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域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指标与监测》后记

 云哥7tz6c7y122 2022-01-29

赵晓声

文章图片1

这是我的第二本专著。看它即将付梓,心中既有释然和欣喜,也有一种迷惘和失落相交错的复杂思绪。之所以释然和欣喜,是因为这是自己一段时间劳动的结晶和果实。而之所以迷惘和失落,一方面是源于“篇终接混茫”的认知心理——所有研究者或写作者在结束一次研究或写作之际,既是对某个问题做出了回答,同时也必定会产生更深的思考,而更深的思考在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困惑、困扰乃至焦虑,这种认知上的递进是人类知识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人类创新的基本动力。所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大抵如此。另一方面源于我对自己今后学术成果的隐忧。我知晓做研究的艰辛和不易,要踏踏实实做一项有意义的研究、写一本有质量的书、提出一些有见地的观点,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真诚的态度、严谨的思路、扎实的能力,也需要耗费精力、体力和心力,还需要处理好繁忙冗杂的生活细琐。正因如此,我对自己能否再做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形成一些有质量的成果是缺乏信心的,这实际上是对自身禀赋和精力的担忧,并不是矫情。也因此,我很钦佩那些著作等身的学者,他们是如何在十数年乃至数十年保持着高产的状态的?

记得博士毕业时,我曾在毕业典礼上发言,代表博士生向母校郑重表态要努力“用真功夫,找真问题,做真研究”。我坚持和恪守着这样的信念,努力让自己保持思考的定力和深度。究竟怎样才算是有深度的思考?我想它既是主观的、相对的,也是有客观评判尺度的。每个人的认知起点不同,思考的深度也不同,可能我需要冥思苦想良久才能明白的道理,其他人早已通彻。因此,我对“有深度的思考”的理解是,对不同个体而言,思考的问题应当有持续性和聚焦性(即在一段时间不间断地思考某一个问题),并且该问题的难度应当处于思考者认知水平的上端,这有点类似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时,对有深度的思考也应当能予以客观评价,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把思考的问题及结论形成文章公开发表,并接受同行的评议。我一直认为这是个人厚积学术功底的重要途径,也许是唯一途径。对一门学科乃至社会而言,这也是活力和繁荣的重要表征。当前,国家倡导破除“唯论文”导向,从整个科研生态的重构来说,这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新的更好的评价方案,仅仅是“一刀切”或者众声一味附和取消论文,难免在实践中出现异化。种种科研问题的实质不是论文太多,而是低质量、功利性的论文太多。如果连高质量论文的指标都被摒弃了,学术评价机制将彻底失灵。浮躁和功利已弥漫在当下社会,一旦精致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学术研究领域站住脚跟,那无异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时常听到一些博士生抱怨发不了论文难以毕业,但他们很少反思如何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也很少反思既然不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为何要硬着头皮追求学历的塔尖?也许我的观点比较片面,但我就是在这样的价值观导向下进行思考和研究的。因为在内心深处,我更愿意自己是一位研究者——至少是一位具备研究素养、通过研究更好关照现实的劳动者。

五年前,我出版了第一本书《区域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理论思考与政策实践》,集结了2008—2016年我对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学一些整体性、宏观性的认识和思考,从多个角度审视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并厘清了教育信息化在实践层面的领域和范畴。今天再看这本书,虽然其中的一些观点具有前瞻性和准确性,如教育信息化在本质上是教育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数字教育资源应当成由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事项以支撑学习型社会,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演进逻辑是“增效—提质—创新”等,但整本书更多地体现了“全”和“总”,是对教育信息化脉络的总体认识,一些思考也显得较为分散。我把本书视作一次“完整”的思考和写作,我努力完整地呈现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以及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等各个要件,以使本书的内容与结构更为完整和系统,从理论、政策到方法,综合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范式,以及要素分析、内容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义务教育信息化及其均衡发展进行了深入考察。

义务教育、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都不是新问题,它们已经持续二十多年占据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和政策热点,但恰恰在这些看上去很成熟的领域里,依然存在较多亟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无论是教育学还是教育技术学,都存在追逐政策热点和技术热点的研究倾向,教育信息化领域则尤为显著,如MOOC、翻转课堂、智慧教育,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我并不赞同这种研究偏好和学科态势,当然这不代表我缺乏开放的视野。追逐热点与真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度追逐热点是一门学科不成熟不自信的表现,也是一门学科缺少核心研究领域和范畴的表现,这对学科发展来说无疑是弊大于利的。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自己定义为“有限的技术支持者”和“教育本位的教育技术工作者”。

本书将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是选择了以上三个成熟领域的“交集”,因此可以视之为经典的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风险的,因为这个选题既不热门,也没有较多已有研究成果可供参考。我曾主持过教育信息化评估和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相关的课题,也承担了大量与教育信息化政策规划相关的工作任务。但我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似更接近于宏观层面的研究,却关涉复杂而具体的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和量化研究问题,特别是指标构建和监测方法的实证检验,需要耗费很大的工作量。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切实地理解了什么是研究,什么是透彻的研究,什么是基于过程、方法和数据的研究。

过去二十多年,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强劲政策话语的引导下,人们倾向于从理念上阐述和论证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的关系,即“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均衡具有正面影响”和“教育信息化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显然,这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重要影响”这一价值判断的演绎和延伸,但具体如何影响、如何促进,以及影响和促进的成效如何,均缺少深入的研究。仅仅将信息化作为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及工具,而不是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问题,既不全面,也不利于在实践中有效测度均衡,应当从理念、理论和方法上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基于这样的逻辑起点,本书对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阐释、指标体系构建、监测方法研究及实证检验等核心问题做了认真研究,在内容结构上也体现了这样的逻辑顺序。

