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经》红色系色彩介绍

 长剑三尺 2022-01-29

红,古称,中国传统色彩五正色之一。《释名》:赤,赫也,太阳之色也。

五行里属于火德,南方之色。这可能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色彩之一。距今五万年到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北京山顶洞人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石制项链,已用矿物质颜料染成了红色。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但这些都是考古研究的结果,因为那时还没有文字,无法记载。春秋时代的红称作朱色,使用的是矿物质的朱砂和植物类的茅茹(茜草)。同时染红的方法也有明确的记载:在尔雅,释器中亦有:一染縓,再染赪,三染纁的记载。在这里的縓、赪、纁都是红色的色相,只是红的浓度不一而已。对不同浓度的红给予不同的名称,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色彩的敏感度,再者也证明中国早就已经在运用重复染的技巧,以取得深浅不同的色彩,更足以说明古代中国人除了当时已经有了重复染的技巧之外,也使用套染的方法来染色。

《布经》红色系里一共有十一个颜色:大红、海棠红、京红、亮红、双红、木红、水红、桃红、银红、血牙、荔枝。

染料是川红花、苏木、五倍子和银朱。媒染剂是白矾。这里已经看不到茜草了,作为最早染红色的染料,在清代没使用,不知是染料难找还是被更好的染料所替代还需进一步研究。从明清代染色染料看,染红色的大量被苏木所替代。虽然苏木在国内大部分地方是没有的,仅仅在南方少数地方有,但可以进口,且色素多浓度高,价格低,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川红花到底是不是当今的红花,也值得探索。

作者按:这是笔者正在撰写的《布经色彩考》中的一篇,有删节,请尊重原创,未经容许,谢绝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