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的知识(一)——货币的起源

 老生书斋 2022-02-02

今天是大年初一,先祝大家虎年吉祥、万事如意、恭喜发财。

一直以来,想写一系列关于货币通识方面的文章,就是那种不深入货币理论的介绍,也不探讨货币理论的具体争论,而只介绍货币常识的文章。

之前古老板有组织过,我也一直想写,但总是由于种种原因而被耽搁。

新年第一天,立个flag,今年无论如何把这个系列写完。

这个系列,就把它称为“钱的知识”吧。这是“钱的知识”的第一篇,讲的是“货币的起源”。

图片

货币,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钱,是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

自古以来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钱呢,都受到过各种非议。

认为钱是不好的东西,特别是在一些文人墨客眼中,他们大多不屑于谈钱,认为谈钱、谈商业是市井之徒,不是高尚的人干的事。

他们甚至还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进行讽刺,比如夏洛克、葛朗台。

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有一段对金钱的描述:

金子,黄黄的、发光、宝贵的金子。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它可以使黄脸寡妇重做新娘。

啊,你可爱的凶手,帝王逃不过你的掌握,亲生父子被你离间。啊,你有形的神明,你会使冰炭化为胶漆,仇敌互相亲吻,使每一个人唯命是从。

在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有一首歌叫《钞票》,它的歌词是这么写的:

是谁制造了钞票,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卖儿卖女啊,有人为你去坐牢。一张张钞票 一双双镣铐。钞票,人人对你离不了。钱呀,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可见,在一些文人墨客眼中,钱简直成了邪恶的化身。

当然,他们的这种偏见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并不是什么科学角度的见解。

事实上,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钱恰恰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可以说没有钱,就没有人类的文明。

还有,满身铜臭味的商人和无利不起早的商业,也不是他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恰恰相反,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那么,我们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钱呢?让我们从一个假设开始。

让我们来做个假设,假设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人,一个人社会需要钱吗?

很显然不需要,因为我们需要钱,不是为了钱本身,钱本身在大多数时候是没有用处的,不能吃,不能穿,因为钱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使用价值。

我们需要钱,是因为钱可以购买到我们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所以,货币必定跟交易联系在一起,没有交易也就不需要货币。

所以要想科学的认识到货币,必然要从交易开始说起,而且要从最原始的、最初级的物物交易开始说起。

在茹毛饮血的年代,交换可能就已经存在了。

假设张三摘了好多雪梨吃不完,而李四摘了好多苹果,也吃不完。

有一天,张三用一个雪梨和李四换了一个苹果,这样他们达成了第一笔交易。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要交换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张三之所以愿意用一个雪梨换一个苹果,是因为张三觉得一个苹果比一个雪梨的价值要高,因为张三吃腻了雪梨,想换一个苹果试一试。

而李四就刚好相反,李四觉得雪梨的价值要高于苹果,同样的,他吃腻了苹果,想换一个雪梨试一试。

于是交易就这样发生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交易能够发生,交易双方都必须对对方的商品评价要高于自己要交易的商品,也就是,交易双方必须是对交易商品有互为相反的评价。

很显然,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交易,双方的境况都变好了,因为双方都得到了评价更高的商品。

所以从来没有什么等价交换,交换都是互利的,交换是创造财富的。

也许这么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还不太好理解交易创造财富这个概念哈。

你用木材做了一副球拍,这是创造财富,很好理解。同样的你用苹果跟人家换了一副球拍,相当于你用苹果做了一副球拍,同样是创造财富。

再举一个例子,在某国,国际贸易被禁止了,有一家公司突然宣布发明了一项新技术,说可以用粮食做成汽车。

于是该公司在市场收购粮食,然后通过某种方式把粮食变成了汽车,卖给消费者,通过此方式,这家公司可谓赚得钵满盆满。 

可人们后来发现,该公司根本不从事生产,而是偷偷地把粮食出口到国外,然后换回汽车卖到国内。

所以交易创造财富,无论是国内交易,还是国际交易,都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再回到前面讲到的物跟物的交换。

物物的交易范围非常有限,因为交易双方的商品必须刚好是对方想要的,不然交易就发生不了,也就是交易必须具有双重巧合性。

这个就跟谈恋爱差不多,你光喜欢人家姑娘不行,还得人家姑娘也喜欢你,也就是谈恋爱也要双重巧合性,所以谈恋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夫妻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珍惜。

还有一个原因也阻碍了物物交易,就是很多物品是不可分割的。

假设王五有一座房子,他想卖掉房子,他不太可能用房子换一大堆面包或者一大堆苹果回来。

他也不可能把房子拆成几部分,一部分换苹果,一部分换面包,一部分换大米。

那怎么办?如何克服物物交换的局限性?

人们在交易中发现,有些商品更具有适销性,更容易与他人发生交换。

于是有些人就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这种更容易发生交换的商品,再用该商品去交换自己想要的商品。

举一个例子,鸡蛋商想要一双鞋,但是鞋匠不需要鸡蛋,于是这笔交易就做不成,那怎么办?

但鸡蛋商发现鱼普遍受大家欢迎,鞋匠也需要鱼;于是鸡蛋商先跟渔民交换来鱼,然后再用鱼跟鞋匠交换鞋子。

就这样,鸡蛋商通过换鱼再换鞋子,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鞋子。

鸡蛋商交换鱼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直接需求,而是为了用鱼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

鱼在这里只充当了交易中介的作用,像鱼这样充当交易中介的商品,我们就把它称为交易媒介。

当一种商品作为交易媒介,普遍被大家接受,在绝大数的交易中使用的时候,那么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

在历史上,盐、糖、牛、茶叶、玛瑙贝、玻璃珠等其他一些商品都曾被用作货币。

在二战时期,在德国战俘集中营中,由于香烟需求量大,易于携带,单位重量价值高,所以在战俘集中营中,香烟成了名副其实的货币。

当然,在历史上最主要的货币还是金和银。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出,货币来自于市场,是市场自发的产物,不是哪个人、哪个机构精心设计,强制他人使用的产物。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这层道理。

因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法币(法律规定的货币)的年代里,这里的所有货币,无论是美元、欧元、日元,还是人民币,都是政府机构发行的,强制区域内的民众使用的法定货币。

我们后面的章节,会讲到货币的演化史,到时候大家就会明白,货币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成现在的法币时代的。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货币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交易的双重巧合性和物品的不可分割性的。

那么货币的作用,就仅有这些吗?

当然不止,货币的作用可大了,本文前面说了,没有货币就没有人类的文明,货币可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那么下一节,我们就来讲讲货币的作用,下节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