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能从金融市场里靠投资和交易赚钱,甚至以此为生? 这一问题,我在不同场合被问及了多次。在农历春节假期行将结束之际,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在金融市场赚钱,从一些面上看,的确充满魅力: 简单纯粹,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要讨好的客户或者领导。即时检验,错了和对了在很多策略下可以较快看到结果。合法干净,税率较低。客观公平,对了赚错了赔。 于是很多人,都希望在这“简单”的市场,也分上一杯羹。尽管金融市场一直遵循着“大多数人赔钱极少部分人赚钱”的规律,这并不妨碍人们“前仆后继”地因为上述魅力的一面,进入这个市场。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幸运儿,这是人性。从古自今,从未变过。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靠投资赚钱呢?尤其是在本文的语境中,靠在金融市场里投资或者交易赚钱?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换一个问法: 那些在投资交易市场中赚钱的人,都具有哪些重要的品质? 这两个问题严格来说还是有一些差异。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和赚钱的人,只是一个必要不充分的关系。 我反复提及,作为复杂社会系统里的一个部分,金融市场里的成功,跟其他领域创业成功一样,人们永远也无法找到充分条件。所以,讨论一些必要条件,也是大有裨益的。 结合我自己在金融市场的观察和实践,我认为如下几个重要的品质,是在投资市场里持续赚钱大获成功的人的标配: 1)客观的自我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是客观评价自己最基本的两个维度。所有试图在金融市场获得成功的人,这两点也是最基本的认知准则。现实当中,更多的人表现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师在毕生的经验内化下,也可以表现出“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情况。 客观的自我认知,自然地蕴含了巴菲特奉为圭臬的“能力圈法则”。只有对自己有客观的认知,才能 1)认清能力圈的边界; 2)(动态)恪守能力圈的边界; 3)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拓展能力圈的边界。 能否客观认识自己,还表现为投资策略的制定,交易体系的构建,以及投资目标的设定和风控体系的选择。这是一整套有关投资和交易的“方法论”。很多人试图向外求这些方法论,殊不知起点可能都错了。 错误的起点,中间耗费再多的精力,终点也是错的。 这一点同时也隐含了理性的思考模型。只有足够理性的人,才能真正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用推理和逻辑论证。 学不会理性思考,投资这件事,永远入不了门。 理性的思考模型,又进一步包含了批判思考的习惯。何为事实何为观点,信息里的主客观成分如何界定,他人观点的推理逻辑有何问题。批判思考,是处理信息和市场“噪音”,必不可少的思维武器。 如此等等。 认识自己是很难的一件事,客观认识自己更是难上加难。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金融市场才会给予那些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人以奖励。 2)敢于冒险。 这一点和创业差不多。 金融市场永远只处理未来尚未发生的事情,尚未发生就天然地包括了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就意味着风险。即便再自信的投资者,面对的也只是可能的“成功”与“回报”。在市场真正确认前,这些都可能是镜花水月与海市蜃楼。 优秀的交易员或者投资人,敢于承担风险,承受可能的损失。只要获胜概率超过心理阈值,就会大胆下注。 一般人追求确定回报,害怕概率损失。而成功的投资者追求概率回报,害怕机会成本。 3)勤于反思,螺旋进化。 在市场里,没有人能避免犯错。区别是,有人几十年如一日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听消息买股票,有人二十岁这样,六十岁还是这样),有人不会再犯同类型的错误。 成功的投资者,都极其善于从过去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巴菲特早年投资伯克希尔的失败,达里奥早年接近破产,索罗斯狙击香港失利,这些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大师。 能自我反思的人,事实上在哪个领域都不会太差。因为反思意味着修正,意味着朝着更好方向出发的起点。时间一长,就成了螺旋上升的模型。 反思还隐含了我个人经常提到的“滑头思维”,也就是不能有执念,参与者的观点要跟随市场新增的信息不断调整。不懂反思,一条道走到黑,在金融市场里是非常危险的事。 4) 专注与热爱。 这个说起来难免有些陈词滥调,但我发自内心认为,它真的很重要。 那些心心念念只想着要赚钱的人,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最终都赚不到多少钱。反倒是那些没把钱做为最重要目标的人,最终成了财富的最大赢家。 投资成功的人,有着对探寻经济社会金融市场运行规律发自内心的热爱,并在这份热爱下衍生出常人难以企及的专注。 远的不说,以我自己为例。 春节假期,本来是一个很放松大家都在吃吃喝喝走亲访友的环境。除了这些,我也保持了每天对市场的关注,也写了好几篇文章。我做这些是为了变现和赚钱吗?倒也不是。 就单纯地觉得自己应该关注这些,想看看自己对市场的假设跟市场实际的运行有哪些出入。证实了有对的快乐,证伪了有反思和学习的快乐。 有时深夜守着海外市场的重大事件和反应,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解读,倒也不是图个什么“金融界第一快男”的称号,就单纯觉得自己喜欢这么做。这种感觉让人兴奋与快乐。换成我招一个员工,让他春节期间帮我做这些事,深夜帮我看直播写报告,我想只会招致“剥削压榨劳动力”的骂名吧。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哪行哪业都是一样。这不是一句空话。 5)承认运气的作用。这一点,其实也可以放入“客观的自我认知”这个框架里面来讨论。只是人们容易忽略,我就单独拿出来说。金融市场的本质,就是交易未来的预期。预期是主观的,不像自然科学有确定的可掌握和反复运用的规律,那就决定参与者总是不可避免地会犯错。如果犯错是必然的,那么对于每次“重大胜利”都把运气这一因素引入进来加以解释,就让参与者能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以及保持对市场与风险的敬畏,这是投资者活得长久的关键。影响投资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我一直强调的宏观大势(Beta)与专业知识基础。但今天写的这些,是每个市场参与者从主观上,在市场外,就能很好对照与修炼自己的。 总体来说, 金融市场要获得成功,是一件看似简单门槛很低但实则困难门槛极高的事。 不妨想想,身边你可能听过一些人创业做生意实现财务自由,但又听过多少人炒股炒期货财务自由呢? 金融市场里的成功,只是一个人在个人修为上包括性格认知习惯的变现。 那些试图绕过这些,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就能在市场捞取大笔财富的人,最终都会被这个市场所淘汰。这个意义上,金融市场与任何其他地方,并无二致。 全文手机码字,南方的湿冷天气里,手指已冻僵。支持小明,记得读完点亮“在看”~ |
|
来自: 鮑俊宇 > 《随时值得一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