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血压肾脏损害需要关注,重点关注的指标(1)-血液生化

 文殊院士 2022-02-08

现在,随着人们对高血压病危害性认识的提高,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控制血压,使得高血压患者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脑出血的情况越来越少见了,人的寿命明显地延长了。

但是,现在发现了一个现象:在中末期肾病比如说尿毒症透析的患者当中,有24%左右的人是有高血压病史,就是说可能有24%以上的尿毒症透析患者原发疾病是高血压。

这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出现一个新问题,不过这个新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控制血压以后因心力衰竭更少,脑出血更少,让高血压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这是值得的。不过问题出来,说是要去解决,这就是加强高血压对肾脏损害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要求。那么,我们要早期发现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需要关注哪一些指标呢?我今天就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下面照片里的是单子是我对高血压患者组合优化肾功能检查基本项目,血生化肾功有关指标的正常值在下面这张化验单最后一栏有显示,我就不再重复了。

文章图片1

现在血液生化指标非常的多,能达到上百项之多。但是,我们并不是说为了查一下高血压的患者有没出现肾脏损害,而把这上百项指标都检查一遍。这样做的话太浪费资源了,同时,如果某一个指标轻微升高,也会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我个人认为这几项指标就足以反映高血压有没有对肾脏造成损害。

1.血尿素(尿素氮)

血尿素(尿素氮)都是蛋白代谢的产物,是含氮的代谢产物,是尿液作为农家有机肥料的主要成分,现在已经可以大规模的利用其它化工原料合成尿素,所以尿液中的那点尿素,在农业上面用处就不大了。

降低:如果检查结果提示这两个指标低于正常值的低限,那么提示您可能食物当中蛋白质类食物摄入量是不足的。

升高:提示肾脏出了问题,如高血压引起了肾小球的硬化,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也可以引起血尿素因不能排出而升高。尿素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从尿液中排泄。

影响血尿素产量的因素有: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创伤、感染、发热、营养不良或接受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等,这个时间,体内的蛋白质处于高分解状态,尿素的产生均明显增加而使血尿素增高,所以它升高也可能是这类因素造成的。

2.血肌酐

血肌酐是人体内肌肉代谢的产物,它的产量与肌肉总量有关系。各个医院对于血肌酐的正常范围的衡量标准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μmol/L,这张单子标注的是104以下,有时候标注的是84μmol/L以下,见过标注的为133μmol/L以下的化验单。

升高:在肾脏病或肾脏受损的时候,如果它的有功能的肾脏单位能保留在50%以上,肌酐都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它的升高一般意谓着超过50%的肾单位已经坏掉了,没有功能了,导致肌酐排出困难而增高。

如果是轻微升高,还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体检发现肌酐轻微升高,可能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降低:如果检查结果血清肌酐降低(箭头向下),就表明肾脏没有问题,不必忧虑,老年人、消瘦者肌酐可能偏低。

3.血清胱抑素-C

胱抑素C(Cystatin C,简称CysC)亦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肾脏等多种组织中均可以合成它,它在全身组织内的产生效率及释放入血速率恒定,它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近曲小管全部重吸收并迅速代谢分解,不和其他蛋白形成复合物等特点。其血清浓度变化不受炎症、感染、肿瘤及肝功能等因素的影响,与性别、饮食、体表面积、肌肉量无关,是一种反映GFR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

Cys C在血清和血浆中的浓度为0.47-1.09mg/L (参考范围)。升高:提示肾脏受损较严重。

4.尿酸

是体内嘌呤的代谢产物,体内总尿酸的80%由细胞核蛋白分解代谢产生,20%由摄入富含嘌呤的食物分解代谢产生。体内尿酸总贮量约为1200mg,其中50%~60%每日更新代谢,也说是说每日生成并排泄的尿酸为600~700mg,其中1/3由肠道、2/3由肾脏排出,肾脏是排出尿酸的主要器官。

正常值各单位不同,性别不同也不一样,可以参考检验报告单后面的正常范围。如果血液尿液升高,可以是产生增加,也可以是排出能力下降。需要结合其它资料或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5.钾、钠、氯

肾脏是调节电解质的重要器官,肾脏有问题时可以出现钾钠氯的异常,一般以钾升高为主,如果治疗高血压用了利尿的药,有时候肾脏虽然没有问题,但药物可以造成血钾过低。高血压限盐过严的时候,会有钠的过低,这些都是我在临床见到过的。

6.血脂

胆固醇 和甘油三酯和某些肾脏病有关系,但不能敏感地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