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南疆||关山阵阵苍(二十八)

 昵称70808387 2022-02-08

(二十八)

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独卧孤城·尚思为你

“往事依稀混作梦,都随风雨到心头”。这是一个晚来的秋夜,秋风秋雨,淡淡的忧伤,总是镂骨铭心,悲喜交织,念念不忘,想起边关烽火,阴阳界上的挣扎,一段不老的故事,一段曾经的不忍回顾的过往,伤过,痛过。时光匆匆,不断地模糊,斑驳的岁月,浮光掠影,苍老的生命中最深的记忆,那是一段走不出的历程,曾经的往事,一种特殊的使命感,一份责任与担当,那是顶天立地的行为,举足轻重的人生,更是有意义的家国情怀。唯一的就是战友们相聚的日子里,围桌茶饮,酒筵歌席,撩起尘封多年的那档事,前沿的高地,凶残的侵略者,危山与险石,用血肉之躯浇铸的边境线,还有那年轻的生命,灵魂的净化,流逝的韶华时光,话题最多的,就是绕不开的一个高地,你死我活的拼杀,冲锋路上的残烈的呼喊,血流成河,铺天盖地的炮火,绝地反击去争夺每一个哨位,不忍目睹的一幕幕壮烈场景,让战友们今生牢记心中,那就是211高地。

翻开我尘封几十年前的战斗日记本,蜡黄的页面上记载着我的战斗足迹,去搜寻211高地上点点滴滴的记载,终于找到了那个不同寻常的日子,勾起我的青春回忆,那是刚刚上战场不久,前沿士兵接防阵地才几天左右,一切就那么突然,一切又那么始料不及,冥冥中有这么一回,而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里到211去执行上级交给我的战斗任务,再后来这个高地上发生了惊天地 泣鬼神的英雄赞歌,雄浑而悲壮,成为生命线,实力线,成为战士用一生一世的吋间去追魂的记忆。

1985年5月26日记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五年,正值青春年少,住扎在山东青州的我团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奔赴南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担负着卫国戍边,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及边民生命财产安全。菜花黄,燕子回时,绿水绕人家的季节里,一辆列车载上我和战友们向西奔去,转头向南再向南,然后是铁流滚滚,绕着盘山公路翻山越岭,继而徒步在千沟万壑,来到了边关的界碑前,钻进了茫茫的亚热带山岳丛林里,那是雨水充沛的时节,我们来不及看残垣断壁,听边民的哭诉声,硝烟早己染灰了天空,爆炸声在空中尖叫,在身边不停响起,血腥味一阵一阵随风吹来,惊魂未定,面前等待的时刻将是阵地前的每一寸土地,一滴滴鲜血和生命,忍受住痛苦离别与悲伤。

国境线上界碑,立落在一座山前,编号为13号,上面刻有“大清国中华,大法国越南”的字样,那许许多多 、大大小小的山坡,战争状态下称为高地,那高耸入云的大山名叫老山,绵延数几十公里。战前动员中以及兄弟部队官兵作报告时介绍,前沿阵地敌我双方反复争夺的是166、156高地,战斗极为激烈,伤亡极为惨重,易攻难守,是在那拉战场右翼方向,我们战斗骨干到团里沙盘上模拟中看出166也是最危险,最难守,与敌人高地相距几十米。而战场瞬息万变,是不随人们意志而转移的,由它的特殊性和突然性,冲斥着神秘和诡异。我团5月14日陆续开始接防友军,5月一10月是南疆亚热带雨水繁多的时候,所以军中称谓“雨季对敌作战”。

雨季作战中我们营是团预备队,担负的任务是打增援,分兵添油战术,哪里最危险,战斗最激烈,就增援到哪里。又承担了抢伤员,给前沿阵地补给养,整天整夜与炮火为伍,冒着枪弹横飞来回不停地穿梭在那拉战场,这种作战模式借鉴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5月19日我随营排来到了硝烟四起的战场上,开始打增援、战场补给,死神笼罩的黑夜里执行战斗任务,在难以辨认的山岳丛林中识别方向,在充满着泥泞不堪的战壕里奔跑,在怪石嶙峋的山间且不知道哪里有繁星点点地雷中摸索着前进,去寻找目标。

