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过年

 灵璧家园 2022-02-01



过   年

文/朱彤升

   记忆中的年,鞭炮声从三十中午开始到十五就没停过,尤其是初一的凌晨。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过了腊月24父亲每天下班回来自行车上多少都要带点年货,到了二十六七奶奶就开始蒸馍蒸包子,这个时候,爷爷和父亲或者杀鸡,或者拔着猪头猪蹄上的毛,满院子都被炊烟蒸汽缭绕着。

   初一前的好几夜都激动地睡不好觉。三十中午顾不得满桌菜肴捡喜欢的大鱼大肉扒了一肚子,早早的吃好饭,便和哥哥弟弟一起窜上街了。小县城的中心聚集着各种吸引小孩的摊位,卖玩具的,卖花炮的,卖糖球的,卖米花糖的,打烧饼,烤白芋的。。。当然还有几家小人书摊子,那时候的感觉是应有尽有,真是眼馋。心里便盘算着明天快快到来,用压岁钱买什么什么玩什么什么。

   除夕夜最是难熬,在即将成为有钱人的兴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睡着了,在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惊醒,天还没亮,赶紧爬起来,穿上妈妈缝制的新衣服,先和哥哥一起争着谁挑竹杆,谁点火的放炮,然后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磕头领压岁钱,喝着糖茶吃着素饺子。商量着去给哪位长辈磕头。那时候的压岁钱,好像一块钱都是大面额巨款了,分亲戚的远近大多都是五角二角一角的新钱。

   揣着压岁钱,听着鞭炮声踩着满地的鞭炮屑,钻进拥挤的人群,光顾着各种各样的摊位,快乐的年就这样开始了……

   下午睡了午觉,上街转了一圈,由于创建文明城市和环保的要求,各种摊位没有了,鞭炮声也没有,冷冷清清。爷爷和父亲已去世多年,我和哥哥也早已成为爷爷。回不去的童年。找不回的年味!

◀ 

朱彤升

中共党员,90年入伍,93年底进入铁路工作现任灵璧火车站助理值班员。灵璧阳光科普志愿者协会红衣战斗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