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涩脉即是房颤脉!

 三和行者 2022-01-30


金栋按:涩脉脉象由晋代王叔和《脉经》首创为“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宋臣林亿等《新校正》增补“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成为后世涩脉脉象指下诊断之标准,明代李时珍《濒湖脉学》精炼为“参伍不调名曰涩”,至今中医临床仍沿用。

验之临床,涩脉即是房颤脉,无论是阵发性快速房颤脉(以散涩为主),还是慢性持久性房颤脉(以涩短止为主),皆具“涩脉”之象,与期前收缩形成的早搏脉(促结代)最易混淆。房颤脉与早搏脉,二者所不同者,一个属异位(房性)节律,一个属正常(窦性)节律。王叔和《脉经》所首创及《新校正》《濒湖脉学》等所增补的“涩脉”脉象是正确的,完全符合临床之事实!

又,房颤脉是现代医学名词,故古代传统医学典籍及脉学著作无之,现代中医学者则予以补之,中医脉象又添新丁,谓之“房颤脉”。

同道、同事、读者等若有感兴趣的话,百度“房颤脉”,有本人创建编编的该词条,可参阅。

不当之处,请拍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