作者与赵万周(山东曹县)战友旱季作战凯旋时在南温河留影

211·历史的痕迹·与炮火同行

5月26日下午我排接到上级命令,要派二名战斗人员到211高地送弹药及罐头食品,因为该高地缺少弹药而战斗又极其紧张,深夜12点之前到达168高地随五连炊事班二名人员行动,他们熟悉复杂的地形和路标。韩排安排我和班里赵万周二人下午2点钟到团后勤处领受任务。211高地由我团五连一个加强班坚守,日夜与越军相互对峙着。对于我们刚进入战场状态以及不了解211高地的情况来说,对于执行今晚的战斗任务,我和赵万周战友并没有那么十分紧张,毕竟经过了六天六夜炮火中的洗礼,战争中的考验,渐渐地适应战场环境,但 对于166、156两个高地,听起来还是噤若寒蝉,心里有点毛骨悚然,因为昨天晚上我排到166执行战斗任务时,我们的行动被敌人发现了,遭到敌人炮火袭击,为了防炮,排里两名战友不小心踏上地雷炸伤了。然而今晚全排除我们二人之外,所有的战友在排长带领下,又被团里派到166及无名高地执行战斗任务,我在替韩排和战友们担心,那是死亡之地,友军称谓鬼门关。

下午一点钟我和赵万周全副武装从干田出发,穿过一段炸毁的民房,在我团重炮连160炮阵地上东面有一条小路,就开始慢慢地下山,小心翼翼在芭蕉林中缓步前行,偶尔对面的八里河东山山上高射机枪发出哒哒的声音,零星的爆炸浓烟从敌人汉扬高地冒起,这时俯看远处的那拉战场前沿高地是一片灰白色的,相对平静,但我知道敌我双方都在监视着。此时骄阳似火,大地像蒸笼一样,热浪滚滚,又闷又热,全身被熏拷得汗水淋淋。到了山脚下的盘龙江边,不远处就是208高地,是团部指挥部所在地,我们沿着河西岸边向南走约二公里,来到了团后勤处接受任务。这里是依山傍水而开凿的人防工程山洞,弯曲很长,里面藏着各种弹药和补给物资。我们开始领弹药和补给,二箱步机弹,二箱罐头(一种箥箩罐头,一种黄桃罐头)。在宿营地里装满水壶中的水,一路上喝的差不多了,我们又把水壶灌满水后出发,从这里开始我们要负重前行,向南是危机四伏,陡峭险峻的山路,炮火连天的炼狱之地。

俺和万周战友全身满负荷地离开了后勤处山洞,冒着烈日炎炎的酷热,向船头方向急奔,目标是血与火的战场。这是一条老山和八里河东山大峡谷中的山路,山川夹着靠西边山路上,露出密密麻麻,坑坑洼洼的弹坑,山间已炸断的橡胶树横七竖八倒着,傍边的盘龙江水流湍急,奔腾咆哮地向越南流去,天保大桥上两头堆着掩体中有士兵持枪把守,一路上我见到来来往往的士兵们,从阵地上下来的都是打增援的,军工战士抬着担架,上面有的是伤员,有的是牺牲的战友,个个浑身上下充满着泥泞,碧血染满着战袍,一副憔悴而又紧张的面孔,很显然一夜未睡,一批批快步过桥向天保马店团卫生队方向奔跑。上去的士兵们各自肩负着使命任务,向死而生,人人都背着弹药、罐头、医疗物资及给养,带着责任和尊严荷枪实弹冲向高地。

