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绝大多数人坚守中庸之道,都到不了一个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很多自认聪明的人反而会落入陷阱?同样也有欲望和情绪,圣人和我们普通人区别在哪里?为什么欣赏别人和反省自我非常重要?我们今天一起来精读《中庸》的第七章,仍然是引用孔老夫子的名言。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人人都会说,我是聪明的、智慧的,可是在欲望的驱动下,面对诱惑的时候,就会让自己落入危机,落入罗网,落入陷阱之中,而不知道躲避。人人都说我自己是聪明的,智慧的,可是当他们选择要去遵守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这么短的时间,都坚持不下来,用不了多久,就会走样。读了这一章的《中庸》,我们首先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孔子到底是在说他自己,还是在说我们每个人?我在阅读参考书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同的学者对这个问题是有不同看法的。他们认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喜欢自作聪明,认为自己智慧,认为自己做事得体,结果是往往被别人利用和出卖,还不自知。所谓的得体,只不过是偶尔瞎猫撞上死老鼠,就那么一次两次,要想事事都做到,时时都做到,几乎很难看到。而当代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他在《话说中庸》的一书中认为,孔子是在说自己。因为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碰了一脑袋包,而且在陈蔡之间断粮七日,差点饿死,这不是典型的“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不知避吗?”南怀瑾先生的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性,因为在那个时候也好,甚至在今天也罢,在我们普通人的立场上来看,孔子看起来是不够智慧,混的确实是不咋地,而且很狼狈。而且我们也很好理解,咱们把他老人家当作圣人看,当做完人看,但是他在世的时候,他也是像我们一样的,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他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他也要面对情和理的较量,他也可能会有情绪占上风的时候,偶尔也会有心理失衡的时候。只不过是作为体道、悟道、与道合一的圣人,他能够做到不管如何地痛苦和失望,永远都不会让自己的私欲,让自己的情绪泛滥,他能够调伏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每次想到孔子14年周游列国的心酸和困苦,我都会同时想到以色列客西马尼亚园中恐惧和哭泣的耶稣雕像,也会想到为了真理而甘愿饮毒酒死亡的苏格拉底。这些伟大的圣人,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要忍受误会、打击、甚至要忍受更大的委屈,遭受更大的打压。但他们跟我们最大的不同是,没有让自己的心念停留于欲望和情绪,而能够用天理来中和自己的欲望.能够通过自我的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回归平静与中庸,能够实现情与理的中和与平衡。所以他们都是通过了上苍最最残酷的考试,才让自己永登圣位的。他们面对生死的考验,面对天理和人欲的艰难选择,都实现了情与理的平衡、对等、互补,没有像我们普通人一样被欲望驱动,让情绪泛滥。如果我们把这段文字读懂了,再观察一下生活,再反思一下自己就会明白,孔子说的这个毛病,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自以为是吗?不都是在自欺欺人和被人欺的连环中,了此一生吗?我们自己不是经常是看别人的短处和不足,而看不到自己身上的荒谬吗?咱们问问自己,再看看身边的人,有几个人认为自己是愚蠢的,别人是聪明的?又有谁能够真正不自高自大呢?有谁能够闭上眼睛,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不是瞪大眼睛去挑别人的毛病呢?欣赏自己和欣赏别人,必须同时存在,必须要对等互补才叫中庸,才合天道。先挑自己的毛病,再去看别人的缺点,这才是君子的行为准则。孔子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读完了这段文字,理解了孔子的意思,我们就会发现,就会明白,越是表现自己聪明的人,自认为了不起的人,内在可能越是愚蠢。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有一些外表傻傻的,笨笨的人,反而可能内在很清醒,很透彻。我们的《中庸》不能白读,从现在开始,每当要对别人挑三拣四的时候,咱们是不是应该先提醒一下自己,先称称自己有几斤几两?佛家的人常讲:“近来常思己过,闲时莫论人非”,我们普通人之所以不能够像圣人那样做到时时、事事都得体,都无过无不及,都能够实现中庸的境界,就是因为我们内在的我执太重,私欲太盛。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有意识地去照照镜子,去做做自我反思,慢慢地把自己身上和自己心里那些不正的想法和行为修掉,自然而然就趋于中庸了,待人接物的时候就自动自发做到中庸了,就不过分,就能够把握好尺度了。所以,读懂这句话,先要学会的是:“欣赏别人,反省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