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系列①:皇家军械库与馆藏顶级瑰宝(上)从马面甲到护颈盔

 郎中骑 2022-02-07

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核心内容提要

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收藏了英国皇家军械库的大部分藏品,系统展示了英国皇家武器的精华,称得上全英国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展览设施最为现代化的专业武器博物馆。本文作者退休警官陈传生曾为我们奉献了多系列寻访世界各国武器博物馆的文章,本次,他两赴英伦,四度采拍,收集了大量图片和资料,为我们展现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的瑰宝收藏……本系列文章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皇家军械库与馆藏顶级瑰宝、战争武器、比武武器、狩猎武器、自卫武器、东方武器。本文为第一部分内容——

博物馆入口及军械广场

皇家军械库的前世今生

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Royal Armouries Museum, Leeds)位于英国第三大城市利兹市克拉伦斯运河码头的东侧,乘火车从伦敦出发抵达利兹,需要2个小时的车程,乘火车从利物浦出发30多分钟即可到达。从利兹火车站步行到博物馆,只需10分钟左右的时间。

该博物馆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德里克·沃克(Derek Walker)和布鲁·哈伯德(Buro Happold)监造事务所联合设计,由建筑商阿尔弗莱德·麦卡皮恩(Alfred Mcalpine)承建,总投资4250万英镑。1994年9月22日,英国皇室肯特公爵(女王的堂弟)为博物馆建设工程举行开工奠基仪式,1996年3月15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为博物馆开馆揭幕。与大多数英国国家博物馆一样,这里自2000年以后便免费向公众开放。

这是一座内部设施非常先进、展陈方式十分新颖的现代化博物馆,主体建筑是灰褐色外墙的五层楼房,展厅天花板的高度可以保证藏品中最长的武器能够垂直展示。常设展分为战争、比武、狩猎、自卫、东方5个专题,共展出5000余件馆藏精品。

博物馆两侧外墙的石碑,其为来自伦敦塔的塔石,意在铭记博物馆的历史渊源,表示该博物馆军械展品来源归属于伦敦皇家军械库

建筑物北端是一个被称为“钢铁大厅”(Hall of Steel)的八边形塔楼,塔楼为钢架结构玻璃幕墙,高出主体建筑三层以上。塔楼楼梯井内壁悬挂了2500件17~19世纪的盔甲兵器展品,这些展品按照类型和年代顺序被排列成多种几何形图案,游客可以沿着旋转楼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观赏,无论平视、仰视、俯视,其场面都十分壮观。据介绍,这种以几何图形展示武器盔甲的时尚可以追溯到17世纪晚期,在伦敦塔、温莎城堡及汉普顿宫里都可以看到这种陈列方式,博物馆塔楼的设计和展品陈列方式便继承延续了这种古老的传统。

博物馆南侧宽阔的广场被称为军械广场,露天陈列了10余门19世纪前的火炮。博物馆西侧外墙上有3块石碑,其中两块石碑分别记录了肯特公爵为博物馆开工奠基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博物馆开馆揭幕的日期,另一块石碑上镶嵌了一块来自伦敦塔的正方形砖石,意在铭记博物馆的历史渊源,表示该博物馆军械展品来源、归属于伦敦塔皇家军械库。

伦敦塔(白塔)皇家军械库。原军械库中的盔甲武器大多收藏在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中

伦敦塔皇家军械库的历史可上溯至15世纪。它最初是英国国王设立的负责制造、存储和管理皇家盔甲与武器的部门。后来,军械库将一些制造精良、高度装饰的盔甲和武器陈列在特制的展览橱窗里,供来访的贵宾参观。这种对外展示炫耀盔甲、武器的做法,从中世纪开始就在欧洲皇室和诸侯中形成了传统,英国皇室自然也不例外。伦敦塔皇家军械库最早对外展出记录始于1545年,从那时起军械库实质上就有了武器博物馆的功能。