595团战友江旗(安庆)1985年在老山那拉前线187高地

我们背着几十斤重的弹药罐头,头顶着钢盔,挎着枪,翘着屁股,弯着腰,昂首向前进发,眼前出现的边境农场楼房,被炮弹轰倒的七零八落,废墟下一片狼籍,到处是千疮百孔,这里的农场的职工早已背井离乡,旁边有一条山涧小溪流向盘龙江,沿着187高地山脚下向左拐,就是转向南进入深山老林中,工兵开辟了一条通往各高地且满满泥浆的战壕。这时汗水早已湿透我们的衣背,通过第一个隐蔽部,开始喘气,呼吸急促起来,时而屏住呼吸,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地走着,脚下又滑又粘,泥浆飞溅,一不小心就摔跤。我们顾不上这些,手握着手雷,眼睛警惕地盯着前方,耳朵竖起来,凝神静听,随时应对危机情况,因为这里不是驮运的茶马古道,而我们背着是生命攸关战斗中救命物资,这里是兵者死生之地,这里是相互厮杀的战场,这里有炮火弹片的乱飞。还有心里装着那必须要完成的战斗任务。

图片人物不是我·但我曾经也有这种经历与神态

一路艰辛,不知道滑倒又爬起来多少次,浑身泥浆,面目全非,下午四点多,终于到了要穿越百米生死线上的最后一个隐蔽部里,做暂短的休息,缓冲一下,积蓄力量,此时已经口干舌燥,又累又渴,苦不堪言,心脏猛烈的撞击着胸膛。拿起水壶喝了几口水,俺和万周俩坐在泥巴上,默默无语,深深地吸着香烟,吐出浓浓的烟雾,战争中的士兵,在苦难中,危险之际,都用这种方式来消除疲乏,恢复体能与紧张。接连抽了二根香烟的工夫,我们又开始整装待发,追赶时间,看了看百米生死线前的172高地,我们俩要背着几十公斤重的弹药罐头,为了防止敌人发现,炮击我们,弯着腰准备拼命地百米冲刺那条生死线,这是无法想像的艰难,在挑战自己的极限。这是一片开阔地带,杂草丛生,有一条人工走出来的羊肠小道,暴露于盘龙江对面的敌人汉杨高地目标之中,对方用炮火高射机枪封锁该地。说的迟,那时快,我们一前一后冲出隐蔽部,弯着腰不顾一切,张着嘴大口地喘着气,拼命地奔跑在生死线上,几十秒就跑到172高地上战壕内作调整休息,幸运的是敌人没有打炮射击我们,这时满面汗水如雨地流着,模糊了双眼,用手抹了一下脸,上气不接下气地与高地上的战友们会意地点了点头,算是打着招呼,他们看着我们此时此刻的形象,都饱含深情说了一句“保重”,这是理解并祝愿,也是祈祷。从这里开始我们二人要翻山越岭,离前沿越来越近,步履艰难,凶多吉少,险境恶劣,背着弹药更加沉重,那是有常人难以忍耐的毅力,我们咬紧牙关坚持着向前。

