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沫若去世后,为何没有葬入八宝山,却被葬入了一处山野大寨?

 泊木沐 2022-01-28

郭沫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在文化历史、古文学以及考古等方面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为我们留下了一笔非常丰厚的遗产。

此外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他通过文学作品反应了那个时代的国家情况,更是说出了老百姓的期盼。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判定,他去世之后是有资格进入八宝山公墓的,但他最后为何被葬入了一处山野大寨之内呢?

普通孩子不“普通”

郭先生的出身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个普通的家庭,只是他却多了一份不认命的执着,他想像自己的祖先郭子仪一样成就一番事业,加上他有着异于同龄人的天赋,让他走上了知识改变命运之路。

不过郭先生也赶上了“好时候”,此时的大清朝虽然已经大厦将倾,但在列强的不断侵略下,大清朝开始兴办洋务运动,不仅建设许多现代化企业,也兴办了许多新式学堂,特别是1906年,慈禧太后下旨兴办女子学堂,这对渴望民族复兴的国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也正是在这一年,14岁的郭沫若进入了新式学堂学习医学,并在这里逐步的了解到了民主思想,这为他日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发展

此后,对民主思想渴望的郭先生决定出国留学,而他的首选就是近邻日本,他特别想知道那个曾经弱到随时可以被灭国的日本,是如何通过新式思想崛起的。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郭先生对民主思想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当时迂腐愚昧的中国对比,他才发现封建的毒瘤必须破除,这样国家才有希望,于是他依然决定弃医从文,想通过笔杆子来唤醒国人对新思想的认识。

此后他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他用诗歌散文的形式创作了《女神》这部诗集,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在他的作品中感觉到了那种对新新思想的期望和热情,而他也因此被推上了“中国新诗奠基人”的地位。

与此同时,他创作的历史戏剧《屈原》,更是推波助澜了一把,让他的名气扶摇直上。

巅峰

《屈原》的成功,让郭先生欣喜的同时,也似乎找到了另外一条传播思想的途径,那就是历史爱国主义。

比如屈原,他是中国人心中的共同认知,是中国人心中的爱国精神象征,如果能大量的创作此类型的作品,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国人的爱国情绪,让全国人民把思想和力量集中,让爱国成为一种理念,成为一种眼前必须付诸的行动。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郭先生先是自我教育和学习,然后通过辩证唯物主义于历史唯物主义普及给社会的大众。

然后领导一些历史学者成立了“中国史学会”,为国家的历史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制度和支撑。

接下来就是通过历史剧、历史理论等各种手段传播爱国主义原则,凝聚和升华了国人的爱国情绪,而他的做法不仅对前期的抗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稳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归宿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我国最为著名的公墓,众所周知,能够被葬入这里的人,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发挥过卓越贡献,这里体现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认可与肯定。

那么就郭先生的贡献来说,他是有资格在去世后被葬入这里的,但他却做出了一个别样的选择,晚年的他,把自己的墓地指向了一个山村大寨。

1965年,国家提倡“农业学大寨”,当时郭沫若也已经成为了中国科学院的院长,对于国家提出的号召,他当然是积极响应。

于是他连忙组织了一个队伍前往山西大寨公社学习,到达之后,他就四处走访,发现大寨之前是一幅穷苦不堪的景象,但当地的百姓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后,让大寨的景象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村民还提出了

“三不要,三不减”

,也就是不要国家的粮、款、物,不减国粮、公粮、社员粮。

当地村民不但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而且足额足量的完成,这种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郭先生,而他也多次通过文学作品来赞扬大寨精神。

或许就是那段难忘的经历,让郭先生一直难以忘怀,所以他最终决定把自己葬在这座大寨的深山之中。

小结

回顾郭先生的一生,他执着、创新、忧国奉公,确实值得人们学习和赞扬。

也许有人会批判他的私人生活,这一点也无需否认,但套用毛主席点评“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的一句话:“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试问人生在世,谁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呢。

参考资料:《郭沫若传》、《中国近代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