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一些人来说,处理群体问题是一个很烦心的工作,尤其是怎么才能做好群众工作,更让很多人烦不胜烦,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毛泽东主席“怒发冲冠释农妇”的故事早就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时代背景。 1942年初春时分,延安地区骤然间乍暖还寒,一声春雷,大地复苏,万物萌生,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刻。 不过此时正值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八路军为了巩固民族联合统一战线,一改红军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采取一定妥协,一方面承认地主阶级,容许地主对农民收租,一方面又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边区政府征收公粮。 由于日本侵略军进行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再加上国民党顽固派实施经济封锁,以及连年遭受自然灾荒。 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军队供给濒于断绝。 这是抗战期间根据地最为艰难的时刻,边区陷入没粮吃、没衣穿、没被盖、没经费的困境。 1939年2月,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毛泽东主席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自己动手,生产自给”,要求部队在不妨碍作战的条件下参加生产运动。 1940年2月,中央军委向全军发出《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相继掀起大生产运动。 1941年,年底毛泽东主席在著名民主人士李鼎铭的建议下,实行了前所未有的精兵简政政策和大生产运动。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42年的春天,延安地区发生了两件非常偶然的情况。 二、偶然事件。 这年春天,延安上空,春雷滚滚,然后就发生了两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首先,延川县县长刘彩云在政府礼堂开征粮联席会上非常诡异的遭雷击而死。 这事搁今天来看,就是一件极小概率事件,没有什么深意,可在那个封建迷信还比较严重的时代就有些不对劲了,一个号召征粮的县长被雷击,这是不是老天爷降下天罚示警啊,老百姓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此事瞬间传遍边区。 好巧不巧,青涧县一个农民在大树下干活的时候,也遭遇雷击,不幸遇难。 他的妻子惊闻此讯,痛不欲生,悲痛欲绝之下,她将丈夫雷击而亡之事和刘彩云县长雷击一事联系在了一起。 将丈夫之死,怪罪于边区政府,说这是边区政府征粮的报应,大肆辱骂、攻击政府。 这显然是这个农妇无理取闹,但是她的情况却令很多人表示同情。 一时间,当地流言蜚语四起,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不明所以的人纷纷指责边区政府,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为了消除影响,中央社会部(新中国成立之际,这个部门被撤销)在没有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认为这个农妇动机不纯,把她给抓了起来。 其实中央社会部是1939年由“中央特别工作委员会”改设,又称称“中央情报部”,这个部门不是负责民事纠纷的,而是管理和领导情报与保卫工作。 也就是说,这个农妇被当做了敌人的间谍,事情就变了性质,变得更为严重。 但这样一来,反而造成了更严重的影响。 此事很快惊动了中央,毛泽东主席马上出面制止,并让总政锄奸部侦察科长钱益民(钱益民与保卫部部长陈泊、社会部二室治安科科长陈龙并称延安情报界、保卫界的三大侦察专才)把那个农妇请过来,他要亲自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亲密交谈。 这天,毛泽东主席命警卫员准备好陕北特产红枣,沏好浓茶,等候农妇。 随即,毛泽东主席上演了最为经典的群众沟通工作。 很快,农妇战战兢兢,哆哆嗦嗦地走进了毛泽东主席的窑洞。 在她看来,毛泽东主席就是最大的官,她诚惶诚恐,头也不敢抬,手也不知道往哪里放。 毛泽东主席赶紧温和地劝她先喝茶,吃枣,并请她上座,就和接待客人没什么区别。虽然很简朴,却格外温馨、热情。 农妇见毛泽东主席如此亲切随和,和蔼可亲,完全没有架子,一下子就放下了心中的防备,一五一十的把自己的情况都说了出来,说完嚎啕大哭。 毛泽东主席并没有因为她的无理取闹而生气,反而耐心的安慰她,叫她不用哭。 毛泽东主席安慰她道:“不要哭,他这么死了,我们也很难过。听说他是庄稼把式人,人很能干,这些我们边区政府在追悼他时是说明的。” 说完,他怕对方不信,又说:“中国老百姓,勤劳忠厚,我是湖南人,我家也种地,不过种的是水田,这里的地只长旱作物,陕北比湖南苦哟。” 这一句话,瞬间拉近了农妇和毛泽东主席的距离,她诧异地问道:“你也是种田人?” 