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朱自清在《春》里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新年新气象”,这是一句祝福,更应该是具体的行动。 过完年,是去年的结束,也是今年的开始。每个人都要奔赴幸福,但是不要一直负重前行,需要轻装上阵才行。 要懂得,“自强者自胜”。幸福的生活,就在前方,不管别人如何帮你,关键时候,还得靠你自己。 因此,我要建议你,把以下四种内耗,从生命里扔出去。 02 第一,扔掉精神内耗,保持心情愉悦。 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里写了这样一件事:贝多芬一直想要写一首关于月光的曲子,但是一直没有灵感。 有一天傍晚,贝多芬在莱茵河边散步,听到附近的茅屋里,有人弹奏他谱写的曲子。 走进茅屋,他才发现,这是一个很穷的家庭。他们想去音乐厅听贝多芬弹曲子,但是买不起门票。因此,家里的姑娘努力学习贝多芬的曲子,并弹给家人听。 贝多芬备受感动,坐在破旧的钢琴前,触动了琴键。忽然,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只有月光,柔柔地洒落在窗台上,涌进狭小的屋子。 《月光曲》从此诞生——在一个没有烛光的屋子里,却有了星辰和大海。 其实,现实中的贝多芬,和小说里的不愿意。他是一个耳朵失聪的人,但是用勇气去打败不公平的命运,最后赢得了尊重和成绩。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遭遇很多的挫折,然而可以打败你的,并不是挫折,而是你的精神内耗。 胡思乱想,会让你什么都想不通,还陷入迷茫之中,如果你什么都不想,那么你的精神会变得简单,灵魂变得干净,从而要做的事情,也会水到渠成。 能够成就一个人的,往往是某一刻的“顿悟”。而这样的顿悟,不是使劲想出来的,而是在简单的生活里,发现的。 过年之后,你一定要扔掉精神内耗,让自己轻松起来,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遭遇了多少不幸的事情,也不要计较了。都过去了,你还想什么呢? 03 第二,扔掉经济内耗,做好赚钱的准备。 一谈起兄弟姐妹的感情,我们就会想到,父母太偏心了,重男轻女,或者重女轻男,导致矛盾重重;因为某个人很富有,却不愿意帮助大家庭,导致大家都心生怨恨。 家庭矛盾,似乎都和金钱有关。 一家人,如何赚钱,不一定是一起去做点什么,而是要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各自去赚钱。到了年底,再汇聚在一起,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过后,你应该做好赚钱的计划,而不是盯着家庭的财富,计较父母给了多少钱,更不要想着身边的人,会给你很多的好处。 当你有了门路,能够在过年后,迅速进入赚钱的角色,那么经济内耗,自然就解除了。千万别总是犹豫,到了三月四月,还不知道要去哪里,要做什么。时光不等人啊。 04 第三,扔掉社交内耗,少依靠别人,多依靠自己。 逢年过节,难免要吃吃喝喝。 我是一个70后,在小时候,常常和父母去拜年。不管走到哪个亲戚家,都要吃顿饭,甚至要住一晚。 从大年初一开始,到初七的时候,还处于拜年的状态。父亲常常喝醉,然后歪歪扭扭地走回家。 有亲戚说,今年,他有好的项目,可以让大家都发财;有朋友说,今年,可以去某个地方,一起进厂打工,工资也不低。说了很多,但是到了元宵节之后,就不记得了,大家还是要回归到各自安好的状态。 不要把社交看得太重要了。 “亲戚就是亲戚,就是某个场合,必须到场的人”,虽然这句话,说得不近人情,但是很现实。 过年时,去亲戚朋友家走一圈,同时保持清醒——靠谁不如靠自己。 一开始,就抱着不依靠谁的想法,你自然就会减少社交,摆脱对别人的依赖。从而,你的社交内耗,就不见了,未来的路,会习惯独来独往,也铿锵有力。 05 第四,扔掉家庭内耗,学会感恩,互帮互助。 知乎里,网友“伊卡洛斯”说,他高考的时候,刚刚出成绩,爸爸就训斥了他几句,责怪他没有努力,成绩太差。 后来,他上大学了,读的是医学专业。但是因为情绪低落,爸爸说了一句:“你这样啊,到医院给人擦地,也不会要。” 他很委屈,认为爸爸太瞧不起人了,毕竟一路走来,他很努力了,在大学里,也能够拿到奖学金。 妈妈说,爸爸是爱他的,只是情绪控制不住。 《拐角处的父爱》里有这样一段话:“到了拐角处,爸爸果然像不经意似地回头看了我一眼,我心中所有的失望和不快顿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亲情,我的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是啊,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是缺少理解和好好沟通。 过年的日子,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有什么话,就说出来,有委屈,也可以哭出来。要明白,亲人之间,爱一定比仇怨更多。 家庭没有了内耗,就有了感恩和支持,往后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06 心理学家鲍尔斯特认为:“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大脑都会消耗心理的能量。” 新年开始,我们的力量是用来赚钱、养家、创业、学习的,而不是用来自我消耗的。 未来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没有内耗的家庭,和谐美满。 没有内耗的亲人,携手共进。 没有内耗的自己,超凡脱俗。 没有内耗的日子,阳光灿烂。 愿你我,多一分理智,多一点温暖,笑着走进春天。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