如果说本书有哪些贡献,可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确立了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双重维度和理论框架,这是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问题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确立和强调双重维度的理论意义在于,突破反复论述“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先验性价值判断,去确证教育信息化能在哪些方面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可能性)以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效度如何(有效性),即把价值判断转向事实判断。二是对如何监测和测度“均衡”,提出了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当然,“可行”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基于实证检验的真实结果做出的判断。对研究者来说,结论真实且可行,一定是最好、最值得欣慰的犒赏。从本书的研究边界来说,虽然以上两方面的贡献都聚焦在义务教育信息化,但将其中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稍加拓展,事实上对整个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也是适用的。因此,如果说本书还有第三个贡献,可能是提出了审视教育信息化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普遍的方法。我想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体现研究过程的真实性,书中涉及的样本县和样本学校的真实信息均未隐去,这是在征求了样本单位负责人意见并充分考虑学术伦理的前提下做出的决定。

在写这篇后记的时候,很多媒体报道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陈龙为做好田野研究,加入外卖骑手团队体验了近半年的配送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对我是一种无声的激励。我很推崇这种综合了社会学和人类学方法的研究实践,教育学乃至整个人文哲学社会学科亟待普遍加强实证研究范式。又想到前不久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并引发讨论的中科院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深深地触动了很多人。虽然与黄博士悲怆的前半程人生命运相比,我们都很幸福,但他回忆的求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于我多有感同身受。我想起自己中学、大学和硕士博士期间的一些过往,颇多感慨。我中学时就读于家乡的一所乡村完全中学,全校不过三四百名学生,其教学质量在全县排名末位(主要原因就是师资流失,但凡稍好的老师都去了县城的中学),母校的老师讲解高考题目时“挂”黑板的现象时有发生。整个高三,我似乎都处于焦虑和挣扎当中,那种情形就是你明知遇到了学习的瓶颈,但就是无法突破,甚至经常梦见拼命做题但始终做不出的情景(不知道这算不算应试教育的悲剧)。就在那样一种煎熬中,我考入了陕西师范大学,竟然是我那所乡村母校很多年来唯一的211大学。中学时,我的母校深受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影响,而我无意间做了一项与教育均衡相关的研究——这不由得让我相信,世上很多东西是有联系的,不管看得见或未曾看见。大学毕业后一路求学,复习考研考博及读研读博的很多夜晚,都是一杯杯的速溶咖啡支撑着我。精神得到提振的同时也留下了无法消弭的咖啡过量症状,脸上的色素沉着,心理上似乎也有咖啡依赖,还有隐隐存在的神经衰弱、入睡困难、干眼症、偏头疼,这些多年求学路上的“副产品”,宛如形影不离的朋友与我共存着。回想起那些艰辛而精力充沛的时光,我感到充实,也庆幸一直坚持了下来。

当然,言及这些并不是要贩卖苦痛和制造焦虑,只是想给自己一些鼓励——所有奋斗、坚持和汗水,都是通往精神自由的勋章和门票。恒久的幸福和自信,只能通过勤奋的双手和劳动获得,别无他法。所有的经历和心境,终都是财富。

通常而言,一本书的后记主要是对写作过程中需要说明和强调的内容进行补充。在我写下以上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思绪是发散的,这些文字是真实的、真诚的。

开新忆往,常怀感恩。感谢我的博导司晓宏教授,感谢傅钢善教授、张立国教授等无数我有幸受教的师长。先生们教我养成了终生受益的学术思维,诸多教益,宛如春风。

感谢科学出版社的付艳女士和黄雪雯女士,她们认真负责,严谨专业,对我出版过程中的“拖拖拉拉”予以了充分理解和宽容,且提出的很多宝贵意见,让本书在体例和内容上更像是一本学术著作。感谢母校的博士学姐、运城学院教育系主任郭红霞教授,为本书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

特别感谢司晓宏教授和高晶华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肯定多而批评少,言语中尽是提携与勉励之意,着实令我感动,更让我备受鼓舞!

感谢时光,感恩所有遇见。感谢家人和爱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家人和师友是人生前行的坚强后盾。还有很多人未在此一一致谢,但我铭记在心!

我家乡的那个院子,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结构,院子的大门面西。在我少年时,我无数次在黄昏时分走出院门,迎面的远方是被夕阳染得金黄的群山,看上去无比壮美、熠熠生辉。我经常想山的那边是什么样子,应该走过去看一看。后来真有机会翻过那座山,结果发现眼前铺开的还是一望无际的山的峰线,交融在蓝天里,无边无垠。于是我又想,应该翻过所有这些山,到视野不被遮挡的地方看看。这些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或许正是少年时霞光漫天的壮美场景,激励着我不断追寻内心的完满感。而今我已年近不惑,时常问自己,你看到视野不被遮挡的景致了吗?我不知道,但我想应当一直往前看、往高看,美好总在未来。

往事莫沉吟,唯有少年心。我须抖擞精神,做一名真诚而勤劳的劳动者。因为“世上有条唯一的路,除你之外无人能走。它通往哪里?不要问,走便是了”。

是为后记。

赵晓声

2021.5.16

编辑:王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