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回家,先催婚,再催生?一文带你了解生育对女性的影响

 中国健康管理 2022-02-09

2021年3月,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上刊文表示[1],全球人口预计在2064年会达到97.3亿的峰值,到2100年下降到87.9亿。到2024年,中国人口预计将达到峰值,约为14.3亿,高于2017年的14.1亿,随后到2100年下降49%,降至7.32亿左右,成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图片


亚洲、中欧和东欧将成为人口缩减速度最快的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将减少为原来的一半。2100年五个最大国家的参考预测分别是印度(10.9亿),尼日利亚(7.91亿),中国(7.32亿),美国(3.36亿)和巴基斯坦(2.48亿)。研究结果还表明,到2100年,世界许多地区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年龄在65岁以上的个体为23.7亿,而年龄在20岁以下的个体为17.0亿。

早在2020年12月,“总和生育率破警戒线”的消息就登上了微博热搜并引发人们热议。微博中提到,民政部部长李纪恒近日撰文表示,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我国人口发展步入了关键转折期,新生人口数量已经连续数年下降。在此之前,恒大研究院任泽平曾表示,建议在“十四五”时期尽快放开三孩,逐步推进并观察效果,两位权威人士的先后表态不禁让人怀疑,“三孩”时代是否即将到来?

图片
图片来源:pexels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并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公布,7月2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支持三孩政策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发布。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其实三胎政策的放开有很多好处,比如让独生子女有人陪伴、减轻人口老龄化等。

然而到底有多少人愿意生三孩呢?日前,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在全市抽取100位育龄青年开展专项调研,调查显示,2%的育龄青年选择做“丁克”,不考虑要孩子;67%的育龄青年只愿意生育一个孩子;23%的育龄青年愿意接受“二孩”;只有8%的育龄青年可以接受“三孩”。调查还显示,在20—25岁、25—30岁、30—35岁、35—40岁年龄段愿意生育二孩”、“三孩”的育龄青年分别占比10%、12.8%、14.3%和15.4%,据此说明育龄青年的年龄越大,“二孩”和“三孩”的生育意向越强,这些家庭经济基础较为稳固,能够负担的起生育孩子的成本,所以生育意愿相对稍高。

图片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那么女性怀孕生育对其机体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2],来自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现,怀孕或会通过表观遗传重编程来降低机体患乳腺癌的风险,怀孕会重新编程小鼠MEC中的染色质增强子并影响致癌转录因子(cMYC)的转录输出。

此前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3],怀孕的次数与年纪会影响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多胎妊娠和母乳喂养的女性乳腺癌的风险较低。然而,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4],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Lineberger综合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大规模的分析发现,最近刚刚生过孩子的年轻女性比同龄没有生孩子的女性或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关于生育与女性患乳腺癌风险关联,或许还需后期进一步研究才能明确。

图片

图片来源:pexels

一篇发表在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期刊上的研究报告中[5],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与从未生过孩子的女性相比,怀孕生过小孩的女性发生心脏病、中风的风险相对高出14%。研究者表示,怀孕生娃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伴随着怀孕次数的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累加;有证据表明,两者存在“J型”关系。 

早在2018年,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们就通过研究发现[6],多次怀孕会使得女性细胞衰老的更快。文章中,研究人员分别研究了两种标志着细胞衰老的标记物:端粒长度及表观遗传学年龄。研究结果表明,每经历过一次怀孕都会使女性的细胞衰老0.5-2岁,此外,正处于怀孕阶段的女性的细胞则比预期要年轻一些。

我们经常听人说,一孕傻三年,到底是不是真的?发表在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7],来自迪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与非孕女性相比,孕妇在记忆测试和执行功能测试中表现较差,并且这些差异在晚期妊娠期最明显。研究者还发现,相同的女性在不同时间检测的结果表明这些功能的降低在妊娠早期就开始出现,然后在中期稳定,直到生产。研究者认为,孕傻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适应性现象,也许通过改变女性的大脑使她们更适应抚养孩子,更重要的是该研究还发现,女性大脑中减少的海马体灰质会在孩子出生后两年恢复,这意味着认知功能下降并非永久的。

由此可见,怀孕会影响女性机体多方面的健康,随着三胎政策以及配套支持措施的不断颁布,你是否会考虑生育三胎呢?

参考文献:

【1】Stein Emil Vollset,Emily Goren,Chun-Wei Yuan, et al. Fertility, mortality,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scenarios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om 2017 to 2100:a forecasting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Lancet. 2020 Oct 17;396(10258):1285-1306.  doi:10.1016/S0140-6736(20)30677-2. Epub 2020 Jul 14.

【2】Feigman, M.J., Moss, M.A., Chen, C. et al. Pregnancy reprograms the epigenome of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and blocks the development of premalignant lesions. Nat Commun 11, 2649 (2020). doi:10.1038/s41467-020-16479-z

【3】Mary Beth Terry,Yuyan Liao,Karin Kast, et al.The Influence of Number and Timing of Pregnancies on Breast Cancer Risk for Women With BRCA1 or BRCA2 Mutations, JNCI Cancer Spectrum (2018).doi:10.1093/jncics/pky078

【4】Hazel B. Nichols et al. Breast Cancer Risk After Recent Childbirth:A Pooled Analysis of 15 Prospective Studie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8 DOI:10.7326/M18-1323

【5】Wenzhen Li, Wenyu Ruan, Zuxun Lu,et al. Parity and risk of matern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18),December 19, 2018, doi:10.1177/2047487318818265

【6】Ryan, C.P., Hayes, M.G., Lee, N.R. et al. Reproduction predicts shorter telomeres and epigenetic age acceleration among young adult women. Sci Rep 8, 11100 (2018). doi:10.1038/s41598-018-29486-4

【7】Sasha J Davies,Jarrad Ag Lum,Helen Skouteris, et al. Cognitive impairment during pregnancy:a meta-analysis, MJA,2018 Jan 15;208(1):35-40.  doi:10.5694/mja17.001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