图片不是我·但我曾经有同样境遇,同样的苦难

前面的172、149高地都是土山,下雨后的壕沟里,非常的湿滑,使我们行进速度越来越缓慢,每一个高地都要一上一下,一步一个脚印,弯着腰爬坡而行,困难重重,上坡时要手脚并用,把双手插在泥中,然后用脚死劲蹬,浑身解数去完成每一步,寸步难走,下坡时边滑边擦地而行,战友前后一拉一推,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心里十分明白,必须要克服一切困难,在敌人没有炮击之前,赶到168高地。看到夕阳已偏西,心里开始着急起来,沉重的负荷越来越重,但竭尽全力跑到了169高地,我们俩人靠在防守的猫耳洞边张着口不停地呼吸,仿佛缺氧一般,许久才能平静下来,又开始抽烟,又开始吐雾,无法言状,难以想象的情景,靠坚韧不拔的毅力支撑着。这时太阳已经躲进山那边去了,天色开始昏暗起来,大峡谷里开始抖动了,空气中发出摩擦的尖叫,撕心裂肺,接着就是“轰隆隆”的爆炸声,刺耳戳心。敌我双方不约而同地开始炮击前沿高地了,我们的耳朵竖起来了,我们的心跳开始加速了,急忙整装出发,向168高地跑去。168、169高地都是石头夹杂着泥土小山,喀斯特地貌特征,怪石嶙峋,易躲易藏,蜿蜒曲折,忽高忽下,连接的战壕里行动起来方便,没有泥浆,两边长满了杂草,天渐渐地黑下来,我们不敢怠慢继续前行,开始地警觉起来,听着炮弹在山林间呼啸的声音,伴随着爆炸声,时而远,时而近,令人发颤,我极力的用声音去辨别远近,来判断弹落点,而眼睛环顾着四周,嘴里深呼吸且不敢大喘气,同时又有几十斤重的弹药压着身上,紧张与危险,不停地大汗淋漓。这是多么的憋屈,又何等的痛苦。但我们脑海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完成任务。终于在夜晚9点多到了168高地,等待着五连炊事班两名战友同去到211高地。

图片不是我·曾经是我走过充满泥泞的那条战壕

168高地由五连士兵防守,高地上有一个天然岩石溶洞,比较大,这里设一个战场救护所,转运伤员,带队的是五连副指导员,根据上级命令,由他们负责帮我们联系炊事班人员,短时间内万周和我在洞里休息等待,我们喝点水,啃了两块761压缩干粮,补充一下体能。原始岩石溶洞里终年潮湿,这时候汗水泥浆浸湿后的作战服,浑身上下散发出汗酸味,不流汗的时候,贴在身上非常地难受,在这原始的山岳丛林中,漆黑的夜里,闷热潮湿的洞内招来了许多蚊虫叮咬,疼痛奇痒无比难耐,那是一份含苦忍罪的感觉,一种煎熬的境遇,这就是残酷无情的战场。而炮弹在山顶上和洞外不停爆炸,168高地在颤抖,地动山摇,震耳欲聋,火焰传到洞内在我们脸上一闪一闪而过,TNT  浓烟一阵一阵涌向洞里面,扑鼻而来,就在这一刻从电台传来不幸的消息,166和无名高地有伤亡,一死两伤。时间与空气此刻仿佛凝固了,令人窒息,而我们在这里苦熬着等待炊事班人员到来。夜晚是我们士兵生命的低潮,双方枪声响起来,炮火之猛烈,那是因为在深山峡谷中,纵横交错的战壕里,奇形怪状岩石缝隙之间,灌木草丛深处的潜伏,血与火的阵地上,敌我之间都在分兵增援各个高地。在这魔鬼纠缠的黑夜里,军工战士在给各高地送给养物资,整个那拉战场表面阵地上夜间都出现士兵身影活动,他们都领受着不一样的任务,克服千层难,万重苦去完成常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赴汤蹈火,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图片不是我·但我曾经在这泥泞的这条战壕中有过无数次摔跤

