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步召稼楼(5080记者编辑茶座)

 原群 2022-01-30

中午时分,天空飘着绵绵细雨,我和朋友在召稼楼古镇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小巷里来回逡巡。听雨落伞上“嘀嗒嘀嗒”的声音,看临河而建的亭台楼阁、河埠、骑马墙、荷花墙、青瓦飞檐、小桥人家、映在绿树丛中,古色古香的韵味,如梦如幻……

朦胧中,一位打着花伞的窈窕女子,像丁香姑娘一样,笑呵呵地迎面走来。恍惚之下,我们犹如走进徐志摩所处的年代,心里不由升起一份份期待……

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召稼楼古镇,偏上海一隅,名声不如朱家角、枫泾,却也有其特色。古镇地形形似一位老者握紧的拳头,又像是他摊开的手掌。这种收得拢、散得开的感觉,寓意着福气、文气、财气。所以,许多上海人都喜欢到那里去逛逛,以沾点喜气。

                   

召稼楼始于元朝初期,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古镇以东街、南街、西街及姚家浜为架构,“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

召稼楼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建炎元年,宋室南渡,部分中原士民南徙此地,朝廷提出“垦荒之地,可免三年朝粮”的优惠政策,招纳流民垦荒种田。明朝工部右侍郞谈伦,为激励乡亲父老不误农时,勤耕细作,建造了一座钟楼,题名召稼楼,以示重农礼耕。“十里晓烟破,数声召稼钟。”是当年这块土地上最美的景色。

    走进古镇核心区域,丁字形的平西街、兴东街、保南街与纯佑街相向展开;波光粼粼的姚家滨、复兴港水道呈十字形逶迤伸展;绿杨与参差错落的街舍相偎河岸,给游人一种宁静与从容的感觉。

古镇最气派的饭店是碧丽宫酒家。朋友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是召楼小学校园。此地曾有过它的辉煌,清末民初,召楼大户人家奚氏曾在此开设家塾广智学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闻天,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黄炎培,著名书法家苏局仙,还有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兼财政总长曹汝霖等名人都在这里得以启蒙。

如今,酒家门楣上“广智学堂故址”六个砖雕大字,是装修碧丽宫酒家时新刻的。

召稼楼,过去是上海县杜行公社的一个小镇,这里的常住居民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浦东人,他们操着一口地道流利的浦东话。那时要到市区去,需要从镇东走到沈庄搭乘沪南线,在南汇周浦镇下车,换乘周周线,然后从周浦到周家渡过黄浦江,换乘18路电车到达人民广场。前前后后需要花费两个多小时。

如今,古镇周边道路大幅加宽,路两边的绿植郁郁葱葱,连人行道都铺设得很漂亮;通往原公社的小道也拓宽可行小车。加之通了地铁,来往市区就非常便捷。

兴东街是召稼楼美食一条街,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品的清香,临河沿街的门面,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古镇有许多销售土特产的商店,在一家销售宁波海鲜的小店,一位从江湾那边过来的老伯,一连称了10斤的黄泥螺。只见他将这10斤黄泥螺按照半斤一份,要店家分别封装在20个玻璃瓶里。

你这是要送人吗?

不是,我自己吃。老伯回道,黄泥螺带回家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要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味道交关赞。老伯好为人师的说,搿个黄泥螺如果开瓶解封没有吃完,存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再吃起来肉头就会显得比较老,只有放在冷冻室里,才鲜嫩如初。额角头高,碰到一个精于吃的老克拉。

古镇上的商店琳琅满目,销售的商品几乎应有尽有。过去古镇没有如此繁华,曾经读过一位职场生涯从此地开始的作者所写的《召稼楼琐记》,印象深刻,现摘录如下:

                      二

作者是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分配到上海县的杜行公社召楼小学当老师。

召楼在杜行公社的东部。彼时,从杜行到召稼楼有航班,叫召楼班,每天下午4时有一班航船去召楼,每天上午6点有航船从召楼到杜行。全程1个小时左右。

那时的小镇几无人影,非常冷清。晚上,农村学校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作者就在办公室和寝室读完了这几本书。兴之所至,还把《普希金诗选》抄写了一遍。

彼时,初冬的黄昏,小镇凋敝冷落,了无生气。几家小店,百货店、食品店、理发店,都已关门打烊。唯独兴东街上那家坐落在一座小石桥旁的名叫“召楼饭店”的小店,还有些许热闹,时不时有镇上的居民和附近的农民前来点个菜,喝一杯,纾解一天的疲劳。

小饭店不大,单开间,店堂中央挂着一只灯泡,没有灯罩,发着暗暗的光。厨房里只有一个师傅,切菜、配菜、炒菜,甚至收钱结账、端盘上菜,全是他一个人包了。这家小饭店的炒猪肝,油放得很多,亮光光的,还加了青青的甜椒、雪白的茭白,色香味俱佳。

作者为了改善伙食经常光顾这家小饭店,每次去都带着铝制饭盒,一盘炒猪肝倒进饭盒,捧回学校,然后在学校食堂买3两米饭,就着炒猪肝,美美享受一番……

那时,物资供应非常匮乏,有一碟炒猪肝下饭,就心满意足了……

如今,古镇原先的民居大多改造成了饮食店铺,以及农家乐。游客如过江之鲫,川流不息,繁华热闹之际。那里的商家做生意很实在。

在一家熟食店,朋友看中了烤鹅提出要买4分之一只。朋友很疙瘩,提出挂在架子上的不要,要刚出炉的,老板笑笑照办。称好、切好后,朋友突然说,不要了。想不到老板依然笑笑说,没有关系。一点也没有责备的意思。这种情况在其他地方是鲜见的。

