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省(25—26)

 新用户0257R6aX 2022-02-09

(25)再见“白友”

一弄假发,又是胡想连翩。

我的家人孩子好友,不止一人一次劝我买真发做的,说缺钱也不是就缺那几个。

不是我不懂大家的好意,也不是我太吝啬,虽然价格有的确实令我望而生畏,但也有能够接受的。只是,试过好多回,都在我最重视的地方达不成心愿,即使放弃自己的想法,也还是有显而易见的问题存在,根本不可能达到自己期待的方便、快捷、舒适、又效果逼真的要求,其实,我已经到自家也有加工的假发店面,和老板娘探讨过好几次了,她也说做不出我要的样子,没有那样的模具,看看,不怪我吧?

既然如此,还不如坚持自己的选择,又省钱又省心。廉价的假发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大胆地进行修剪。我的要求是一块大大的假发片,遮住自己几乎全白又有一定长度的头发,合扎出马尾发型,再折成结绑紧 ,以保证在做任何运动的时候,都不用担心发生因为碰擦而掀掉假发的尴尬,又不像整头的假发那样,捂得难受。如此特殊的诉求,买一顶多么贵气的真发做的假发,都和最普通廉价的一样,得不到满足,当然也怪不着店家。而我又不能放弃假发,那么,自己做符合自己的个性化改造,就是唯一可行的选择了;而最普通的假发,则正可以让我随心所欲地倒腾,就算是全毁了,也不会特别心疼。

于是,我在家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弄它。市场上最大的假发片,于我的需要来说,都显得太小。我便买了新的拆剪旧的,拼接成特大片,再像理发师傅一样,一遍又一遍地修修剪剪,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而这些宝贵的时间,在很多人的手里,不知道要变成多少钱钱?所以我的假发,实在也是物廉价不廉的。现在的我,几乎都成假发“钻”家了,如果有假发厂家聘我做顾问什么的,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当然是玩笑,不能当真,呵呵。

就在这样的坚持中,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问我还记得她吗?我一时语塞。不过,只听她稍作提示,便恍然大悟,哦,是“白友”!——白发的朋友。

那是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们俩都因为自己严重的白发,一见面便有了共同语言,大聊染发的苦恼,大论假发的长短。当知道我头上戴的是假发,而不是染就的黑发时,当即便给我点了赞,表示也要弄个像我一样的假发戴戴。其实我是太有自知之明了,哪里谈得上有多好?不过是因为她也认为,这样可以减轻长期染发对身体的伤害而生出的偏好罢了。

我告诉她说,要像我这样戴假发,自己的头发要长长点,这样才能绑在一起。她说:我的头发又多又粗,还要被大把的假发裹住,怎么受得了?我说,那确实;不过,你本来就是短发,适合戴整头的,买真发做的那种,肯定比我这样好看多了。

想不到,即兴闲聊,她还真往心里去了。当时别过,也没想到留个联系方式,后来很久不见,几乎又重返陌生了,现在几经周折找到我,居然是为了约我,再看看我的假发是怎么弄的?

再见到她的时候,她果然戴了整头的真发做的假发。我说很漂亮啊,比我这样好多了。她突然伸手揭下自己头上的假发,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头比光头只差了那么一点点的板寸头。我颇为惊异,为了戴假发,这牺牲也太大了吧?但即使这样,鬓角处还是有白发露出来。她说,单是这个问题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不舒服,特别是夏天,戴上真的太难受,心里烦死了!

刚好我也在今年,还是禁不住卖家怂恿,买了一顶真发做的短发,想改进一下效果。结果是大失所望,失败地戴了一次就丢在一边了,至今都没有再用上。“白友”说到的问题,我当然也深有体会,但不知道是该安慰,还是应和好?想想还是说了自己的心里话:假的就是假的,你再怎么弄,也做不到像本真一样,完全不显山不露水又舒适的。要想像我这样,你得先花两三年把头发长长,到时候比现在多多少倍的头发,和假发一起,夹子夹,绳子绑,说不定比现在更难受能呢?自己能努力改善,就改善一些,实在没有办法改善的,也只能接受下来,过高的期望,可能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了,不如得过且过,给自己一个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她一时也没有更好的想法,只能暂且表示认同;满怀希望地来与我见面,最后也只能失望而归。

看吧,拥有一头黑头,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难得。可是,不少天生拥有的人,却偏偏要去喜欢黄的红的灰的白的等,把一个国人传统的审美观,颠覆得无以复加,真是令我们羡慕嫉妒恨呀,唉,世上有些事,就是这样没道理!


 求者不得,得者不珍。憾之,惜之,怨之;前无补,中无益,后反害。莫认之,奈如何?无关人事,唯安天命以慰人生,吾谓正道也。


姹紫嫣红花千枝,
枝枝皆为人所痴。
众生芸芸拘限量,
顾此失彼分差池。

若幸桃李入我怀,
他人定搂杨柳士。
揣得一颗平常心,
经年回首趣无失。

后记:就在前两天,我偶遇“未来发妆”店,里面男女假发款式多多。女店主热情而又耐心地接待了我,和她又是假发设计师的男店主一起,在他们店里和设计里,都没有找出一款完全符合我的诉求的假发。但他们没有表现出丝毫怠慢,而是理解和认同。特别是女店主,笑容满面地听我聊自己戴假发的七七八八,又仔细看我的假发,一再表扬我对假发的用心,说还没见过像我这样对待假发的人,人家一般都是买了能戴就戴,不能戴就算了。甚至真的说她从中得到一些有益于他们的思路。而他们的目的,不只是卖假发,而是真心地希望顾客买去了能够用得上,让有需求的人生活得更美好更开心,那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她也向我说明,他们主要是以批发和加盟为主,零售只是捎带、买不买都没关系。我在店里耗掉了他们不少时间,到最后,不但只是生意没有做成,还在听我说泡洗假发时发夹很容易生锈,倒送了我一把不易生锈的新发卡,还教给我洗护假发的正确方法。

“飘逸假发”的女主人,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文中曾提到我和的多次探讨,想在她家做一顶我需要的假发的办法,在她店里进进出出好几次,时间都过了几年,人也成了老熟人了,才买到了头上这顶比较合适改造的假发。不过,一顶假发的价钱超过了我以前多年来买过的所有,当然,假发的工艺与效果也超过了所有,如果没有她始终如一的热情友好,或许我至今也还停留在低质假发需经常换新的烦扰里。

感谢生活里这些美好的遇见,感谢世界上这样美好的人们!

