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理之中+意料之中,国足就不是换帅的问题!——写在日中之战后

 德兴社 2022-01-27
十二强赛

“上个世纪的足球”

中国男足国家队今天(27日)晚上在埼玉2002世界杯体育场进行的卡塔尔世预赛12强赛第七轮比赛中,以0比2输给了日本队。这是一个意料之中的结果,更是情理之中的结果。尽管国足已经换帅,李霄鹏上任之后也希望能够改变国足的现状、希望能够让国足打出一场好球,但不得不说,现在的中国足球根本就不是换帅可以解决的问题。与第一回合多哈之战一样,如今的中国足球依然还是踢的“上个世纪的足球”,根本就与现代足球的发展潮流与趋势背道而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足球理念与观念落伍,且日常不是就足球说足球,所培养出来的球员也是“上个世纪的球员”,所以暂时还是忘记“进军世界杯”的事情吧,等中国足球有了一批符合现代足球踢法的优秀球员之后,再来说冲击世界杯的事情。这并不是消极、批评之意,也不是对国足表现不满的问题。

1
日中战与多哈战本质未变

无论是在上海期间的训练还是抵达日本后与海外球员的合练,国足似乎已经传递出了很明确的信息,究竟未来与日本队的比赛将不会再“摆大巴”。因为国足演练的基本阵型是343,而实际比赛中根据场上的形势发展,有可能变成“541”。“343”这样的阵型很好听,一点都不保守,而且看上去国足前、中、后三条线的部署显得较为均衡。但设想是一回事,实战则恐怕是另一回事。

在多哈首回合交锋中,国足由于首轮以0比3这样较大的比分输给了澳大利亚队,这使得球队赛前与赛后出现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这也直接导致球队放弃了第一场所使用的较为激进的“433”布阵,在随后与日本队的比赛中派出了一个以稳固防守为主的“532”阵型,武磊与艾克森两人顶在锋线上。但实际比赛过程中,国足很少能够有进攻与反击的机会,直至60分钟后,通过换人,即换上了阿兰、洛国富以及蒿俊闵等三名纯攻击型球员、并将场上的阵型改成更为均衡的442之后,国足场上的局面才有所改观,进攻端也才有些起色。而先前首发的尹鸿博以及金敬道两名中场球员则被替换下场。



赛后的一种说法是:因为归化球员没有首发,所以才被动,最根本的还是因为教练指导思想保守。这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国足之所以被对方压制在本方的后场,基本处于被动挨打,根本还是在于中场不力,无法与日本队展开对抗。因为球权始终在日本队脚下,所以,国足一直是被动地追球和防守。国足在对阵沙特队的比赛中显然被动,其实问题也是出在中场。直至去年11月,在保留吴曦的情况下,启用徐新后,国足中场的情况才算得到彻底改观。徐新的出战,有力地加强了中场的控制,同时也解放了吴曦,这才使得国足能够在与阿曼队、澳大利亚队第二回合的比赛中,走上正规,尽管与阿曼队的比赛未能拿到3分令人遗憾。

此番再战日本队,其实最重要的,或许说最需要教练组解决的问题依然还是中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霄鹏尽管刚刚接手,但启用吴曦与徐新这对组合的思路恐怕不会有变。

2
没有符合现代足球的球员



本场日中之战赛前,日本队的吉田麻也与富安健洋两名绝对主力中后卫缺阵,日本队主帅森保一启用了板仓滉与谷口彰悟两位“新”人。所谓“新人”是指他们代表日本国家队出场的次数不多,国足也都知道,或许这是进攻端中可以利用的地方。但问题是,国足在实战中获得了很好的进攻机会了么?这就好比主教练李霄鹏赛后所说的,“我们赛前分析的时候,觉得日本队的两个边路或许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区域,但实际比赛中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利用。”

为什么?根本就在于:日本队从一开始就实施高压、前场紧逼,让中国球员拿球之后根本就无法有效地向前传球、根本就无法完成由守转攻。因为我们根本就不适应日本队的这种踢法。我们依然还是习惯于中超联赛中的那种“一慢而看三通过”,拿球之后就只能是回传、横传。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现在中超各队中,有多少球队可以实施全场紧逼、前场压迫的踢法的球队?即便是引进了那么多世界级大牌球星,中超联赛的整体技战术打法与技战术要求,与世界足坛的发展趋势与潮流接轨了么?那些世界级大牌刚刚到中超的时候,或许还受惯性影响,起始阶段还能够展现出那种高压、紧逼的踢法。但时间稍微长一些,马上就被“同化”,开始踢起了“养生球”、“老爷球”。

因为国内足坛长期以来就是这种踢法、这种技战术要求,因而,面对亚洲顶尖的日本队,中国队一开始就不适应、处处陷入被动之中,也就再正常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队想要进军世界杯基本就是“自欺欺人”、“过过嘴瘾”而已。如果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足球当时拥有一批在亚洲足坛都能够排得上号的优秀球员,而最突出的问题是我们的教练员眼界不够开阔、无法率国足完成冲击世界杯的任务,最主要的矛盾是“教练不行”。那么,二三十年后的今天,矛盾已经转化为:我们现在连一名亚洲顶尖的优秀球员都很难找,又谈何冲击世界杯?

而优秀球员的断档,并不仅仅只是“青训”的问题,而是在青少年球员培养过程中,是需要培养出一名什么样的青少年球员?所谓的“青少年球员培养”,不是为现在培养,而是需要培养出适应未来世界足球发展趋势与潮流的球员,这名球员需要能够胜任未来七八年后世界足坛发展趋势、潮流与打法的球员。这就要求我们现在的青少年教练首先需要清楚当下的趋势与潮流,更需要预判出未来的趋势与潮流。那么,现在中国足坛从事青少年培养的教练员需要怎样的一种素质与能力?靠我们所谓的校园足球教练,真的就可以改变中国足球落后之现状?当然,这已经是题外话了。

回到日中之战本身。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其实就是坦然接受现实,而不是将梦想寄托在所谓的“捷径”、“弯道超车”等手段与方式上,诸如“归化球员”之类的不切合实际的操作手法上,还是要脚踏实地、花上二三十年的功夫,耐心地去培养一批符合发展趋势与潮流的年轻球员来。在中国的青少年队伍还进不了世少赛、世青赛之前,切莫扯淡“进军世界杯”这样的“空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