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祛,百病除!多囊、炎症、肌瘤皆由湿作祟,送你祛湿千年秘方

 syjyth 2022-01-29

其实将近50年看诊过程中,见过的患者已经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但不论是多囊患者、盆腔炎患者、月经不调患者,还是肌瘤、囊肿患者,基本多多少少都有痰湿缠身,而我用了一个古方,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人的情况,加减用药,就能将身体痰湿祛除,屡试不爽,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都能摆脱痰湿。

文章图片1

湿气重都有哪些表现?

  1. 身体肥胖,肚子大,松软;
  2. 鼻子和额头总是油油的,整张脸仿佛是个大 油田;
  3. 经常感到胸闷,喘不过气来;
  4. 上眼睑比别人肿,容易出现眼袋;
  5. 总感到喉咙里有 痰堵着,平时痰多;
  6. 嘴巴里有黏黏的感觉,早晨起床后尤其明.
  7. 容易消化不良,积滞;
  8. 经常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
  9. 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有以上症状,可以分享给她/他看一看。

文章图片2

说起痰湿体质,很多人会根据表面意思理解,觉得是不是喉咙里的痰多了,化一下痰就好了,其实不然。

狭义的痰确实就是从呼吸道排出的痰。特但是从广义上来说,痰是指水液在代谢过程不通畅而产生的废物,随气血的运行而流窜全身,位置不定,引起许多疾病,所以有“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症”的说法。

说到痰湿体质,痰和湿有必要分开来讲。

湿气重常见原因基本就是三个

1.运动量太少,身体代谢水湿的效率达不到,体内湿气无法排出体外,在体内凝结成湿。

2.饮食不当、肾阳不足,脾胃失和,这些都容易导致体内生湿。

3.外湿入体 ,比如久居阴寒之地。其实比较理想的居住环境大概是阳光正好能照到床沿,这种环境下阴阳是平衡的。

文章图片3

祛湿药有哪些呢?

比如芡实,薏米仁,赤小豆,淮山药,白扁豆,白术,苍术,藿香,佩兰等,方剂有苓桂术甘汤,平胃散,真武汤,五苓散,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等都可以祛湿。

一般痰是由水液受热后蒸炼而来,可以说水湿就是痰的物质基础,脾为生痰之源,常见的脾虚多是因为湿气重造成的,脾虚运化水湿能力下降,也会造成湿气加重。

文章图片4

痰湿体质的人都有哪些典型表现?

1.体形面色

首先在体形上会有所改变,会有浮肿的现象出现,会有一种虚胖的感觉,面色会有暗黄的感觉,经常出现疲倦的状态。

2.舌头

舌头会变得肥大起来,舌苔滑腻,舌头经常会有牙齿印的痕迹出现。

3.口手和脚

口中粘腻,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易出现耳鸣。

4.感觉及睡眠

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胸闷,痰多,容易困倦,有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

5.大小便

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尤其是早晨大便急,一泻为快,一夜三四次小便,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染关于痰湿体质的调理,应该说有痰已经到了湿气很重的地步了,之前也讲过燥湿化痰的中药方剂,最经典的莫过于二陈丸,温胆汤。

但是,要祛痰也要先分清寒痰和热痰。

文章图片5

寒痰属于寒证,一般表现为白色的,脾肾阳虚,舌苔白厚,舌质淡,整个舌体湿润,一般发病原因多属于外感风寒;

热痰属于热证,一般表现为黄色,除了饮食肥甘厚味往往还有内火,体质偏热,喜欢凉,怕热,脾气比较大,热痰一般多是风寒入里化热或者是风热感冒引起的。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用药调理的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即使痰湿可以用药物来调理,如果不从根本生活习惯改变,吃再多再厉害的祛湿或祛痰药,都属于亡羊补牢,你想啊,你不可能一味靠药物来维持身体平衡吧。用药只是一方面,严格约束自己也很重要!

文章图片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