深夜11点多钟电话里响起了声音,他们连炊事班人员已经到了169高地,要我们做好一切准备,我和万周一下子恢复紧张状态,精神高度集中起来,急忙整理行装,做好战斗准备,几十分钟后哨兵对上口令,我们迅速出动走出洞口,不远处有两个黑影晃动,战场使我们直截了当,只听到他们说“小心地雷,不要发出声音,跟着我们走”。随即就爬眼前255高地反斜面的山岭,前沿阵地已经没有战壕掩体工事了,完全暴露于敌人炮火枪弹打击之中,255高地上被炮炸开的岩石松开了,又险又难行,使人格外小心,在黑黢黢的夜行走崎躯不平的山路极端困难,举步维艰,何况是硝烟滚滚的战场,有炮火相随,难以言喻和想象。跟着他们的后面,猫着腰,形似猿猴,谨慎向前,左手不停地探着前面的障碍物,右手握住手雷,眼睛死盯着模糊的前方,防止遭遇越南特工,同时耳朵又竖起来了,听着不同方向发出尖厉的呼啸声,来分辩远近。只听到“嘘嘘、嗖嗖、吁吁……”,伴随着“哒哒哒、叭叭叭”之声此起彼伏,穿梭在空中,紧接着就是爆炸声不绝于耳,从远到近传来。只看到火光在各前沿高地不同方向一闪一闪而过。几次急促的“嗖嗖”之声,让我们惊魂一刻,急忙侧地而卧,“轰轰巨响”连着惊天动地的气浪一阵一阵地袭来,夹杂着泥石扑打在身上,相伴而来的浓烟熏呛着我们,使人眼泪汪汪,极力克制自己的咳嗽声,走在阴阳之间,人魂分离,心脏堵在嗓子眼上,而又不敢大喘气,倾刻间人到了绝命疯狂的状态,也就是人拼命的时刻。紧跟在前面战友,又要关注我身后的万周战友,炊事班的五连两位战友分别背的是一桶水和食物,重量轻速度快,加上熟悉路况,我们要用双倍的力量才能跟上他们,距离拉远了的时候,他们就蹲在石缝里等一下我们,我还是忍不住地上下吸着气,不断地喘,然而五连战友一个劲地催我们跟上,千万不能等到天亮。在星罗棋布的雷区,密集的炮火中,冒着枪林弹雨,背着沉重的弹药,心惊肉跳地行走在碎石万状的山中,并且是在死神纠缠不休的黑夜里,鬼在哭,狼在嚎。魂又不守舍,只有上天知道。我们用了吃奶的力气,英勇顽强的意志,战胜恐惧,克服困难,步步向前,完成任务是我们唯一的目标与选择,是一个军人所肩负的责任,更是时代赋予我们使命。不知道翻了几个岭,不知道下了几个坡,又不知道绕过几道山梁,一段连续的下坡后,在一个石头旁五连的战友突然停下来,前面就是211高地,让我们千万不要发出声音,拉开了距离,慢慢地接近哨位,这时我莫名其妙兴奋起来,来了精神力量,看到了希望。焦急地等待着最前的战友与哨兵对口令,与此同时见到从隐隐约约的高山上一条条曳光向我们 飞来,我们迅速侧卧下来,只听“叭叭叭叭”之声怪叫,从声音角度判断有十几米开外,是从敌人小青山方向射击下来的,吓出一身冷汗。接近哨位时,身边的战友轻声告诉我,原地赶紧的解下弹药罐头,然后分别传递到洞里,黑暗中看不清对方模样,看不清的高地,模模糊糊,不知道什么时间,也不知道战友的名字,但心里清楚这是中国军人在生死线上的密切地配合,默契十足。短短一二分钟时间的完成交接。

595团战友杨峰(安庆)1985年在老山那拉前线142英雄高地

我们快速地原路返回,彼此之间都细声细语的祝福“保重”。轻装加速了我们行进,如释重负,手脚也变得灵活起来,前沿阵地上的枪榴弹不间断地炸个不停,相互对射,沉闷而又急促起来,我们继续穿梭在密集的炮火中,小心谨慎,步履艰难,以免踏上地雷,每一分钟,每一步都是在赌注着自己的生命,也许明年的今天就是我的“忌日”,战争就是鲜血和生命。回来的时间感觉真快,跳进168战壕内,我们和五连炊事班战友分开了,他们到该高地上有事,可能拿信件什么的。万周和我继续沿战壕向169方向跑去,到了169才感觉饥饿和口渴,前沿火线的紧张,注意力又是那么高度集中,在这里我们把水壶水一口气全部喝干,啃了一块干粮,就赶路,这时的天有点朦朦亮了,东方开始露出鱼肚白,没有地雷的干扰,就提高了速度,又跑又滑行一起并用,越过149、172,冲刺生死线,来到了隐蔽部内喘口气,一鼓作气地冲出所有战壕,完全释放了自己内心紧张的情绪,天色已大亮,山林间弥漫着浓浓的白雾,我们又回到了小溪边,看见许多军工战友都赤身裸体地在水中冲刷着自己,他们同样是昨天夜里在执行各自战斗任务,带着硝烟和苦涩都陆续地回到边境线上,浴火重生。我兴奋起来,马上脱掉上下作战服,站在水中,洗征尘,冲一冲全身的泥浆与硝烟,此时此刻突然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酸痛,整个身上有许多不同红肿痕迹,手上也有,那是在爬岩石时,紧急关头躲避炮火袭击碰伤造成的,遍体鳞伤。在死亡线上挣扎了一夜,终于逃脱了魔鬼的纠缠,有一种从地狱里重回人间的滋味。

