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来稿选刊] 长满故事的篱笆栏 \ 乔镜伊

 扬美文化 2022-02-07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刊发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深圳文

学杯”第六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稿

长满故事的篱笆栏

乔镜伊江苏省泗洪县

 

似锦的繁花争先恐后地簇拥在一起,彼此推搡着将娇艳的花蕾探出被挤的若隐若现的篱笆栏。我凝神默视着缀满鲜花的、小巧精致的篱笆栏,思绪不自禁回到了从前。

十几年前,我随父母住在乡下的外婆家。那时,周边的邻里都未搬迁;那时,广阔的田野上常常回荡着我与伙伴们的欢笑;那时的老屋,仍旧是我们的老屋;那时的屋前还伫立着一圈挺拔的篱笆栏。

那时的我爱和邻家的伙伴们玩一种叫作“捉人”的游戏,就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儿,圈外面的人没办法“抓住”圈内的人。后来,由于外婆的屋前有一个格外大的院子,我们便把外婆的院子当作了安全的“圈”。我是不满足的,我羡慕邻门阿哥家前有一排小小的篱笆栏,躲进栏内似乎更有安全感,于是我便央求外婆也给我弄一个,虽然我并不明白立起一圈结实的篱笆栏,需要投入多少的时间与精力,在我的软磨硬泡下,我如愿以偿。

乡间鸡犬相闻,院有黄发垂鬓。在纯粹的暖阳的照耀下,新立的篱笆栏似乎也与我们一同怡然自乐。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一些,学着老一辈人的样子围着篱笆栏忙碌起来——他们在栏外的田间耕种庄稼,我坐在栏内顽皮地照料长在篱笆栏上的喇叭花。阳光、鲜花、田野、篱笆栏……我不停地推、关篱笆栏,时光悄悄地从吱呀吱呀的摩擦声中溜走。

再后来,老屋要拆迁了,邻居们早已搬去城镇,住上了多层小楼,可我和外婆他们舍不得这里的一切,我尤其舍不得那排安静又隐忍的篱笆栏,我哭闹着,仗着自己年纪小不知事,死劲儿抱住篱笆栏不愿放手,但在高大的推土机的漠视下,我畏怯了。时间给了我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也最终带走了我快乐的源泉,剩下来给我的,只有几杆稀疏的倾斜不成队伍的篱笆——它已不能再叫作栏。

我走在喧闹的城市中,在城市的花坛里再次邂逅了篱笆栏,它与我记忆中的那个长满故事的完全不同,但它却能勾起我的记忆。那个长满故事的篱笆栏一直在我心中长存,伴着我成长,陪着我走更远的路。

作者简介:乔镜伊,女,出生于2005年2月,笔名:乔子凌;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宿迁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国校园文学》《儿童文学》《人民周刊》《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当代小作家》《七彩语文》《东方少年》《作文大王》《西湖》《快乐文学》《小读者》《金田》《快乐新语文》《劳动时报》《故事与笑话》《知音少年》《新作文》《新民晚报》《翠苑》《风流一代》《莫愁》《乡土爱写作》《中学时代》《青春健康》等报纸、杂志发表作品200余篇;现为《莫愁》《青年文学家》《漫维》杂志签约作家。有多篇作品入选年选和文集;在《七彩语文》、《快乐作文与阅读》等全国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现在江苏省泗洪县泗洪姜堰高级中学读书。

本期首席摄影师:李智杰
    注:歌曲《家总在不远处》作词、 作曲、 演唱:孙琪(深圳市文学学会理事、青年歌唱家)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