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劝君慎用繁体字

 公司总裁 2022-02-10

文/正义凛然海风

怀仁市人民公园内有一尊孔子塑像,基座正面有篇铭文,其中有“怀德仁裹”之语。很显然,这里的“裹”字是个错别字。

又从网上看到,北京原国子监大门有为招引游客而新掛的牌匾写有“圣人邻裡”四字,这里的“裡”字无疑也是错的。在封建朝代的最高学府的门口居然出现如此不该的错字,更让人觉得十分讽刺。

一次在大同市逛一家新开张的书店,书店的大门口躺卧一块硕大的石碑,上面赫然刻着四个大字:“字在千裡”。这个“裡”字也用错了。

近日获知,某位书协主席在为一位香港影视女明星题写条幅时,竟将“影后”二字写成“影後”,并参加书展。在即将被评为获奖作品时发现其为错字而被撤销获奖资格,一时成为笑谈。

另据报道,名作家贾平凹为傅作义将军故乡的碑楼题字写匾额时,竟写成“傅作义将军故裹”。

可见,在人们的书法作品中,喜欢写繁体字并乱用、错用繁体字的现象十分普遍。一般书法爱好者写个错别字尚属不该,而作为以文字工作为其职业且身居高位的名人也出现此类错误,就不免贻笑大方了。

国家推行简化汉字,要求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书籍,都应规范使用简化字,不得再用繁体字。但允许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和题词、拓碑的手书体可以使用繁体字。但人们往往不注意,有的繁体字和简化后的简体字,原本不是同一个字,同一种词意。

简化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对一的简化,即一个繁体字只对应一个简化字。如“兒”字简化为“儿”;“個”字简化为“个”。此类字由简返繁不会出现问题。第二类是一个繁体字简化为另一个既不同型又不同义仅是同音的笔划简单的字。如上面提到的“裡外”的“裡”,简化为一里、二里的“里”,故里、里弄的“里”;前後的“後”简化成皇后、太后的“后”。

还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繁体字简化为另一个同音字。如乾湿的“乾”(一声)、幹部的“幹”(四声)均简化为天干地支的“干”、干净的“干”。对第二类简化字,就不可以随意由简迫繁了。这类字还有很多。如人云亦云的“云”,就不能写成“雲”;范仲俺的“范”,就不能写成“範”;发展的’“发”,就不能写成“髪”,等等。

由此,联想到近年来网络、视频、电视字幕中常常出现的错字、别字,已到了令人不忍目睹的地步。不由想起六十年代针对报刊出版物错别字频仍发生的乱象,《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由多位著名专家、学者联合署名的文章,题目是《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而奋斗》。今天,是到了重新喊出这个口号的时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