求让阿史那献来当可汗以招抚十姓,还可以让郭虔瓘发拔汗那的兵马相助。这样一来你既不会失去你的所部,又能报仇,相比于入朝,岂可同日语。”忠节听了周以悌的话后就照办了。
 
郭元振听说他们的计划后,连忙上书皇帝陈说利害,反对周以悌为忠节出的鬼主意,他认为这样一来会使西域的形势变得一团糟。宗楚客得了好处,马上同意阙啜忠节的请求,委派冯嘉宾持节前往西域,牛师奖为安西副都护,并发甘、凉以西的兵马,调发吐蕃的军队,讨伐娑葛。娑葛的使臣正在长安,得到情报之后赶紧跑回去向娑葛报告。娑葛发五千兵马出安西(今新疆库车),五千出拨换(今新疆阿克苏),五千出焉耆(今新疆焉耆),五千出疏勒(今新疆喀什),大举进攻。郭元振在疏勒,不敢出动。阙啜忠节正迎接冯嘉宾,结果娑葛被生擒活捉了,冯嘉宾也被处死。牛师奖的军队则在火烧城一战全军覆灭。

 



娑葛攻占了安西,切断了与四镇的交通。他上表朝廷,要宗楚客的人头。宗楚客慌忙奏请用周以悌以代郭元振为大都护,以阿史那献为十姓可汗,置军焉耆以讨娑葛。娑葛写信给郭元振:“我原本与唐朝并没有什么过节,只是与阙啜有仇。宗尚书收了阙啜的金银,想击破我的部落,冯中丞、牛都护相继而来,我又岂能坐以待毙!听说阿史那献又要来了,恐怕会使这里没有宁日了。还是请您再商量一下吧。”
 
郭元振把娑葛的书信向皇帝奏呈,宗楚客大怒,诬告郭元振图谋不轨,要召他回长安问罪。郭元振命他的儿子郭鸿到长安向皇帝奏明此事,要求留在安西,不敢回去。最后,周以悌还是被流放了,而郭元振则官复原职。娑葛的罪也被赦了,册封他为十四姓可汗。所谓的十四姓就是包括原先的西突厥十姓在内,再加上咽麫、葛逻禄、莫贺达干和都摩支四姓。于是西域暂时获得了平静。
 
次年的七月,娑葛派人到唐朝来请降,唐朝册封他为钦化可汗,赐名守忠。也就是在这一年,突骑施内部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娑葛的弟弟遮弩因为恨自己所分得的部众太少,于是叛投默啜,自愿充当向导带北突厥攻打娑葛。默啜扣留下遮弩,派兵二万来取娑葛。此时娑葛向唐求救,唐朝组织了再一次的金山道行军。
 
710年,右领军卫将军、兼检校北庭都护、碎叶镇守使、安抚十姓吕休璟为金山道行军大总管,北庭副都护郭虔瓘、安处哲为副大总管,带五万人马,娑葛自带二十五万人马,组成庞大的军团对抗默啜西犯的军队。后方又组织了大量的军马以为后应。然而,尽管唐与突骑施的联军人马不下三十万,还是没能抵挡住突厥第二汗国的铁骑。默啜击败了唐和突骑施的联军,生擒了娑葛。默啜得胜之后训斥遮弩说:“你们兄弟之间尚且不和,又哪里可能对我尽心呢!”于是把娑葛和遮弩两兄弟一并都给杀了。
 
默啜在西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继续进军,渡过真珠河(今纳伦河),迫使突骑施的败兵向中亚的铁门关逃窜。不过,默啜的军队也在与大食军队的遭遇中损失惨重。默啜没有能得到西突厥治下各部落的支持。这个时期,默啜频频向唐朝遣使请和,可能与他主要精力放在进军中亚有关。唐朝派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为招慰十姓使,经营战乱中的西域。
 



713年,默啜让他的儿子杨我支到唐朝求婚,新即位的玄宗皇帝答应把蜀王的女儿南和县主许配给他。可是第二年,默啜就派他儿子同俄特勤,妹夫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带兵攻打北庭都护府,结果反倒是同俄特勤被北庭都护郭虔瓘用计杀死。三月份,阿史那献擒斩了长期依附于吐蕃的都担,拿下了西域重镇碎叶。于是,默啜在西域地区的统治走向崩溃,十姓部落纷纷向唐朝请降。唐朝有效地控制了西域。
 
