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的正月初一很郁闷

 jxyslza 2022-01-31

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正月初一,这天正好是立春,这一年辛弃疾已四十九岁,算起来他渡江归宋已经二十七个年头了,四十二岁的时候受政敌谗言陷害,被罢官有年,闲居在信州(上饶)带湖。但辛弃疾无时不盼望收复中原,可是无情的现实却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在举家的节日宴席上,元日的热闹场景,却无法排遣他内心的忧伤。于是即席挥笔填了一首《蝶恋花》,借春天花期未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事与人生未来的忧虑。全词通篇比兴深婉,含而不露,将政治上的感受和个人遭遇的愁苦表达得十分深沉感人。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谁向椒盘簪彩胜。

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

往日不堪重记省。

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

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

今岁花期消息定。

只愁风雨无凭准。

也就是这一年的腊月,辛弃疾着实高兴了几天。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家住浙江永康的陈亮到上饶拜访辛弃疾。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辛弃疾携友人同游铅山鹅湖寺和共饮瓢泉水,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已经是岁末年底,陈亮依依不舍告别好友,启程回浙。陈亮走后,辛弃疾若有所失,驾车去追陈亮。追到浙赣交界的鹭鸶林,因为天雪路滑,无法行走,辛弃疾无奈只好返回。此后两人用《贺新郎》同一词牌相互唱和共有五首之多,成为文坛佳话。

话说辛弃疾在返回瓢泉途中,淳熙十六年(1189)正月初一路过原上饶广丰县的博山寺投宿。宋绍兴间悟本禅师奉诏在此开堂,他是辛弃疾老朋友,见了疲惫失落的辛弃疾,不由得“惊叹其老”。辛弃疾情绪不佳,写下了这首词:

【水调歌头】

元日投宿博山寺,

见者惊叹其老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

坐堆豗,行答飒,立龙钟。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这首词起句承接词序,自画老态:头白齿豁惹人笑,上片的其余部分皆为议论。天地今古,在无穷的空间和时间之中,人是有穷尽的,不因为人的身份地位不同而特殊。人与万物的诞生与消亡,腐朽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腐朽,不论贵贱贤愚都逃不出这个循环。对个人而言,百年之后,臭腐、神奇、贵贱、贤愚都不复存在。基于此,佛教宣扬虚空的理论,词人表面上认为谈妙说空的老佛只堪一笑,实则面对匆匆而来的衰老何尝不作空虚之想。

这首词的下阕,一连三个三字句刻画出自己在坐、行、立三种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老态,它们照应上片开头对外貌的静态描绘,让人印象深刻。动态描绘之后,作者自述了生活状态:“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辛弃疾嗜酒,以致于喝到“咽如焦釜”“气似奔雷”《沁园春》的程度,老了不胜酒力,也是规律。淳熙十六年(1189),稼轩恰好五十岁,一句“四十九年前事”嗟叹光阴倏忽即逝。黄庭坚《竹枝词》云:“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以喻世路及人生活历程之艰险。稼轩青年得志,老而多艰,壮志未酬,罢居乡里的他“望秋先陨”,居然到了“拄杖倚墙东”的地步,其中辛酸,自不待言。辛弃疾是68岁去世的。古人年过半百即为老者,不排除辛弃疾在本词中对自己的老态作了艺术夸张。但这种夸张,正是当时辛弃疾悲怆心情的写照。元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象征着希望和更新,人们习惯于在这样的日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可是对于一个带着无穷遗憾,“把栏杆拍遍”的准老人来说,过去充满苦涩,未来也不可期盼。

南宋江西吉安人周必大与辛弃疾是同时代人,从政四十五年,以宰相之尊主盟文坛。他在《二老堂诗话》上卷记载有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十种反常的性情与举止,谓之“老人十拗”:不记近事记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笑有泪;夜不睡,日睡;不肯坐,多好行;不肯食软,要食硬;儿子不惜,惜孙子;大事不问,问碎絮事;少饮酒,多饮茶;暖不出户,寒则出。这“十拗”的归纳真精辟,现在看来也不过时。

对老年人来说,过年的乐趣已经不再值得翘首祈盼,833年前的今天,辛弃疾元日,竟然是在伴随青灯古佛的风雪中落寞地度过的,这当然是无比悲凉的一件事。辛弃疾在心灰意冷中所写的“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这和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修短随化,终其于尽”的观点是一致的。这就是中华民族有关生死观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不熄。明天是壬辰元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枯树残雪之后,总会有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元日,意味春天实际上已经到来了!那我们就永远沉浸在精神的春天里度过一年又一年吧!

第882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