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齐烁萤:赶 集

 新用户9326cauu 2022-01-29



赶     集

文/齐烁萤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过了没几天,遇到周日,妻跟我说,今年某某来我们家过年,我们要准备些年货嘞!谁说不是呢?年年过年年年过,年在中国人的岁月里,是个大事件,无论赔上多少分的注意力,都是不为过的。妻又跟我说,昨天去乡下,听说乡里的大集年货比城里便宜不少呢!我们今天去赶个集,采买一些?谁又说不行呢?这乡下集市,距离城区也就十来公里的距离,油门一踩,十几分钟就到了。

说到赶集,我想起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惩居乡间金条洪的陈年旧事。

我的家乡金条洪,是隐藏在江淮分水岭号称张八岭的老嘉山山脉南麓的一片零散小村庄的总称,是当年省属农场的一个分场,庄邻不过千人,茅舍不过百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农场分别历经了农场、兵团、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又复原到农场的变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集聚着省内各地来此支援、建设、混穷的各色人等。

农场地处穷山僻壤,自然条件限制了农、工、商各业的发展,人们在土里刨食,从山林里要效益,克服交通壁垒向外做些小商品营生,生活清贫也富含诗意。日出而作,牛羊跟随;日落而息,炊烟散尽。

我们那时居住的地方,除了有一座简单的医疗室,一个小卖部以外,生活中需要的烟酒副食、布匹棉线、纸本搪瓷,都需要到总场场部所在地的集镇上去购买或换取。为了贸易的需要,也为了减轻人们记忆中的差错,逢集就应运而生了。方圆几十里地较大的集镇,为了聚合的需要,通常都要错开时日逢集,比如张八岭是阴历的二、五、八,嘉山集是阴历的三、六、九,而自来桥就是一、四、七了。这样的安排,可谓是先民们集体智慧的创造,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进了腊月,赶集的日子到了,四乡八邻从各方赶来,有买本地土特产的,有卖外地大力丸的;有剃头的,有算命的,有提亲说媒的,还有游手好闲做钳工(小偷)的;有大嫂子小媳妇到衣料店里为自己和家人量体裁衣的,有呱老汉二杆子来到猪市牛市瞧牲口看兽禽的。集市上人头攒动,熙来攘往,新年的况味越来越浓。陈岗队的表兄遇见张岗队的表弟,拉到油条摊上坐倒,每人点上三根油条一碗辣汤,辣椒泥,蒜瓣子沾上半碟子,边吃边侃,吃跑了冬日里的寒,吃出了人世间的暖。

赶集,在乡人的心目中,兹事体大。路途远的,披星戴月就朝街头上赶了;自家鸡下得蛋、菜园地里种的葱蒜、地瓜干干豇豆趁逢集需变现的,要抓紧进场抢占最佳摊位;那些有集便赶的职业客,更是早早摆上小板凳和理货架,各自划分好势力范围。不同的角色,填充着整个集市,让这个集市发酵成一锅热气腾腾的什锦粥,每个人各取所需,饕餮食下。

最耀武扬威的,莫过于这个市场的管理者了。他们或横冲直撞,或颐指气使,有时像演说家,有时像指挥家,有时又像一个巧取豪夺的酷吏。他们或看到谄媚的、哀求的、鄙夷的嘴脸,或收受一包烟、一条鱼、一坨姜。他们的制服永远衣衫不整,帽子永远倾斜到脑门子一侧。

偶有遇到唱戏的父女俩,来到你的门前或摊前,道一声万福,唱两句莲花落里金玉满堂的吉利词儿,就是让你打赏了,赏什么不介意,或现金或实物,多不嫌多,少不嫌少。

年前赶集,还有两件大事要交待。一是洗澡,二是剃头。

那个年月,洗澡是一件颇费难的事。澡堂子集镇上只有一个,池口还小,要想洗干净水,就得趁早。烧锅炉大师傅夜里两点起来捅火开烧,煤球不够用,需要干木柴来配着烧。木柴不熬火,烧热一池冷水需要很长的时间。还是月明星稀,浴池外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了。卖票的厌怏怏地训斥众人,排好队,排好队。限于池口太小,人员被分批放入洗浴。进去的人吭哧吭哧地洗,胆肥的还埋怨几声,这池底的水不热啊!门外的人,眼睁睁看着蒸汽从不密闭的窗户口一团一团地散出来,一边催促里面的人快点洗一边挠着胳肢窝的痒,恨不得立即扎到池子口,洗个痛快。还没等到天亮,池子里的水已经洗了多少茬人了。

剃头铺在年前也是好生意,民间有句俗语: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要在年前把自己的门脸打理利索喽。一样要排队,有个别平常跟剃头师傅熟络的,打个招呼,秦师傅,我去割二斤黄牛肉,您给我留个队,我去去就来。等到手里提溜着黄牛肉回来,原先排在他前头的大姐已经开始烫头了。插队的免不了埋怨剃头师傅几句,师傅就嘿嘿嘿地傻笑着,也不生气,挠挠头,不咸不淡地说,我也想给你留着呢,人多,照顾不过来啊!人也不特别生气,这大年下的,人们都和和气气的,况且,这剃头铺里永远不缺方圆几里的新闻轶事,加上好事者眉飞色舞的讲述,等待的时光似乎也是一份难得的福利。小小子们被剃成了尿马盖,老头儿头皮被推得发青,青年们被整成了三七开,小媳妇们被烫得像电影海报上的明星,各取所需,各得其美。铺内铺外都洋溢着愉快的笑声,秦师傅的抽屉盒现金毛票也在喧哗声中装得钵满盆满。

在那个物质不算极大丰富,交通闭塞落后,精神文化生活也乏善可陈的年代,赶集似乎是奔赴一场心灵的狂欢。人们通过这一朝圣似的举动,释放了内心的压抑,完成了一次次或物质或精神层面的交换,在辞旧迎新的仪式感中,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或本质的蜕变,无疑具有愉悦身心的功能。这也能模糊认作当年的乡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对赶集趋之若鹜的心理学解释吧。

“走嘞,再迟就罢集喽!”妻略带戏谑的催促把我从对往事的回忆中惊醒过来,我们走下楼,驾车朝大集所在的东南方向扬长而去。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