战场上没有前方与后方之别,天堂下面就是地狱。大家正在搓衣服的时候,空中发出轰轰的声音,山川河流同时抖动摇晃起来,呼啸声接着一阵又一阵,刺耳尖叫直逼而来,由远而近,路上的行人,水中的战友们倏然趴下防炮,惊恐万状,林间草丛里腾空而起一团又一团的冒着黑烟,泥石冲天,有几处橡胶树枝吱吱掉下来,我们急忙穿上作战服,这时战壕里冲出几个士兵气喘吁吁,其中一个士兵握住胳膊,鲜血直流,不顾一切朝马店卫生队方向跑去,是刚才敌人炮火袭击时,来不及卧倒,被弹片击中一只胳膊。沿途看到从阵地上下来的一批批战友抬着单架,鲜血和泥浆粘在他们身上,上面躺着的伤员,裹着白色纱布绷带,痛苦的表情,苍白的脸色,残肢断臂。有的是烈士,脸上用编织袋盖住,模糊不清他们血洒疆场,化作杜鹃啼血归。这个时候阳光下的南疆国境线上,又开始闷热了,汗水顺着面颊流下来,我们边走边想,伤悲的心一阵痛楚。到了干田宿营地已是第二天上午九点多,像烂泥一样躺在石头边的木板上呼呼大睡,在梦乡中等待今晚的战斗任务,去拼命追魂........


那一夜·时光的背影

那一夜关山飞渡,险山恶石,与炮火同行,那一夜劫难重重,历尽艰辛,与死神伴随。身体追着灵魂出生入死到了211高地,执行这次战斗任务,那是在激战的前夜,平静中蕴藏着巨大的危机。造化弄人,几天后,爆发了血雨腥风的5.31大战,595团一批批优秀的中国军人在此地,前仆后继, 赴汤蹈火,鲜血浸染的高地铸就了不朽的军魂,忠孝于祖国。“守疆当有责,尺寸不与人”。1985年5月31日那天凌晨,越南人穷兵黩武,悍然发动M85计划,用一个加强团的兵力进攻那拉地区,后来敌我双方在左翼方向,211高地进行了惨烈的阵地反击战。战争残酷性形似如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表面阵地与敌军之间进行了反复争夺,战友们英勇顽强,不屈不挠,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英雄的大功团队,他们历经1年多的边境作战中,死守156、166,鏖战111、142,血战211,攻取167。后来阵地一寸不少的交给友军,全团荣立一等功,那些英雄形象是战友们在岁月中抹不掉的痕迹,那血染成河的山峰,是战友们一生一世的印记,褪出战争后的戎装,留给时光的背影。风沙吹老了我的岁月,挥不去那历史的血痕。谈笑间,灰飞烟灭,战友们狂歌痛饮,穿过时空,常常饮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不知道多少次梦回南疆,远去传来了枪炮声,声声敲击我们的心坎,披战袍,握钢枪,战边关,血未干,泪水湿满衣衫。梦醒时分,登高望远,关山阵阵苍。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风云南疆,1982年10月入伍,199师595团战士,1985年3月一1986年6月,奉命奔赴南疆对越作战,参加了雨季作战和旱季作战,在雨季作战中荣立二等功,在旱季作战中带领全班荣立集体二等功,安徽安庆人。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