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卧虎说】尹全生的《狼性》

 文武入道 2022-01-31

作者简介

卧虎:作家、编辑、策划人。先后在县城、省城、京城等从事新闻和写作30余年。全国小小说高研班创始人和1-14届负责人,开创小小说网络教育先河,网上发表小小说教学相关文章万余篇。

卧虎点评选:尹全生的《狼性》

小说的功能

小说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娱乐功能,一是教化功能。前者是形而下的,是小说的初级阶段,主要是满足和释放人的好奇心。后者是形而上的,是小说的高级阶段,主要是通过故事引发的思考教人育人进而转化成一种道德力量和心灵的法律,有助于人形成向善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小说鼻祖庄周《庄子》里的一百多篇寓言小说,蒲松龄《聊斋志异》文尾的异史公曰,甚至司马迁《史记》中的太史公曰等,都是代表性经典性的体现。小说始于寓言,终于寓言。童话是儿童的寓言,小说是成人的寓言。小说的最高功能是教化灵魂,美育心灵。

全生的这篇《狼性》,是著名的寓言小说之一。寓言小说虽意在教化,却最忌讳主题先行,文中说教,因为教化的功效贵在感悟,触动心灵,因而小说从根本上讲是感悟的艺术。《狼性》却大破大立,反其道而行之,结尾竟是这样点化人性之恶之贪之顽甚于狼性,善良乃为官为医为人为事为文之本的:

“听说你在外面当局长对吧?”陶大夫也没去拖死狼,却拖住侄子要下山,“实话对你说吧:那副中药本来就不需要,药引子更不需要――狼心、良心只差一个偏旁啊!那老中医的用意你难道现在还不明白?”

这是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情至文生,思至理生之笔。何哉?因为患者是来求陶大夫批点药方的。情节如此设计,情理上,逻辑上也便水到渠成。也是矛盾的普遍性中特殊性的一种体现。小说同戏剧,高潮主要来自矛盾冲突的意外与转化,亦即悖论的悲剧性甚至喜剧性效果。小说主要是呈现问题,引人思索而很少有答案的,能在文中提出解决,解决问题的更是寥若晨星。《狼性》即是这样的佳构之一。《狼性》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特性,创造性也在于此。

『 相关链接 』

【卧虎说】《小小说辞典》· 尹全生

我喜爱的微型小说(小小说):尹全生卷

卧虎小传

       卧虎,本名王卫东。祖籍山东东明,1966年春节生于河南民权。生性散淡,因虎顶汉字,故名卧虎。雄性也。

  数学,小学生水准。电脑,幼儿园水平。英语,只认得26个字母。驾车,梦里常开到沟里。情场上像个初中生,官场上像高中生,生意场上不及大学生。喜文字里纸上谈兵,诗歌,似县级水平;小说,似市级水平;散文,似省级水平;评论,似国家水平;策划,似孔明的水平;执行,不如乡的水平。所作文字多有感而发,皆收入作品总集《读书杂记》。

  自云钱不能快吾志,权不能慰吾心,色不能夺吾魂。问之何时而乐也?答曰:唯思想之盛宴,自由之天地乃吾心灵之所在,神游万古,爱吾所爱,足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