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要不要鼓励孩子竞选班干部?

 往好的看 2022-02-06

如果你是小学生家长,有一件事可能会困扰你好几年:我们家孩子,要不要当班干部?

或者这个问题应该再精确一些:我们家孩子,要不要争取一下,去当个班干部呢?

可是你心里想的那个“当班干部”,和孩子想的,是一回事吗?

图片

家长对孩子当班干部这件事,大致上会有三种意见:

1、孩子在班里有个“一官半职”,是老师和同学对他能力的认可,证明孩子在班里还算优秀,人缘应该也不错,所以当班干部还挺好;

2、孩子当班干部,比如什么课代表之类的,主要就是帮老师收发作业,帮老师监督同学的学习情况,这个活儿对孩子自己其实帮助不大,而且难免会占用掉一些时间;

3、班干部也分是什么级别,比如三年级之后,就可以冲击一下大队委了,到了这种级别,以后对孩子升学总是会有点实际的作用。

图片

这三种思路,哪一种你觉得最合适?听起来好像第一种最温和,第二种比较消极,第三种又太功利,是这样吗?其实出发点都有点问题。

这几种思路反映的其实是家长们的同一种思维盲区:“当班干部好不好”这个问题,一定会有个成年人视角的答案,一定有是或非的选项。

比如家长问自己孩子,“你愿意当班干部吗”,家长问的是一个意愿问题,可是这件事的本质是孩子和家长的认知差异,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也不一样。

一二年级的孩子,他们并不真的理解什么是班干部,他们大部分会出于新鲜好玩而回答“愿意当”。一二年级的孩子会一知半解的把这个当做一件光荣的事,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了,而且好像还能管管别的同学,又或者在竞选的过程中,当选意味着被同伴认可了,这是一种对学校人际关系的初体验。

到了三四年级,要么这孩子已经当过班干部,最起码也见过同学当班干部是什么样,他们会开始评估,我当班干部,对自己构建人际关系,以及在同学心目中建立一种好的形象,到底有没有帮助。

再到五六年级,孩子的性格特点和自我意识已经越来越明显了,他们会更加从客观的、多维的角度来综合判断这件事,当一些孩子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他们也开始知道要有所取舍。

所以家长和孩子,在“要不要当班干部”这件事上,思考的路径并不相同:

成年人会直奔结果而去,会从一个抽象的原理出发,去“想当然”的分析利弊;孩子则从懵懂到逐渐清晰,对“班干部”这个概念有了沉浸式的体验,他的周围是一群活生生的同学和老师,可能其他任何一个人的一个表述和做法,都会影响孩子的判断。

所以想回答“要不要当班干部”,做家长的应该回到源头:我们要搞清楚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到底如何理解他和周围人的关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再来对孩子做必要的引导。

图片

我们可以引导什么呢?我们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帮助孩子理解当班干部的意义。

无论是大队长还是小组长,这个职务本身一定是能锻炼到孩子的领导力,而领导力绝不是当官,不是让你去体验权力的味道,不是去管别人,而是帮助、服务其他同学,最终使得你所负责的那个集体更好。

图片

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如果你的孩子想去竞选班干部,那不妨让他列一个清单,帮助他梳理清楚这件事的意义,比如:

1、我在哪些方面真的能够以身作则,能够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

2、我现在的能力可以帮助老师和同学做点什么,做的这个事要越具体越好;

3、我如何处理老师、同学和自己的关系,当三者出现矛盾的时候,我可以怎么办;

4、我可以向我服务的这些同学学习什么,来弥补自己的弱项;

5、当我真的当选班干部,哪些事情以前可以做,当选以后就不能做。

如果你帮孩子进行这样的梳理之后,孩子能够大致回答这些问题,并且依然想去参加竞选,那你应该大力支持他,你可以帮他把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转化成一份真情实感的竞选演讲稿。

这个流程对孩子来说,在今后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应用的场景,并不局限于竞选班干部,也就是说,当我们想去(或不想去)做一件事,我们应该习惯于列出问题清单,然后在逐一解答后再对整件事做一个评估,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接下来,比如说孩子真的当选了,家长能接着做什么呢?我们可以观察他这个班干部当得究竟怎么样。

