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拍摄纪录片《筒子楼的故事》,我探访了多栋沈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筒子楼,最终发现一栋楼体造型独特、酷似搓衣板的筒子楼,于是便在这里开始了拍摄。 搓衣板状的筒子楼 这栋筒子楼位于沈阳铁西的老居民区,整栋楼共五层,外观两面为锯齿状,由于酷似搓衣板,附近很多居民称之为“搓衣板楼”。与常见的板楼不同,这栋居民楼只有两个单元门,分布于楼的两个侧面。推开门,眼前的场景犹如穿越了一般,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推开门楼内的场景 只见眼前是一条狭长的走廊,十分阴森甚至是漆黑,一直通往另一侧的楼门,越往里面走光线就越暗。两侧摆放着工具箱、碗架、老式自行车、燃气灶,还有洗手池和一些落满尘土的杂物,走廊墙面上嵌着上世纪80年代的老式电表箱,已经锈迹斑斑。 走廊内的场景 走廊内的灶台和燃气灶 走廊两侧分布着许多道门,每道门都一户人家。一位阿姨告诉我,现在住在这栋楼里的人大多都是租户,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每月租金在500-600元左右,屋内的面积很小,只有20-30平方米,卧室内放上两张单人床基本上就没有多少空地了。由于室内没有厨房,加上每家的面积狭小,很多居民都是在楼道里做饭,所以楼道内才会有洗手池和燃气灶。 狭小的卧室 据了解,筒子楼最早起源于1919年的前苏联,那时候苏联确立了人均住房标准面积为9.1平方米的规定,按照政策要求,超出标准人均住房面积的部分,都要被没收分配给劳动人民,因此当时的苏联出现了社会各阶层混住在公共住宅之中的情况,他们彼此互相接受和融合。 二战以后,加剧了苏联住房紧张的局面,于是在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大规模修建筒子楼,因此人们也把筒子楼称为“赫鲁晓夫楼”。 前苏联的公共住宅场景 当年前苏联的筒子楼,又称赫鲁晓夫楼 其实类似这样的居民楼,在我国曾经也有很多,大多落成于上世纪60-80年代,多数都是当年的一些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而兴建的,甚至有一些是把单位的办公楼直接改造成了职工宿舍,所以往往都是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和厕所。由于有一条长长的走廊贯穿其中,像是一个筒子,因此这样的楼被称为“筒子楼”。 筒子楼内的场景 曾经的筒子楼,由于是单位宿舍,因此楼里的住户之间不单单是邻居关系,往往还是同事,共用公共的空间,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间感情很深。现如今,很多老户都已经搬离了筒子楼,房子大多租给了外乡打工者,因此筒子楼里的人口流动性比较大,邻里间相对比较陌生,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租住在这里,都是为了生活和梦想去打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