(26)斑马线



每每在斑马线上看到呼啸而过的车辆,心里就很有意见:斑马线是为行人安全过马路专门设置的,为什么车辆可以对行人视而不见,简直形同虚设?而行人不走斑马线,乱过马路,也是屡见不鲜。可是,教育却是不少的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的。

可笑的是,人们对车辆无奈,却先对行人念起了紧箍咒。我妹今年从外地回来,在市步行街区,就因没走斑马线,而被值勤的大妈大爷们逮住罚款了。我着实替她不平,说,要是我肯定不给他们钱,我还巴不得哪天碰到他们手里,好好理论理论。只是想不到,过过嘴巴瘾的话,后来还真如愿了。


那是许久后的一天,平时极少逛步行街的我去逛街,受对面门面热闹的诱惑,和以往一样,随意从马路的一边,趁车辆驰过的空档快速走过去。绝对没有其他意图,自己曾同妹妹说过的话,和她碰到的事情,以及市里实施的新规,我早就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但事情就是这样赶巧,不对,其实是一点也不巧。这时,几位大爷大妈几乎同时朝我走过来,说:“这里不能过,要罚款!”我一愣,同时心中后悔:这早就知道了的事情,怎么刚才就一点都没想到呢?但他们的阵势,也点醒了我的记忆,一转念:嗬,还真来机会了,正好发发牢骚。

    我木着老脸问,你们来得这么快,肯定早就看到我了,还几个人同时过来,说明你们都发现了我,那我准备过的时候你们在哪?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提前上来提醒、阻止,或是吆喝一声?难道纯粹是为了罚款而不是宣传预防吗?放着这些不说,我请问你们:哪一辆车在斑马线上让过人,而不是行人等车过了才过马路的?既然在哪里过都一样有危险,为什么一定要去走斑马线?如果你们要罚款,要先罚那些车的款,还给斑马线上行人优先过马路的权利,再来要求行人。你们要做的不是在这里等着逮住行人好罚款,而是应该先站在斑马线上提示车辆礼让,为身为弱者的行人保驾护航!


这些大爷大妈们可能是也愣住了,没想到遇到个这么个不讲理的,都没出声,我便理直气壮地离开了。过后扪心自问:我那天是算义正词严,还是蛮横无理?说是义正词严吧,乱过马路明明是不对的,不文明,没素质,影响交通,对生命不负责任等等,问题大着呢。说是蛮横无理,那斑马线那么难过难道是正常的、应该的吗?交通规则明确规定,斑马线上行人优先,车辆在没有行人的情况下,都要减速慢行,以便随时停车,确保行人安全通过,那都看到行人了,哪还有不让的理?一件维护规则、弘扬文明的事情,怎么就演变成了没有提示没有劝阻,直接以罚款为手段和目的的事情?更有,如果说要提高城市素质和文明程度难道不应该双管齐下,车辆作为绝对的强者更应该成为重中之重吗?

回家说起这件事情,想不到从南宁来的客人告诉我,南宁就是我说的这样,斑马线前车辆是要让行人的,遇到行人犹豫的时候,车辆还会示意行人先过。那些不让的车辆会作为不文明事件马上遭到曝光。还说:“你们这里过马路,车子呼呼呼,哟……去年也是这样,今年还是这样”。表示马路难过,感触颇深。为此,我还特意做过多方求证,从南宁那边得到的回答都是:交通规则明文规定的,还能不遵守吗?不遵守的也只是个别现象。而我们的斑马线,则与他们正好相反。

   哪一天,不管哪个城市的斑马线都如南宁这般光景的话,以我一己之忖,乱过马路之症定会不治而愈。有安全的地方过马路,不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吗?谁还会不愿走呢?

    再想那天的事情,心里明了了许多:桥归桥路归路,一码归一码。别人再大的过错,都是不能用来为自己的过错做辩护的。


    己之过,勿以人之过而掩之。人之过,勿以恕己之心而免于责之,各自担之,勿乱相抵也。

      斑马线上论是非,
      车不让人违纪规。
      行者乱穿大马路,
      牢骚满腹理亦亏。

      客城能守德和礼,
      何叫本市誉尽毁。
      责怨莫忘己未先,
      少留口实免难为。


后记:很欣慰,咱常德也没落后很久,终于,汽车在斑马线前,也开始礼让我们行人了,一下很想像有的人一样,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或双手合十感恩致谢,就是不好意思做出来,但我会用很欣赏很友好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去回报他们,尽管那是他们应该做的,而他们也不会在意我的态度。不过,那样的光景,似乎没有很好的维持下来,现在不让行人又开始有些抬头,特别是在没有摄像头的斑马线上。或许是管理已经没有当初的严格了?看来,这样的素质,还远没有成为行车者自觉的行为。当然,行人乱过马路,也同样并存着,也得靠我们努力自觉地去克服;如此,斑马线才能成其为有意义的斑马线。愿有一天,斑马线离开了监控和监督,它也是一条行人的安全线!

说明:2006年朋友圈首发,现整理修改移至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