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稻盛和夫:一个领导值不值得追随,看这3点就够了(深度好文)

 清风斋 2022-02-04

点击加载图片

导读:

什么样的领导者值得追随?这是一个在管理领域百谈不厌的话题。

每个职场人,如果想有所发展,就一定要擦亮眼,选择对的领导,才华和努力才会有真正的输出结果。

什么样的领导才是对的领导?

本文中稻盛先生对这一点做了详细的描述,并从三个角度做了详细的解读:

一、真正的领导者有自信但不骄傲自大

当今时代,很多领导者混淆自信和自大的界限,错把自大当作了自信。

自信是一种在自我评价上的积极的思维方式,是对自身潜力发挥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领导者的自信会产生对团队成员的吸引力,把人才聚集起来。

而自大则是自以为是,眼里只有自己,在团队中产生排斥力,让人越离越远。

我曾说过,领导者必须时刻保持谦虚,切不可骄傲自大。

据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持有“自我中心”价值观的人,即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的人,会不断增多。但是,在“自我中心”价值观的人当中,只能产生“自我”与“自我”的冲突,需要团队间互相配合的工作就无法取得进展。

陶醉于自己的能力或微不足道的成功,骄傲自满,就得不到周围人的帮助,还会妨碍自己的成长。

为了形成团队合力,在和谐的气氛中有效地开展工作,必须意识到“有了大家才会有自己”,持续保持谦虚的态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一直强调“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才是学习上进的源泉。

中国古语中有“惟谦受福”的格言,意思是傲慢得不到好运和幸福,只有谦虚的人才会交上好运、获得幸福。说到谦虚,也许有人会感到没有面子,但这种想法不正确。

人,往往正因为没有内涵,才需要自吹自擂,借此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谦虚的人有时会被认为是傻瓜,其实觉得谦虚的人是傻瓜的人才是真正的傻瓜。

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如果稍微有点盈利就沾沾自喜,不知天高地厚,那么他们的企业就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如果失去谦虚之心,傲慢起来,那么好不容易才提升了收益、获得了发展的公司,转眼间就可能会出现赤字,面临破产。

所以,必须把保持谦虚的姿态这句话铭记在心。

前文有述,企业经营者必须使团队团结一致,统一方向,始终保持心心相印的和谐气氛,才能最有效地开展工作。

要养成这样良好的企业风气,领导者首先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只有领导者以身作则,下属才会跟着一起前进。

如果企业中的中层管理人员摆架子,高层领导者骄傲自满,那么团队配合就搞不好,形不成团队合力。

职位越高的人越应该谦虚谨慎,深入群众,向大家传递企业的理想,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此基础上,领导者还必须有比任何人都更加自信。对于这一点,我主张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

就是说,领导者在设定目标时,要设定现在自己“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目标,“我要在未来某个时点实现这个目标”,要下这样的决心。

然后,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来这个时点”实现既定的目标。

如果只用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判断决定“能做”还是“不能做”,那么,就不可能挑战新事业,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

“现在做不到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达成。”如果缺乏这种强烈的愿望,就无法开拓新领域,无法达成高目标。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这句话意味着“人具备无限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人的能力有无限伸展的可能。坚信这一点,面向未来,描绘自己人生的理想。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但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很轻率地下结论说:“我不行,做不到。”这是因为他们仅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

这就错了。因为人的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进步。

事实上,大家今天在做的工作,几年前来看,你也会想:“我不会做,我做不好,无法胜任。”

可是到了今天,你不是也觉得这个工作挺简单的?因为你已经驾轻就熟了。

人这种动物,在各个方面都会进步。“神”就是这么造人的——我们应该这么思考。

“因为我没有学过,没有知识,没有技术,所以我不行。”

说这话可不行,应该这样思考:因为我没有学过,所以我没有知识,没有技术。

但是,我有干劲、有信心,所以明年一定能行。而且就从这一瞬间开始,努力学习,获取知识,掌握技术。

将来密藏在我身上的能力一定能开花结果。我的能力一定能增长。

对人生抱着消极态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将以碌碌无为而告终,这么思考的人并不多。

但是,一旦面临困难的问题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说自己“不行”。绝对不要说“自己不行”这种话。

