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本的逻辑:老品牌如何讲新故事?

 wwhhyy7277 2022-01-28

文/李光斗

传统的投资理论是从成本、市场与收益的综合比较分析出发,以期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财务与法务的人士即使认同看好一家公司的未来,给出的静态估值也一般为利润额的5~9倍,抢手的独角兽公司,兴许可以放大至30倍,实际上他们从专业地位出发,最愿意的还是按净资产的1~2倍或销售额的1倍左右来推算估值。幸运的是资本市场的话事者是天使投资人与战略投资者,他们更看重的是企业的未来和想象力。马克思在《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想象力,这个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这时候已经开始创造出了还不是用文字来记载的神话、传奇和传说的文学,并且给予了人类以强大的影响。”

文章图片1

在市场运营上,想象力是企业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的探照灯。在资本市场上,想象力是发现赢利空间的灯塔。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跌宕起伏的商海传奇;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变幻莫测的财经风云。故事营销,自然要想象力,要通过故事打动商业资本,更要非凡的想象力。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想要借助资本的力量突破式发展,必须具备描述未来的能力,也就是讲故事的能力。

很多企业上市敲钟后,创始人常常在圈子里感慨:我终于卖出了一个好故事(I have sold a good story),这倒不是这些成功创业企业家的自傲或自谑,更不是为圈到钱的洋洋得意。从创业到上市,历经千辛万苦非常人可以坚持到最后,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创业发展故事值得永久流传。正如海尔的张瑞敏只砸了一次冰箱,但海尔视质量为生命的这个故事却讲了几十年,而且还要一直讲下去。

文章图片2

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冰箱生产线。随后,有顾客反映海尔的冰箱存在质量问题,76台海尔生产的“瑞雪”牌冰箱经检验不合格。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高,商场里甚至允许有“残次品”出售,76台冰箱对于企业也是很大一笔财产。厂里职工对这些冰箱的去留看法不同,有人主张低价卖给职工,有人主张修好后重新投入市场。但新任厂长张瑞敏举起大锤,果断命令当众砸毁了这些不合格冰箱。正是这一砸,砸醒了职工的质量意识;也正是这一砸,砸出了海尔的信誉,为海尔砸出了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后来吴天明导演以张瑞敏为原型创作,拍了一部电影《首席执行官》,讲述的就是张瑞敏与海尔的故事。故事要有凭有据,经得起推敲。海尔正是靠着这个砸冰箱的故事作为企业的精神理念长期存在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被赋予工匠精神的新涵义,使得故事可以一直被人们接受,不会因为事过境迁而被忽略。

文章图片3

同样当今的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上市敲钟时最大的成就感更在于他们知道自己的故事终于货卖识家,得到了资本方的认同,得到了大众的认同。因为创业其实是让消费者认可你,让投资方也认可你。你的市场有多大?你的消费者从哪来?消费者愿不愿意为你的商业模式持续地买单?其实任何企业都是从弱小到强大。能不能说服投资者给你投钱,就要看投资者认不认可你的商业模式。

那么如何向资本、市场与公众讲好故事呢?

2021年,中国的一家百年老字号又创造了一个动人的品牌故事。2021年9月6日一家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引起很大的关注与热捧。有网友将这一上市盛况描绘为:一个平凡的周一,一只不平凡的股票上市了。它,是冷兵器时代的王者,国之重器;它是刀剪中的茅台;它是网友心中的“初恋”新股;它,400年老字号,创业400年,终于在创业板上市;它,更是家中常备、不可或缺的一员虎将。

文章图片4

本来,创业板的最大特点是为新兴公司提供集资途径,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企业以具有高科技,具有较高成长性为主,同时又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较好。但这次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的品牌却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它就是张小泉刀剪。

张小泉刀剪创始于公元1628年的杭州,即崇祯元年,到现在已近400年。相比之下,创立于1669年(康熙八年)的同仁堂,品牌历史比张小泉还要晚41年。对此,网友给出的理由是,张小泉不上市,天理难容,因为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当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但也折射出张小泉刀剪在大众心目中的品牌地位。

文章图片5

“南有张小泉,北有王麻子”,中国刀剪业的头部品牌本来是双雄争霸。王麻子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虽然比张小泉晚了23年,却是诞生于皇城根下,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的一家卖火镰、剪刀的杂货铺,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传统锻制技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可惜王麻子的品牌故事没能像张小泉那样传承光大,与时俱进,未能赋予品牌更多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象征意义和内涵。日渐没落的王麻子几经停产、易主,直至2020年3月,“王麻子”的商标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转让给了广东阳江民企金辉刀剪。

文章图片6

而2020年,张小泉的销售额增长超过18%,达到5.72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报告,销售额更是同比增长了31.97%。刀剪本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刚需,尤其是2020年以来迁延不断的疫情,人们在家做饭的次数与时间自然更多了,一把好菜刀更具刚需特点,但推动张小泉上市的并非仅仅是刚需,还有张小泉老故事新讲的过人能力。

如今的张小泉已成为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在招股说明书中,张小泉表示,要将资本市场募集来的钱,用于张小泉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企业管理信息化改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在业内的影响力。

老树发新芽,老字号讲新故事。张小泉的新故事,一下子就让资本市场兴奋了起来。“剪刀第一股”张小泉 IPO 发行价为 6.9 元 / 股,首日高开 331.88% ,报 29.80 元 / 股,总市值达 46 亿元,让它的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

文章图片7

张小泉的成功再次告诉我们,资本市场喜欢听故事,更善于创造故事。一些比张小泉规模大得多的公司却上不了市,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不会向资本市场讲故事,没有向资本市场讲好故事。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要扩大再生产,或者要抓住新的市场成长的机会,抵御外来的竞争对手,资金往往成为一个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引入投资者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引入商业资本不仅是引入资金,而是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领先的技术,并清晰企业发展战略。与知名的金融资本投资者合作,还可以创造公司的“故事”,是对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的整体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