毛泽东主席随即解释道:“这不假,我们共产党的干部、红军,种地种田的多啦,南方人你不晓得,陕北的刘志丹、谢子长,你听说过吧?” 刘志丹和谢子长陕甘宁根据地创建人,都是地地道道的陕北人,尤其是刘志丹,这个农妇还跟他一起说过话,可惜刘志丹已经在1936年不幸牺牲,否则由他来做工作,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说到这,农妇彻底相信毛泽东主席的话。她这才抬起头开始和毛泽东主席交谈,说着说着,她突然指着毛泽东主席的下巴,指着他标志性的大痣,问道:“你就是毛主席吧,俺村的老年人说这颗大瘊子是颗大福星哩。” 毛泽东主席不禁笑出了声,谦虚地回答道:“我只不过是可以多为受苦人,为打天下的红军革命者做些事情嘛。” 毛泽东主席这样的态度,怎么不令农妇感动?农妇又哭了,忏悔道:“我不好,我骂过政府,我犯了大罪,你就枪毙我…” 说完,噗通一声,她跪了下来。 毛泽东主席赶紧俯身扶她起来,情真意切地说道:“妹子,不用这样哟,我们不会枪毙你的,你不要害怕,究竟为啥骂政府,咱就像兄妹一样谈谈心里话。” 农妇终于道出了实情,原来她家有六口人,三个小孩,大的才10岁,小的才3岁,还有一个婆婆瘫痪在床。她丈夫是全家唯一的劳动力,是家里的顶梁柱。 她丈夫想打个好一点的窑洞给母亲住,可村里的干部就是不让,最后他卖了两只羊,买了酒,请村长吃饭,才走通关系,让他打了窑。 可没了两只羊,对他家是个很大的损失,他只能拼命干活。 结果又突遭不幸,她家遭遇灭顶之灾,村里的干部却不管她的死活,还要向她征粮,并且她反映她们那里20户人,还有4户和她一样因为实在太困难交不上粮。 原来,农妇真的是因为家里有困难,才会骂政府的,如果不是毛泽东主席循循善诱,又怎么能听到实情。 不听还好,一听这个,毛泽东主席就炸了。 这事虽然小,反映的问题却很多,每个都是他不能容忍的,每个都突破了他的底线,每个都让他怒火中烧。 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火,怒发冲冠,大吼一声,如雷贯耳。 这吼声,震得窑洞嗡嗡作响,据钱益民事后回忆,这是他见过的毛泽东主席少有的几次雷霆震怒,当时把身边人都给吓坏了。 毛泽东主席安慰农妇后,赶紧派人护送她回家。 四、事后处理。 农妇走后,毛泽东主席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很快命秘书将自己与农妇的交谈记录送到书记处,传阅给边区各领导。 而后,他亲自做了三条指示。 第一:“对农妇这样的困难户,要实行具体的特别的照顾。” 第二:“公粮问题,边区政府要做一次认真的调查研究,该免的免,该减的减!” 第三:“社会调查部要根据这次抓人甚至枉杀无辜做出深刻反省。” 不久,在毛泽东主席的建议下,边区政府专门研究减轻边区百姓负担的问题,最后决定,征收公粮由20万石,减为16万石,足足削减了20%,并且开始狠抓救济困难户、解决群众困难工作。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这年12月,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从法律、法规形式上明确规定: “定租依照当地减租法令或当地现行减租额给租,在未经分配土地区域一般减租率,不得低于二五(即25%),活租按原租房减25%-40%,出租人所得不得超过收货量的30%,土地副产物都归承租人,伙种按原租额减10%-20%,减租之后,出租人所得最多不得超过收货量的40%…出租人对所借粮食及窑房,不得收取利息及租金。” 最后,毛泽东主席又特意指出:“地租一般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到群众要求增高时,可以实行到四六分或到三七分,但不要超过此限度。” 这就是著名的“二五减租”运动,历史教材只宣传了这些法律、法规,却遗忘了毛泽东主席“怒发冲冠释农妇”的故事。 毛泽东主席的怒,恰恰提现了心怀百姓,对百姓的爱。 五、结语。 现在总有些人觉得老百姓无理取闹,斤斤计较,刻意刁难,总有些人觉得群众工作很难做。 可毛泽东主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心怀百姓,真心为百姓谋福利,百姓又怎么可能不支持你,不拥护你,不爱戴你? 只要你一心为民,再难的群众工作,也能抽丝剥茧,水到渠成。 纵观毛泽东主席和农妇整个交流过程,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热情温馨,真正和农妇站到了一起。 没有多说什么,却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农妇的信任,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做出了最好的决定。 毛泽东主席这样的态度和这样的方法恰恰是需要很多人反思和学习的。 至于一些端官架子的人,你再大还有毛泽东主席大吗?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伟大,为什么受人尊重,恰恰是因为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句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真正做出来的。 为人民服务也不是喊喊的,是而是要真正做出来的。 回顾这段历史,这件往事,确实发人深省。 最后节选毛泽东主席1944年9月8日的名文《为人民服务》结束此文。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