到了近现代,伦敦塔军械库收藏的武器越来越多,达到完全饱和的程度。进入199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与英国皇室开始寻求解决途径,最终决定有计划地将伦敦塔军械库的藏品分拨出去,以减轻伦敦塔的压力。1995年,他们首先将一部分大型火炮转移到了英国东南部城市汉普郡的纳尔逊堡博物馆里收藏,1996年,又将军械库大部分藏品转移到新建成的利兹博物馆。伦敦塔军械库则保留了小部分藏品,分别放置在其皇家盔甲馆、古代兵器馆和皇家燧发枪军团历史博物馆里展出。2004年,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利兹市的友好城市)弗雷泽历史博物馆达成协议,将一部分展品,特别是与美国独立战争历史相关的藏品,送往该博物馆永久展出,使弗雷泽历史博物馆成为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惟一的海外分馆。至此,英国皇家军械库的盔甲武器藏品,便分藏在以上4个地方,其中利兹博物馆藏品数量最多,大多数珍稀文物也集中于此。

博物馆被称为“钢铁大厅”的八边形塔楼,其为钢架结构玻璃幕墙

在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珍藏的文物中,有10件展品被博物馆列为顶级瑰宝,它们分散在各个专题馆里,本文首先将这些展品单列出来,集中作一介绍。


1

顶级瑰宝之一

巴其内头盔

巴其内(Bacinet)头盔,特指欧洲14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带有护颈锁甲的尖顶头盔,其早期版本没有面罩,而是戴在一个更大的头盔里面,因此也被称为中头盔(头盔中的头盔),14世纪后期,头盔上增加了活动面罩,因盔壳的尖顶造型和凸出的“鼻子”(活动面罩),被俗称为“狗头盔”或“猪嘴盔”,这种头盔在1380~1420年英法战争期间,特别是阿金库尔战役中被双方军队广泛使用。

巴其内头盔,产于北意大利,约1390年,其被列为博物馆的1号瑰宝

馆内展出的这件巴其内头盔,产于北意大利,可能是米兰地区,年代约1390年。其盔体采用一整块钢板锻造而成,下沿带有黄铜镶边装饰。与头盔相连的还有一段锁子甲,主要用于颈部和双肩部的防护。头盔质量为7.0kg,锁子甲质量为9.98kg。该展品被放置在二楼“中世纪战争”展区一个单独的玻璃展柜内展出。

这件头盔被列为博物馆的1号瑰宝,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和保存得十分完好,还因为它有着比较特殊的来历。头盔的捐赠人是阿奇伯德·莱尔(Archibald Lyle)爵士,他将这件精心珍藏的宝物捐赠给皇家军械库,以纪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勇献身的两个儿子。他的一个儿子I.A.de.H.莱尔,1942年10月在阿拉曼战场上不幸牺牲,时任苏格兰高地警卫团上尉;另一个儿子是皇家炮兵团79苏格兰骑兵营的R.A.莱尔少校,1944年6月在诺曼底战役中牺牲。为了表达对捐赠者的敬意,博物馆也将该头盔称为“莱尔盔”。

2

顶级瑰宝之二

沃里克马面甲

沃里克马面甲(Wanwick shaffron),产地英格兰,年代约1400年。虽然看起来它的尺寸较大,似乎是一匹巨型战马的护甲,不过根据上面的铆钉可以判断出,盔甲里面带有厚实的皮革和纺织品底衬,因此增大了体积。盔甲上有若干大小不等的孔洞,用以保证战马的视听和呼吸,可惜护耳部分没有保存下来。盔甲某些部位还留有遭到武器击打的痕迹,中脊上的一道裂口可能来自剑或战斧的攻击,一个小的方孔可能是箭矢穿透的痕迹,这些痕迹表明它确在战争中被使用过。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中世纪欧洲战马的头部盔甲,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17世纪以前它一直保存在英格兰沃里克城堡里,因此博物馆将其命名为“沃里克马面甲”。