面对难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

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嫩激发下属的士气。

二、真正的领导者能啃硬骨头而不是爱捏软柿子

能打胜仗的领导绝对不是爱捏软柿子的人,他们往往是迎难而上,把每一个难关都看作走向成功的台阶,把一次困难都当做一次提升自我的挑战。

“挑战”这个词,听起来振奋人心,很有气概。但要成就新事业,就必须持有“无论如何都要干到底”的斗争心。

如果不是这样,只是把“挑战”这个词挂在嘴边,光打雷不下雨,那就不过是空话而已。

我认为,只有不管遭遇什么困难,都能顽强努力、坚决克服困难的人,才能从事挑战性的事业。

当各种形式的困难和压力向我们袭来时,我们往往会畏缩不前,或者改变当初的信念,妥协退让。

而战胜这样的困难和压力的能量,来源于当事人持有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心。“绝对不能输,一定要成功。”必须燃起这种激烈的斗志。

在京瓷内部经常说:“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这句话来源于我年轻时的经验。

我创办京瓷后不久,为了确保以后有饭可吃,就要不断去开拓新客户,经常上门推销。

但是,因为当时的京瓷既没有名气和信誉,又没有实绩,上门推销时,总是被冷淡拒绝。

我记得最为屈辱的一次经历是拜访某知名大型机电厂家。那个时候我真的是什么都不懂,一心只想见到对方真空管制造部门的技术人员,于是就突然上门拜访,结果门卫让我吃了闭门羹:“我们不接待没有预约的突然来访。”

但我不死心,拜访了很多次,最终好不容易见到了相关的技术人员。但这位技术人员毫不客气地拒绝我说:

“你根本不了解我们公司,我们是财阀系企业,只从同一财阀系列企业中采购陶瓷产品。像京瓷这样,既不属于同一财阀,又没有实绩、没有知名度的企业,突然来人推销,我们绝对不可能采购。”

包括这种财阀系企业间的采购限制在内,横亘在眼前的障碍怎么才能突破,当时的我根本没有头绪,同行的年轻销售员心情沮丧。

我想,作为领导,自己不能垂头丧气。于是我说道:“被拒绝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思考如何打开困难局面,正是我们的工作。”

一方面鼓励灰心失望的年轻销售员,另一方面这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

就是这样,不管遭遇什么困难,都决不放弃,坚韧不拔,不断拜访客户,努力获取订单。如果将这种努力做一个比喻的话,就是滴水穿石。

就是说,仅仅是一滴水的话,当然无法穿透岩石,但只要无止境地持续不断,哪怕是小小的水滴,也能洞穿岩石。

用这种强烈的意志不断挑战,最终必能杀出一条血路。

事实上,既没信用,又没实绩,也不属于任何财阀的京瓷,最终还是从前面说到的那家似乎不可能取得订单的公司那里拿到了订单。

除此之外,京瓷也拿到了其他大型电器公司的订单。

京瓷就是这样一家企业,用顽强的意志挑战困难的局面,获取被认为不可能取得的订单。

而且,不管订单的技术难度有多高,都拼命努力,全力争取在约定时间内交货。就这样不断开拓新客户,不断提升业绩。

这个时候,重要的是具备真正的勇气。

那么,为什么要有勇气呢?

这是因为,勇气是判断事物时所必需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经营企业时,如果能基于原理原则,以“什么才是正确的”这一基准进行判断,企业经营就能顺利开展。

在这种时候,需要的就是勇气,要用正确的方式贯彻正确的事情。

迄今为止,不管遭遇怎样的困局,我都会想:“以前的方法或许不行,但一定可以找到其他方法,杀出一条血路。”进而拼命思考打开困局的方法。

不管面对怎样严峻的、困难的状况,都要绞尽脑汁,思考一切条件,探索克服困难的具体方法。

要想挑战获得成功,必须像这样努力钻研创新,就是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秉持“不离不弃”的姿态。

所谓挑战,并不是单纯的勇气,也不止是坚韧不拔;也不是仅仅相信可能性就行。必须彻底地思考怎么做才能打开困难局面的具体方略。

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相信自己的可能性,决不放弃,坚韧不拔,持续思考,钻研创新,“这么做试试,那么做试试”,只有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能打开困难的局面,从而挑战获得成功。

三、真正的领导者珍惜团队而非利用团队

想在这个时代扎稳脚跟,组织绝非靠领导者一个的决心和他凡事躬身参与就行,而一定要依靠团队,这需要得到团队成员真正的信任,才会能够统一方向、形成合力。

领导与团队之间的相处,和人与人之间的道理是一样的,是否对人真心、是否真的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都能清晰且准确地感知到。