且说默啜从西域带兵回转时,娑葛的手下苏禄纠集余众,自立为可汗。由于他善于安抚,十姓部落纷纷归附他。苏禄很快就遣使到唐庭,唐朝则封赏了他。苏禄对唐朝叛服无常,并不是完全地归心。苏禄与唐朝关系密切的程度如何,实际上是取决于他与其他周边政权之间的战与和。
 
表面上苏禄对唐朝在有的时候还是比较恭顺的,不时地向朝廷进贡些物品,但实际上他对绿洲地区一直怀有野心。开元五年(717),阿史那献向朝廷报告了苏禄的企图,要求发葛逻禄兵讨伐,唐玄宗没有答应他的请求。718年,玄宗皇帝还封苏禄为左羽林大将军、顺国公、金方道经略大使,次年,又遣王惠为使册封他为忠顺可汗,想以此安抚苏禄。不过唐朝此举并未奏效,当年七月,苏禄联合大食、吐蕃,要夺取安西四镇,围攻钵换城(即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大石城(今新疆乌什)。安西副大都护汤嘉惠赶紧向朝廷汇报,同时发三姓葛逻禄兵和阿史那献的军队进行反击。玄宗皇帝要下诏让王惠与汤嘉惠共同经略,著名的宰相宋璟出来反对,认为让突骑施和葛逻禄互斗,中国可以坐山观虎斗,得渔翁之利,因此不必介入这场战争。玄宗听了他的话,改变了主意。而阿史那献因为没法子对付苏禄,只得回长安,老死于中国。中国后来还把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的女儿封为交河公主,嫁给苏禄。苏禄同时娶了突厥和吐蕃首领的女儿。
 
苏禄早年还比较清俭,常把战利品全部分给将士和各部落,自己没有什么积蓄。到了年老的时候,由于有三个可敦,儿子也多,开销就大了起来,只好不分战利品,而是全归己有,加之他又中了风,于是各部落开始对他有了二心。苏禄手下势力最为强大的两个部落首领是莫贺达干和都摩支,原属于娑葛所部的百姓称黄姓,苏禄所部则称为黑姓,彼此之间都不信任。738年,莫贺达干杀死苏禄,起初与他同谋的都摩支反拥立苏禄之子吐火仙为可汗。莫贺达干向碛西节度使盖嘉运报告了情况,玄宗皇帝下令盖嘉运召集突骑施、拔汗都以西诸国出击突骑施。第二年八月,盖嘉运的出击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擒住了吐火仙,同时还带回了交河公主。唐军的胜利震动了整个西域,处木昆、弓月等好一些部落纷纷归附唐朝。盖嘉运请求册立阿史那怀道之子阿史那昕为十姓可汗,玄宗皇帝同意了。莫贺达干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怒,于是他带兵造反。唐朝没有法子,只得改变了原先的安排,封莫贺达干为可汗,让他统领突骑施部众。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派阿史那昕到突骑施去,却在半道被莫贺达干劫杀了。而与莫贺达干对立的都摩支则降了唐朝,被册封为三姓叶护。两年之后,河西节度使夫蒙灵察斩杀了莫贺达干。突骑施部落逐渐被移居于十姓可汗故地的葛逻禄人所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自此之后就不再是独立的政治实体了,代之而起的是其他属于突厥民族的部落。
 
其实游牧民族因为其自身的游牧性,十分依赖草原生活,又没有自己的农耕,导致本身就是游离体,只能团结统一才可以与中原有一战之力,结果突厥分裂东西,这就注定其失败的结局。东突厥的扩张对象是蒸蒸日上的唐王朝,东突厥不仅要防御唐朝,还要面临本部落集团的叛乱,所以内外交困的东突厥早早地灭亡,那么他的兄弟部族西突厥与唐朝纠结则要时间长一些,但也只是苟延残喘。西突厥的灭亡是汉唐农兵合一体制对单一的军事资源体制的必然结果,类似于汉对匈奴的优势;当然,中原的物质条件也远比漠北强很多,实力如此大的差距,唐灭西突厥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