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者不会做阅读题,就说明题目出得不科学?

 中学生读写 2022-02-09


读写微号 - 阅读 写作 教育 文艺

有思想  有温度  有价值  有方法

投稿邮箱 - zxsduxie@163.com

★★★

作者就该会做阅读题?

中考、高考命题者现在已经封闭,开始紧锣密鼓命题了。不过,今年的命题人员在繁重的命题任务之外,还多了一份心事,那就是前不久《新京报》《中国青年报》对语文阅读命题的讨伐。

《新京报》刊登《语文试卷上“设坑给人跳”的阅读题,是真正的阅读吗?》一文,《中国青年报》抛出《我是作者,却答不准文章的“作者原意”》的大作,更有学者周国平直接出书《试卷中的周国平》,对阅读命题方式表达不满。

这些讨伐言论之所以振振有词,是因为他们都感觉抓住了要害,那就是:阅读题所选文章的作者本人,也答不对题目!所以,这些题目不科学!

那么,这个理由成立吗?作者本人是不是就一定要会做用自己的作品命制的试题?一篇文章的最高解释权,是不是只属于作者本人?

★★★

命题与写作,不是一回事

其实,命题与写作,是两个不同的维度。阅读命题是一种科学,它用一篇例文考查相关的语文素养,这种素养作者未必没有,但常常表达不清,我们不能因为作者本人答不对就否认题目的科学性。

比如你让杜甫回答某首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体现在哪里,他一定答不出;

比如周国平虽然会写文章,但因为“不知道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这两个术语”,所以考查论证方法的那道题他只能得零分;

即使再简单一点的题目,比如所谓“文中共写了几件事?”“请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点”,让莫言回答,他也可能答不全要点……

我们不能因此否认这些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不能因此否认阅读考查方式。周国平不懂得“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可是他却会使用这两种论证方法来写作,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们有必要告诉学生这两个术语,不能因为周作者不会,考生就可以不会,标准答案就必须修改。

语文卷可能有无数弊端,但判断是否弊端的标准,绝不是某人会做不会做,这里的“某人”也包括作家和专家。

★★★

作家是命题的门外汉

作家擅长的是写作,对于命题,他们其实是个门外汉。命题是按照文本解读技巧来考查,那些题目,对作家本身来说,也许正是他们认识上的“黑匣子”。普通考生可以对高考题吐槽,作者本人反而应该保持冷静。

前几年,有位叫陈应松的作家,其散文《雪夜》曾被选作考题,陈本人却说不会做,对此,他这样解释:

“鸡生了个蛋,问蛋清为什么是透明的?(这个蛋)有什么哲理?蛋的营养成分有几种?鸡哪知道啊?不要问我,童鞋们!”

陈应松这么说无疑是正确的。“”虽是他生的,但他却未必完全懂得这个“蛋”,而一个吃这个“蛋”的人却可能知道其中的营养成分。

不过,对于“文中多次写到坐拥'一本书’、'一张床’,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图”这道题,陈应松的话就显得很不厚道:

“没啥意思呀,就是雪夜我在自己的床上读一本书,非常幸福呀!”“坑爹啊!我好心写了个散文,却让老师去害学生!”

即使作者这么写当时确实是信马由缰,没啥意思,也不妨碍这样写在结构上起到的客观作用,我们更不能将“没啥意思呀、非常幸福呀”当做答案。

当然,被选作考题的作家这样说,不排除含有“矫情”的味道,但这种矫情却让命题者极为尴尬,也给了学生负面引导。作家,特别是有点名气的作家,说这些话应该慎之又慎!

★★★

考试命题也需不断创新

高考命题是一种科学,科学当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阅读命题承载着多重任务,我们关于语文素养的许多想法,都要通过命题技术得以实现。命题人员既不能因为某些言论而自我否定,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继续探寻更为科学的命题方法。

比如语言赏析类题目,很多时候采用简单、直接的设问方式,更多关注赏析的概念,舍弃细致的赏析过程,因为这样可以制定出模式化的答案,但这样又会使考生难以深入体会文学之美,就不可取。 比如以下文段: 

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倾听,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

在常规命题中,常常这样设问: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答案也可以显得很标准(这也是大家对命题诟病的主要原因

【答案】①这句话采用比喻修辞手法(1分),将宁静的湖泊比作吸声的巨大海绵(1分),生动形象的刻画出湖泊周围的静谧氛围(1分)。

这样的命题角度与答案设计屡见不鲜,但它并不能考查出学生的赏析水平。多数学生都能按照老师教授的三步法(指出手法-简要分析-说明效果)来解答,蒙上2-3分不成问题,并不能使一些感觉敏锐、赏析能力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

但是,还是这则阅读材料,我们也可以这样命题:

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赏析

这样设计,命题者就剥除了原来的修辞手法(比喻和效果(形象生动)的2分,直接在题目中显示了原先的答案要点,使答题者回到鉴赏本身,回到对句子体悟感受。

答案示例:该句将湖泊比喻为“一块巨大的海绵”,用海绵吸水来比喻湖泊吸音,海绵“巨大”突出湖泊吸音能力强。这样比喻,把作者微妙的主观感受,用常见物品传递给读者,以实写虚,形象生动。

这个答案是否最为恰切先不论,将3分全部赋予赏析过程就值得肯定。不过,这样的答案,原作者也未必能回答上来。

★★★

语文不会“误尽苍生

曾几何时,“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说法甚嚣尘上,让广大语文教师痛心不已;如今,专家们又开始关注语文命题,让中考高考命题者如履薄冰。

但是,只要语文老师和命题工作者把握住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提高自己在“阅读、写作、赏析”等方面的技能,培养或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就不会,也不可能误尽苍生

我们今天谈的是命题,阅读这样考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说我们也可以这样教。笔者在进课堂听课的时候,也遇到过将新授课文当作阅读题教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急功近利,他们教的学生既学不好语文,也考不好语文,他们是真正的误尽苍生!

幸亏,这样的老师,毕竟还是少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