真正的领导者,是用良好的发展前景、做事的机会以及真心诚意爱护团队的方式来获得人心,在他的眼里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很宝贵,他对成员的珍惜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

1、关爱赢得信赖

经营者应该以身作则,带头努力工作,做好员工的榜样,同时做人表里如一,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经常回头看看,确认员工是否跟上了自己的步伐。

想要员工紧跟经营者,不仅需要员工信任经营者,还需要员工尊敬经营者。

而建立这种尊敬的纽带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平日的工作中重视同员工心与心之间的沟通。

因工作太忙而忽视与员工接触,经营者在无意间就会傲慢起来,甚至耍弄权力。因此,领导者利用一切机会,增加与员工的接触是很重要的。

不时与大家聚一聚,一起喝杯咖啡;走过他们身边时,说一句鼓励和慰劳的话。这些都很重要。

这些小小的、发自内心的挂念就能打动员工的心。这种基于关爱的接触与交流不断进行,持之以恒,公司内部就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配合协作的组织氛围。

经营需要“信赏必罚”。在严格要求的背后,经营者时时流露出对员工的温暖关怀之心,才能让员工愿意紧紧追随。

2、重视伙伴关系,全员参与经营

京瓷从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心心相印、互相信赖的伙伴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工作。

公司同事间的关系,不是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那种纵向的从属关系,基本上是横向的伙伴关系,是同志关系。

大家朝着一个目标一起行动,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团结奋斗。

不是通常那种基于权力或权威的上下级关系,而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这才带来了京瓷今日的发展。

合作伙伴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赖,才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在此基础上,京瓷非常重视“全员参与经营”。

普通企业往往采取“金字塔式”的经营模式——顶层是社长,社长下面是核心干部,核心干部下面是各组织的部长和科长,命令自上而下传达,各部门奉命行事。

但在创业初期,我就毅然决定,让公司仅有的28名员工共同参与经营。我当时缺乏经营企业的经验,既没有信心自己掌舵和拍板,也没有信心指导和率领全体员工,于是便在不安之中想出了这个办法。

可以说,我最初决定导入“全员参与经营”的动机并不光彩,它是我这个软弱的领导在不安之中找到的出路——“大家一起经营”“大家一起思考”。

如果员工按照上级的命令行事,往往会形成“上令下行”的模式。听命者只能奉命行事,既不会独立思考,也不会主动发现问题,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

换言之,这样的工作状态是机械的、无意识的。在执行命令时,并没有调用自己的想法和意识,而是把“完成上级指示”作为理由,放弃独立思维,以无目的、无意识的态度完成任务。

于是便形成了一种普遍消极的职场处世术——“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做;不用太努力,完成任务就好;不用太卖力,做到不挨骂的程度即可”。

与之相对,如果员工能够参与企业经营,心态就会截然不同。尤其当企业家对普通员工说:“我希望你和我一起思考经营方针。我一个人心里没底,所以想依靠你的智慧。”员工势必会受宠若惊。

“社长居然这么看得起我,那我可得努力思考,为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

要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当积极性被激发的瞬间,员工便会心生“自己也要主动思考”的念头,从而一改之前的消极态度——“这是上司的命令,哪怕自己不情愿,也不得不做好表面工作”。

即便没有上级的命令,也会积极地谋划及参与经营,努力实现自己的想法。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时,其对于经营事业本身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换言之,让员工参与经营,能够培养他们的使命感——“社长竟然找我商量事务,可见我是一个被器重的人。自己必须努力,不能辜负社长的期望”。

当每个人都通过参与经营得以实现自我,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团队的目标就能实现。

3、真情诉说

巧舌如簧的人往往玩弄辞藻。能说会道的人起初会给人好感,但如果你仔细听他的话,就会发现他的话像棉花糖一样,内容空洞。

“出口成章似乎就有说服力”,有人会产生这种错觉。但是,我感觉不到其中的任何魅力。与这种轻薄肤浅的人交流,我实在没有兴趣。

我希望年轻人不要模仿这种油腔滑调式的花言巧语。我倒是希望听到发自灵魂深处的真实声音,哪怕说得有点结结巴巴。

无论如何,拼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用发自内心的语言表达期待,这样就能打动人心,就能唤起对方的感动。

其中或许欠缺一点流畅和雄辩,但是,没有哪种技巧可以胜过这种真情流露。如果真的想让对方理解自己,就要与对方分享真情实感。

不需要那些天花乱坠的说话技巧,只需倾注全身全灵,真诚说话。真诚,让说话者和听话者心心相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