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痛(萎缩性胃炎)医案

 博采杏方 2022-01-31

     男,56岁,3月12日初诊。10余年前出现胃脘部疼痛不适,服药后缓解,此后每因受凉或饮食不当即发。近期症状加重,早晨3~4点开始感觉胃部有空虚感,疼痛不适,伴泛酸,纳食减少,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舌暗,苔白,脉弦。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

?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瘀血阻络)。

?治则:温中补虚,活血止痛。

?处方:黄芪30g,桂枝10g,白芍10g,吴茱萸3g,荜茇6g,高良姜10g,香附10g,蒲黄10g(包),五灵脂10g(包),巴戟天10g,补骨脂10g,海蛤壳30g,败酱草30g,山慈菇10g,半枝莲30g,生薏苡仁30g,莪术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服上方20剂,诸症好转,白腻苔见退。守上方再进。适当加减用药治疗近3个月,胃镜复查:肠化生消失,萎缩性胃炎治愈。

     ?体会: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除胃痛、胃胀、嗳气的表现外,还常伴有胃凉的症状,许多患者为此困扰,部分患者甚至以胃凉为主症前来就诊。历代医家治疗胃凉多着眼于寒和虚。

     ?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方面我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对患者空腹时胃脘部疼痛、痞满等症状明显者多立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法,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饭后痞满、疼痛加重者以仲景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之法,和胃降逆,开痞散结。

      在此基础上针对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为切入点,加入山慈菇、海蛤壳、败酱草、半枝莲、生薏苡仁、莪术、白花蛇舌草等,并根据不同兼症适当加减,通过治疗的患者,不仅症状能减轻,而且还能控制病变的发展,部分患者经过1~2月的治疗获得痊愈。本案方中黄芪、桂枝、吴茱萸、荜茇、良姜、香附、巴戟天、补骨脂温中补虚;蒲黄、五灵脂、莪术活血止痛;朱师用海蛤壳(或煅瓦楞)、败酱草、山慈菇、半枝莲、生薏苡仁等、软坚散结之品以消肠化生;用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温中补虚、活血止痛、解毒散结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