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帘飞小燕,娇燕入帘回,杜甫祖述前人作语

 老街味道 2022-02-06

前言

读仇兆鳌《杜诗详注》,看到杜甫《李盐铁》的第二首,其中有“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一联,化用自前朝诗人的魏澹“出帘飞小燕,映户落残花。”

而这两句诗,又被陆游化用为“杨花穿户入,燕子避帘低。”

可见杜甫作诗,出处有来历,又如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说的:

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

一、处处有来历的杜甫

古人学习前人经史子集,从中获取养料,用于自己的诗文之中。因此杜甫有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清朝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此言比较偏颇。

不过,看多了唐诗以后会发现,熟读魏晋六朝诗,作诗自然有古意,因此唐朝人作诗,经常从魏晋南北朝诗中摘句化用。

杜甫就是其中的一位。例如这首《李盐铁·其二》: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杂花分户映,娇燕入檐回。
一见能倾座,虚怀只爱才。盐车虽绊骥,名是汉庭来。

大抵可以看作,把前朝诗人的句子拿来,打散重新组合,成为自己的作品。

华馆春风起。华馆之风,出自建安七子之一刘帧《公燕诗》诗:“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春风起,出自曹植的《感婚赋》:春风起兮萧条。另东汉宋子侯《董娇饶诗》云:春风南北起。

高城烟雾开,高城、烟雾,可以说没有用典,是前朝诗人常见的词语。例如“建安七子”之一陈琳《诗》:翱翔戏长流,逍遥登高城。鲍照诗:“徘徊烟雾里、连山眇烟雾、永与烟雾并。”

一见能倾座,南朝江淹《谣》:愿一见兮道我意,千里远兮长路难。《司马相如传》:“一座尽倾。”

虚怀只爱才, 东晋王胡之《赠庾翼诗》废我处冲,虚怀无假。南朝宋 · 鲍照《代放歌行》: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

盐车虽绊骥,《战国策》:“骐骥驾盐车,上吴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诗:“绊骥犹千里,垂鹏更九飞。”
名是汉庭来,《史记传论》:“垂名汉庭。”汉朝有盐铁使,故曰“汉庭来”。意思是您(李盐铁)像被盐车所累的骐骥一样,暂时怀才不遇,但毕竟是来自汉庭的天马,总有飞黄腾达的时候。

整首诗中的词语,基本来自前朝不同诗文中的词语,杜甫重新组合成句。不过颔联比较特殊,而是把前朝诗句进行了化用。

二、颔联的出处

历经北齐、北周、隋三朝为官的魏澹,具体生卒年不详。他在北齐做官时,参与撰写国史。入隋后,注释过《庾信集》,重修过《魏史》。

魏澹有《初夏应诏诗》:

虽度芳春节,物色尚馀华。

出帘飞小燕,映户落残花。

舞衫飘细縠,歌扇掩轻纱。

兰房本宜夜,不畏日光斜。

其中颔联为:出帘飞小燕,映户落残花。比较一下杜甫的颔联:杂花分户映,娇燕入檐回。

魏澹历经三朝,这首诗具体作于哪个时代搞不清楚。不过,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早期五律的雏形。具备永明体五言诗的特点。

基本使用律句,但是没有黏连的习惯,因此每一联都是失黏的。除了第一联,后面三联虽然有变格,但都基于同样的句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一联则有失对的情况:中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而杜甫的五律,则是标准的五言律诗了。

三、陆游的化用

杜甫的这句诗,化用了魏澹诗句,而南宋诗人陆游,则是在杜甫诗句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化用。

陆游《幽栖》诗云:

何处是幽栖,城南路少西。

杨花穿户入,燕子避帘低。

棋局聊相对,茶炉亦自携。

溪头云易合,晚雨又成泥。

三首诗的颔联可以比较一下:

魏澹诗云:出帘飞小燕,映户落残花。

杜甫诗云: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陆游诗云:杨花穿户入,燕子避帘低。

结束语

诗人的化用,是诗家常用手段之一。古人称之为祖述,祖述有新诗强于旧诗的,所谓点铁成金。当然也有新诗不如旧诗的化用,被人讥讽为点金为铁。

您觉得魏澹、杜甫、陆游的这三联诗句,谁的最好呢?

@老街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