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恋:爱的不是自己,是完美的自己

 安喜的空间 2022-02-08
“当弗洛伊德走到真理之门面前时,他以为他找到了人类本性深处的钥匙,结果却意外地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01困扰大师的难题
提出了力比多这个概念之后,弗洛伊德陷入了沉思。在莱茵河的湖畔,他抬头望着星空,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正在颠覆这个时代。但是,力比多的对象不选择性却也也让他感到一丝不安。他在欧洲这片古老文明扎根的思想沃土之上,撒下了离经叛道的种子,也把精神心理变革的野火,烧到了世界各地。
力比多的提出,跨越了时代。弗洛伊德宛如站在时空长河之上的巨人,单片眼镜中闪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生与死的本能在他的眼中清晰可见,爱和欲必须灌注到对象之上的真理使他终于推开了尘封已久的禁忌之门。人类千百年来一直束缚于情爱,而弗洛伊德将用智识使背后的混乱得以真相大白。这个真相已经触碰到了人性深处的真理条纹,而这些条纹并不让人舒服。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人类渴望爱情,却畏惧爱情的对象。人类对欲望一直是阻抗的,虽然没有人能清楚地说出欲望将招致什么,但是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知道欲望将引来毁灭。而作为欲望中最顶级的男女欲念,则早早地被宗教和宗法扼杀在传统之中。光是谈到人类之间的欢愉就使得许多思想保守的人士为之色变,更遑论以此推导而出的力比多指向不选择性。弗洛伊德深知自己正在对抗的是一整个旧秩序,但是他独有的睿智,如黑夜烛火,虽然微弱,但任何黑暗都将遭其驱除。
爱,是一种什么样的事物。这在古典希腊学派,在罗马学派,在中世纪典籍中屡屡提及。但是没有人能够去用系统性的语言来分析这背后的过程。爱,就像是神对人间的恩赐,也像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占有。而欲望则被打入到爱的对立面。被后人尊奉为圣者的柏拉图,甚至将爱和欲念彻底分割,提出了一种纯粹的精神爱恋。柏拉图式的爱情,为何只是空谈?因为精神和肉体之间并非绝对的二元分离。精神和肉体也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地人为地割裂开来。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古希腊“圣军”-完全由同性恋组成的军队
02不指对象的混乱
人类千百年来一直苦苦追求某种秩序,一直渴望不断臣服于实力更强的大他者之下。从封建时代,到资本主义时代,再到马克思。人类对于混乱是极为恐惧和拒斥的。人类对于混乱的恐惧,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初创伤。而这种创伤的力量过于庞大,使得人一旦认同了这种混乱,乃至同化了自身和混乱,就将彻底引发自身主体的混乱,甚至分崩离析。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理论带临人间,其本意源自对0号病人的孜孜探索,而非去揭开人类这个物种难以回避的创伤。
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力比多是一种心理能量,一种指向过程,诚然为人类了解自身打开了一扇真理之门,却也为人类的混乱埋下了伏笔。前弗洛伊德时代,笛卡尔困在了自己描绘的坐标轴之中,康德不断地追问内心的道德理性,休谟则在怀疑中越陷越深。直至力比多对象不选择性的提出,使得混乱的人类社会一下子被赋予了关于混乱的合法性。那些秩序的拥趸一下子暴躁起来,因为接受真实无异于摧毁自身。
弗洛伊德循规蹈矩却治不好病人,苦学催眠术却在病理上一事无成。安娜O的启迪,使得他终于发现了混乱。但是他也只是在混乱到真理之门前驻足,沉思了许久,在现实世界可能不过一瞬一念,而在那个想象铺就而出的时空之中,可能是千百万年的沧桑。真理之门推开之后,迎接人类中第一位勇士和智者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团蠕动着的肉瘤。这团肉瘤里面写满了各种身体和原初的孽。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戏剧-俄狄浦斯
力比多不指对象。这是弗洛伊德仓皇逃离真理之后的喃喃自语,也是无数大哲学家最后不愿意面对的人性底层。人性从来就无本恶本善,有的只有无尽的混乱。俄狄浦斯情结,是弑父恋母的癫狂,而这却是无数人类不得不淌过的浑水。儿子会迷恋母亲,父亲会因为儿子在潜意识中产生激烈的战争,甚至于父亲会永恒地在象征层面阉割自己的儿子,使其永久丧失了对母亲的非分之想。这些恶魔的低语,冲击着无数卫道士脆弱的心灵。
03对象无法指定的混乱
人类一直以来拼命维系的不过是一整套共同体为了其自身利益而不得不妥协的价值体系。所有的秩序是一层又一层的泡影。异性恋之所以是一种正统主流,难说没有文化和秩序的干涉。力比多是不指对象的,这就导致了力比多所指的对象同样是混乱的。力比多产生于混乱之中,而力比多的指向同样是混乱的对象。多重的混乱,使得人类主体的运动变得极其复杂,那些妄想透视人类心灵奥秘的学者们无不铩羽而归。
对象无法指定,但是力比多却一定要寻求一个对象来满足自身投射的需要。纳西塞斯效应(水仙花效应)则是典型的极度自恋。这个时候,在兜兜转转无法找到投射对象之后,因为力比多无法独立存在,于是不挑剔指向对象的它,只能指向自身。这个自身不是我们的无意识主体。因为无意识主体是高于力比多与其连带的所有概念的概念。力比多充其量只是无意识主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欲望所带来的再生产的产物。在力比多走投无路之时,指向自身,是一种虚幻。自恋,所贪恋的从来就不是真实的自我,而是一个被包装之后的看似完美的自我。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水仙花
但是力比多可以指向万物,唯独无法真实地承载自己。因为力比多在被生产出来的那一刻起,它便承载了我们部分主体的剩余。可是,这种剩余而来的主体,是残缺的,不完整的。当力比多指向我们自身时,我们的好的一面也就是能催发欲望再生产的欲望终于是遮蔽了我们的真实主体。于是力比多指向了一个虚假的,看似完美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