沃里克马面甲,产地英格兰,约1400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中世纪欧洲战马的头部盔甲,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马面甲是战马盔甲最重要的部件,主要作用是保护马的头部,在两军对垒发起进攻的时候,马头总是冲在最前面,因此也最容易受到伤害。不过在敌对双方骑马交战的过程中,作为骑士一般都不会刻意攻击和伤害对方的战马,因为伤害战马被认为是有悖骑士精神和行为准则的举动,他们更为在意的是俘获对方的战马,只有俘获战马才具有更重要的价值。然而战斗中,战马盔甲很容易被敌方弓箭手发射的箭矢伤害,战马盔甲的作用更多的是防御箭矢。战马的防护材料,最初是布料和皮革,而后发展到锁子甲,再后来为钢铁板甲,这与人体盔甲的发展历程是相同的。

最早保存这件马面甲的沃里克城堡,又称为华威城堡,在英伦岛内,这座城堡与伦敦塔和爱丁堡一样具有声名显赫的地位。它原本是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在位时间1066~1087年)于1068年建立的一处军事要塞,14世纪以后,经过不断改建而成为豪门贵族的庄园宅邸,曾先后有42位公爵、伯爵在此居住。这里曾演绎了许许多多有关英国皇室相互争斗的爱恨情仇和抵御侵略的故事,同时也收藏了许多英国皇室著名人物的盔甲武器,其中一个巨型的粥钵,被认为是传说中的著名骑士沃里克的盖的遗物,沃里克的盖的英雄事迹13~17世纪在英格兰广为流传,在英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收录了许多有关他的传奇故事,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梁实秋编著的《英国文学史》中,就收录了一篇描写沃里克的盖的英国文学作品(译为《瓦里克的盖》)。沃里克城堡收藏的这件马面甲属于沃里克伯爵理查德·博尚(Richard Beauchamp 1382~1439年),博尚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官和长枪格斗专家,1403年追随英王亨利四世在什鲁斯波利战役(兰开斯特王朝与诺森伯兰郡反叛军队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之后被封为嘉德骑士团成员,1413年在英王亨利五世加冕礼上担任皇家总管大臣,1431年参加了处死圣女贞德的审判,被认为是英国中世纪最杰出的骑士之一,博物馆中还展出了他的佩剑和盔甲模型。

3

顶级瑰宝之三

哥特盔甲

哥特盔甲(Gothic armour),是指15世纪后期出现的、带有同时期哥特式设计风格的盔甲,被认为是中世纪盔甲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主要特点是设计制作精细而简洁,各个组合部件一般都带有精美的凹线和带尖的、扇形的边缘,突显出典型的哥特式风格,因此被命名为哥特盔甲。

博物馆展出的哥特式盔甲,是一套人、马盔甲的完美组合,制作年代为15世纪后期,产地德国。该件展品被放置在二楼“战争武器馆”的一组盔甲组合中展出,形象逼真而生动。

哥特盔甲(人、马盔甲组合),产地德国,制作年代为15世纪后期,其中马盔甲是迄今世界上仅存的5套中世纪德国式马盔甲中的一套,弥足珍贵

展品中人的盔甲是由同时期、相同风格的若干盔甲部件组合而成的,其中头盔上带有制作者的铭文,作者是因斯布鲁克著名盔甲工匠克里斯蒂安·特雷茨。胸甲和护腿甲上也带有制作者的铭文,但如今已难以辨认。盔甲的很多部件经过了修缮,马刺和武器为现代复制品。马盔甲的各个部件均为原配,其是为安哈尔特·科滕亲王瓦尔德马六世(1474~1508年)制造的,是迄今世界上仅存的5套中世纪德国式马盔甲中的一套,弥足珍贵。组合展品中马头的部分防护件是修复过的,马鞍、马镫等马具配件用纤维织物和皮革等材料进行了填补修复。

(本文发表于《轻兵器》2018年第8期,公众号文有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