                  

古镇有民谚:“报恩桥上走一趟,知恩图报忘不了。”古镇的报恩桥原为简易木桥。明天启年间,周浦贾冯克安因追随东林党人遭阉党所害,族人皆系狱,唯幼子冯伯卿幸免。冯氏在危厄之间,私寄三箱金银于召稼楼商友奚家。奚家素孚诚信,经两代人多年寻访冯家后嗣,终得伯卿下落,了却金银“完壁归赵”之愿。时,冯伯卿穷困潦倒,得此诚信之资,堪称绝处逢生,由是商海数年而成大富。

伯卿报恩心切,备六箱金银亲送奚家。三箱用于造桥,三箱用于修缮金刚庙,深得乡民赞誉。从此木桥改建为石拱桥,清道光九年重修。1962年倾圮,建混凝土桥,易名保安桥。古桥虽已毁失,建桥报恩故事却永铭乡民心田,口口相传,历久不缀。

2008年,古镇历史性修复重光,改建混凝土桥为石、混结构单孔拱桥,复名报恩桥。站在桥上,能俯瞰到古镇最美的风景。

“召稼楼第一湾”,是古镇中心最大、最美、最经典的风水之湾。在湾道岸边,矗立着一块巨石,传闻这块巨石阻挡了煞气,镇住了浊气。

巨石稍远处,有一家当地人开设的农家乐。住宿、饮食、卡拉OK一条龙,且收费低廉,很受上海人的欢迎,常常爆满。

朋友在农家乐的前台接待处摆了一个出售古玩的摊位。

朋友姓黄名建春,爱玉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家离上海老城隍庙福佑路古玩市场很近。彼时,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他,月薪只有30多元,便花了160元买了一块双龙带沁的玉扣子。

随着上海老城厢的改造,黄建春家被动迁到浦东。只要有空,他就会骑着自行车,带着手电筒来到周家渡码头,与清晨送大白菜的农民一起,乘第一班轮渡到城隍庙“鬼市”淘宝。

   “乱世收黄金,盛世藏玉器”。1998年,“上海浦东玉器鉴赏沙龙"成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黄建春把家中珍藏的几十块玉,以进价让给了沙龙的玉器爱好者。

那时,上海浦东玉器鉴赏沙龙每月两次在锦绣路旁的浦东市民中心举行义卖和为新区市民免费鉴赏释疑,黄建春是最热心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收藏热中,黄建春的上海市闵行区民间收藏馆“召稼阁”也开业了。从此,黄建春从一名玉器鉴赏者转身为古玩经营者……

与其他玉器店老板不同的是,黄建春的玉只卖有缘人,有时常常是不计成本卖与有缘人。有一次,一位四川来沪打工的外来妹到店里,望着柜台里售价千元的玉镯,目光久久不能离开。她先后三次到店里来看这副玉镯,许是囊中羞涩,脸上尽是不舍的神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黄建春想,她既然这么喜欢,就成人之美,将这副玉镯以极低的低价售与她。

爱玉,使黄建春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一天,一位耄耋老人,肩背老紫藤手杖,背挎意大利小牛皮背包,步覆健硕地在黄建春柜台前踯躅,在交谈中,黄建春得知他之前是瑞金医院的中医。老先生很热情,给黄建春把了脉,讲黄建春血脂有点高,应该怎样防治……老先生看上一只玉架,黄建春以100元价卖给了他。望着老先生渐渐远去的背影,黄建春若有所思:愿玉,保他平安,百岁延年。

收藏界有许多轶事。黄建春说,1999年,他的赤裤兄弟朱培毅曾经在豫园古玩市场偶然买下两本印有外文、贴着照片的小本本,这原来是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的护照,其中一本属于一位1934年12月出生在奥地利的小女孩“格尔达”。他希望两人还活着,有朝一日能看到自己过去的护照。

在朋友的帮助下,朱培毅弄清了它的来历,并多方设法联系上布兰德女士。50多年前的珍贵失物终于有了着落,令布兰德女士感慨万分,特意带着她的先生、女儿、儿子和其他亲属一起飞到上海,亲手领回这本护照,同时重游令她魂牵梦萦的上海。

沉浸在激动之中的布兰德太太没有向人们传述多少精彩的话语,而她的女儿小布兰德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或许值得所有上海人自豪的评语:

“没有上海就没有我,上海是我永远的天堂!”

                   四

在我看来,古镇最具人情味的地方,那就是古镇中的走廊——阅波廊。廊不长,前后不过百米,长廊内一间门面一个小店,临水是通廊长椅,靠背磨得光亮水滑。坐在通廊长椅上,遥望远处粉墙黛瓦,如丽人梳妆;细品从古到今的人文情怀,心地澄清。小桥解隔尘中事,流水能清物外心。

杨柳依依,微风习习,在这快节奏的当下,选一个双休日,放下心情,到召稼楼古镇去放慢脚步,品品慢时光的生活,不啻是一种绝妙的享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