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放牛娃到“最高科学家”,韩国“民族英雄”黄禹锡是如何跌落神坛的?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2022-02-06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主讲:三喵先生

◎ 策划:瑞鹤

◎ 责编:马戏团长

◎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行为,请在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前一阵子,美国爆出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美国硅谷有个所谓的“女版乔布斯”伊丽莎白·霍姆斯被定罪了。

◎ 相关新闻截图

她前些年声称,自己鼓捣出了一系列新技术,可以滴血验癌,如果她这些技术是真的,那这无疑是人类医学的一大步,当时很多大佬,包括现在的美国总统拜登,都给她站过台。

◎ 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也给“女版乔布斯”站过台

但很可惜,“女版乔布斯”的吹嘘最后被证明是骗局,她自己也在2022年1月被定罪,最高可以被判处20年监禁。不管她今后的生活如何,她的人设算是彻底崩塌,说是社死也不为过。

按理说这种滴血验癌,算是高精尖的科学研究范畴,这事业应该很严谨吧,怎么就冒出来个学术骗子啊?其实,这事儿在历史上真不新鲜,别的不说,就在21世纪初,就有一个名叫黄禹锡的韩国科学家,因为搞了个大新闻而一度风光无两,后来,也因为学术诈骗而身败名裂。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太阳底下无新事,大抵如此。

◎ 放牛娃的逆袭

黄禹锡出生于1952年,5岁父亲就死了,家中一贫如洗,仅靠母亲一人含辛茹苦,拉扯六个孩子。为了补贴家庭,年幼的黄禹锡开始替人放牛,放着放着,他就有了当兽医的想法。

兽医也得要文凭,于是,在放牛之余,黄禹锡刻苦读书,终于考上了首尔大学兽医系,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算是实现了贫困家庭的逆袭。

本来黄禹锡已经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成功,但谁叫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呢?世纪之交,各种生物学的突破性发现是层出不穷,比如1997年克隆羊多莉问世,一时间克隆技术成了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

◎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近水楼台先得月,学兽医出道的黄禹锡迅速地跟进,没过多久就鼓捣出了克隆奶牛,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世界第五头,韩国第一头克隆奶牛。

在当时,韩国的经济发展迅猛,民族自尊心也急剧膨胀,韩国媒体非常急切地想找到当代的韩国英雄,而出身贫苦,努力科研,紧跟世界先进潮流,为国争光的黄教授,不就是完美的爱豆偶像么?

与此同时,在科研之余,黄教授对媒体曝光来者不拒,他还特别没忘记自己的人设,在媒体面前侃侃而谈,尤其强调自己过过苦日子,一点不忘放牛娃的初心,一心想给农民提供最好的牛,这简直太符合韩国人的价值观了,他不火谁火?

经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黄禹锡一时间成了韩国家喻户晓的大科学家,黄教授的名头在韩国国内,甚至盖过了在世界杯上引起巨大争议的韩国足球队,成了当时的韩国第一优质国民偶像,优质到什么程度,甚至时任总统卢武铉都亲自去他的实验室参观,并称赞黄教授的研究超越了科学,达到了魔法的境界。

◎ 搞了个大新闻

有了曝光度和名人站台,黄教授的研究也迅速高歌猛进。那几年疯牛病肆虐世界,黄禹锡在2004年宣布,自己搞出了能抵御疯牛病的品种,在国际上为韩国挣足了面子。

◎ 从某种程度上讲,韩国人在国际上“扬名立万”的需求算是刚需,2002年世界杯发生了什么,大家懂的都懂

不过,再怎么样,黄教授也只是和牛打交道,媒体的热度迟早也会过去。想要再次站在聚光灯前,那就不能光盯着牛了,必须要对人动脑子。这点聪明,黄禹锡还是有的。克隆牛都搞定了,克隆人那还不是下一步的计划么?对于媒体和大众的期望,黄教授理解的比一般人都快,他也想着搞个克隆人的技术,弄个大新闻,再次轰动世界。

◎ 国民优质偶像黄禹锡

在2004年,黄禹锡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上发了篇文章,说自己团队用克隆技术搞定了人类胚胎干细胞,具体的学术细节咱就不展开了,总之,过去这种克隆技术一直没有突破,主要有几个瓶颈,一个是技术的确复杂,另一个就是伦理问题。

但黄禹锡那是谁啊,人家可是韩国创造奇迹的科学家,全体国民和韩国政府都是鼎力支持的,他一个人经手的研究经费最多可达3000万美元,至于伦理问题,大韩民国有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嘛,这点小事儿自然不值一提,impossible is nothing,创造奇迹的黄禹锡,果然造了个大新闻。