第一个观察点,我们可以叫多任务处理能力。

实际上从你当上班干部的那一刻起,那相比起之前只需要搞好自己的学习,你就已经处在“多任务”的状态中了。

可是现在,你每一次履行班干部职责的那件事,可能本身也是多任务模式。比如你是中队长这种级别了,老师让你组织一次主题班会,那你就需要召集其他所有班干部来一次任务分解和分工;比如你是课代表,你除了收发作业,甚至还肩负着提升大家对这门课兴趣的重任,这件事本身就是个复杂工作。

通过观察或许你会发现,你们家孩子可能还无法处理多任务模式,或许他的特点恰恰是专注于一件事。通过让孩子当班干部,发现孩子不擅长什么,这本身也是极其重要的收获。

第二个观察点,就是反思能力。

比如孩子刚刚完成了一个班级任务,你可以问问孩子现在感受如何?如果再来一次,哪个地方还能做的更好?这个复盘的过程,家长完全可以给孩子打个样,比如你在工作单位一定有各种成功或失败的经历,父母如何面对批评面对失败,如何与上级和团队沟通,这些都是孩子的学习素材。

另外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反思,是学会感恩。这个相比复盘任务,更需要父母的刻意培养。

比如孩子这次成功了,你可以问他:在这个活动中,哪些人帮助过你?是怎样帮助你的?你打算怎么感谢他们?又或者孩子因为失败而沮丧,你可以问他:有没有特别支持你的同学或者老师?

尤其是这种失败的经历,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可以坚持的力量,让他明白周围还有一些人在无条件的支持他,这个很重要。

图片

如果说刚才这些是分析当选之后的事,那么比这个还重要的,是培养一个懂得当好群众的孩子。

班干部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当然也是越重要的角色人越少,如果你的孩子去竞选,那就应该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落选的结果。

班干部可能存在一个马太效应,比如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可能就是小干部,那他得到的锻炼机会就更多,锻炼机会多,表现越受老师喜欢,他继续担任班干部的概率也就越大,他可能一路上来都是班干部,那难免优越感会比较强。

但是,这个逻辑一旦中断了,孩子就有可能心态失衡。可是真实的世界本来就如此,进入社会进入职场,没有人能保证一直是领导,你唯一不会变的身份,反而是“团队中的一员”。

如果一个孩子从来就没有培养过当群众的心态,怎么能学会和别人合作?怎么能给团队做贡献?这在以后会带来大问题。

那我们应该怎样培养“群众意识”呢?大概可以总结三个方法:

第一,让孩子体验不同场景下的各种角色。

你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或者班级的活动,比如典礼、班会、运动会等等,让他在这些场景下,学会如何为别人的表现喝彩,学会安静的欣赏别人的表演,学会在没人关注到自己的时候保持自律。

当他的体验越丰富,他就越能明白如何扮演一个团队中的“一块砖”,他会懂得其实团队里的大多数人都是这个身份。你如果连“一块砖”的属性有哪些都弄不明白,你怎么能做那个把砖砌到一起的人?

图片

第二,提醒孩子,不是必须当班干部才能为同学服务。

这种意识也是需要家长去点拨的,比如你可以问,“今天有没有帮到哪个同学”,“帮助到同学你感受如何”,“你们班的班干部怎么评价你的这次帮助”,“你觉得还有什么事情是你可以帮到大家的”。

这些问题的关键词都是同一个,就是“服务”(帮助),如果在班集体有一颗服务同学的心,那么是不是班干部并不重要,而这样的品格,在日后一定会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第三,和孩子约定一个大致的任期,然后主动退位。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已经是一个班干部了,那不妨和他商量一下,一起确定一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到来之前,让孩子尽可能的帮助到同学,然后时间到了主动退下来当群众。这样的角色切换,能让孩子在真实的落差中学会换位思考。

所以回到前面我们讲的,无论孩子当不当班干部,重要的都是体验本身,而不是这件事能直接带来什么好的或坏的结果。

让孩子在学校里尽可能多的体验和尝试,经历各种身份下的成功和挫折,学会坚持、取舍和放弃,有过这样的体验,我们才不至于在学校里除了学习一无所获。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