消息一出,黄禹锡算是迎来了人生巅峰。针对克隆人的伦理问题,他甚至隔空喊话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表示生物实验的伦理需要修改,真的是“敢问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了,非常豪迈。

◎ 谈笑风生的黄教授

◎ 中国媒体对黄教授的先进事迹也进行了充分报道,标题也充分抓住了读者的眼球“放牛娃”“克隆先锋”

与此同时,黄禹锡趁热打铁,发表第二篇论文,优化实验细节,并很知趣地把自己的实验方法命名为“韩国金属筷子法”,这让韩国民众特别受用,所有韩国人都认为他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 2005年,全球首只克隆狗的诞生让黄禹锡名声大振。

2005年8月3日,黄禹锡团队成功完成了狗克隆技术。在3000多颗受精卵中,有三颗成功长成胚胎,并有一只狗出生,起名史纳比(SNUBBY)。此后,黄成了韩国民族英雄,头像上了邮票,被韩国科技部授予“最高科学家”的称号。虽然这个称号有点中二,但是却完美的体现了黄禹锡在韩国的地位。

黄教授在韩国的地位有多高呢?举个例子,大韩航空这么多年来一直是韩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也是亚洲最具规模的航空公司之一,而当时的黄禹锡乘坐大韩航空的飞机却一分钱都不用掏。因为当年的大韩航空以黄禹锡乘坐他们的飞机为荣。

这地位,待遇,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应该可以说是无人能敌了吧?

◎ 在当年,这样的服务是黄教授可以随时免费获得的

毫无疑问,2005年的黄禹锡,就是韩国最闪耀的明星,在这一刻,他代表了全体韩国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 偶像坠落

但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惨。国民偶像黄禹锡,终究还是迎来了人设崩塌的时刻,而且报应来得非常快。

首先是他实验室的女助手站了出来,说黄禹锡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用了她们的卵细胞。这事儿听起来挺恶心,而且,生物学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你的生物样品不能是来自实验室人员身体上的,黄教授面对指控,保持沉默,他也知道,凭着自己在韩国的地位,几个女助手说自己有不名誉的实验手段,这还撼动不了它的地位,只要自己克隆技术没得说,他还是韩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但是,偏偏就在这节骨眼上,他的论文被发现出问题了。按理说,一个科学发现被公布,后来的学者按照同样的方式,该能重复出原来的实验,但黄禹锡的实验没办法重现,这就有问题了。

后来,美国的科学家们经过调查发现,黄禹锡提交论文的材料“怎么有几张照片像是伪造的啊”。

《科学》杂志编委坐不住了,毕竟是学术界头牌的期刊,脸还是要的,顺着这个线索彻查,美国人可不管黄禹锡是不是韩国民族英雄,调查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黄教授在《科学》杂志上的两篇投稿,肯定牵涉到学术造假。当这个消息被公布出来,韩国政府也坐不住了。这会儿你再维护黄禹锡,那不就是作死么?

于是,民族英雄一夜之间跌下神坛。

2005年11月,在巨大的压力下,黄禹锡辞去了首尔大学的一切公职。这还没完,之前给你的那么多金钱,总得说清楚吧,2006年1月,韩国警方搜查了黄禹锡的住所和实验室,扣押了他的所有资料,并冻结了他的所有账户。一查不要紧,黄禹锡挪用了五亿多韩元的经费,加上别的林林总总,他和他的小伙伴侵吞的研究经费有三十亿韩元,相当于几百万美元。

◎ 谈笑风生的黄教授黄禹锡凭借着学术造假,算是成功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

学术造假,伦理问题,贪污腐败,这下子,曾经的韩国国民英雄黄禹锡成了个五毒俱全的恶人。

2009年,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判处黄禹锡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这就是所谓“大韩民国的英雄”的下场。当然,出狱之后,黄禹锡还是偶尔活跃,比如有报道说他想跟俄罗斯黑手党做交易,去买猛犸象的尸体去玩克隆啥的,但不论如何,他作为职业科学家的历史,就此画上了句号。

黄禹锡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科学的严谨和规矩,他能不知道么?但他为什么这么干呢,科学家说穿了也是人,普通人的七情六欲,科学家怎么能没有呢?一方面,现在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一旦取得突破,就真的是发大财出大名,另一方面,科学的门槛很高,圈子就那么小,同行评审的种种机制,也有待完善,这就让一些人利令智昏,走上了学术造假的道路。

过去的黄禹锡栽了大跟头,现在的这位女版乔布斯也是如此,正所谓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