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中国说成华夏,但华夏是什么意思?又是出自哪部古书呢?你知道吗?我 华夏一词,出自左传。左传中的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鲁国与齐国举行一次讲和的会谈,地点在夹谷,也被称为祝其。当时鲁国国君定公要参加这次会议,齐国国君也参加,鲁国方面由孔子担任出席会议的相,即主持。会前,齐国有人对齐君说,孔子知道礼,但他没有勇气,我们可以在会议中派莱人的兵来劫持鲁君,就能让鲁国听从我们。 所谓莱人,本来是莱夷,东夷的一支,后被齐国灭亡吞并了,但还保持着他们自己的习俗。齐国的这个计策不由齐国人出面,而让莱人出面,是想让鲁国及诸侯们抓不住把柄。如果齐国人动用自己的军队,则鲁国也有理由出动军队,会谈就搞不成了。 鲁与齐会谈时,齐国果然让莱人上场了,据其他古书记载,莱人是想以表演的方式趁鲁定公不注意而采取劫持行动。但当时孔子看到莱人一上场就发觉不对,马上让鲁定公退场,并让鲁国的士兵摆开保护的阵势,逼退莱人。然后对齐国国君说: 这次两国会谈,是想求得和平,不想你们让莱人上场捣乱,你们齐国就是这样来对待诸侯国的吗?我知道,按照周礼,应该是“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否则就得不到神的保佑。 这里的四句话,前两句说到了华与夏,意思是: 裔(处于边远地区的夷人)不能参与商议夏的事情,这是裔不谋夏, 夷(与裔的意思一样)不能扰乱华的事情,这是夷不乱华。 这二句合起来,就是裔夷不能参与和扰乱华夏的事情。 后两句是说,灭亡了的国家的人,是别人的俘虏,它们不能干扰诸侯的盟会,军队不能用来逼迫两国讲和的会谈。 左传里把华与夏并称,其实是古代行文的一种方式,称为上下句互文见义,所以后来把华夏合成一个词。但左传里并没有解释什么是华,是什么是夏。到唐代的孔颖达为左传作正义的时候,就对这两个字做了具体的解释,他说: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这里意思就是: 夏指大,指中国是有礼仪的大国,所以称为夏, 华指美,指中国有礼仪,其服章(服饰与制度)都非常华美,所以称为华。 而夏与华是一个意思。 所以,后来中国人就称中国为华夏。 在孔子说了上面的四句后,又对齐国国君说: 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 意思是说:如果让裔谋夏,夷乱华,俘干盟,兵逼好,那就是违背了道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就是失礼,你作为齐国的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指违义与失礼)。 齐国国君听了孔子这番话,马上让莱人退下,然后与鲁定公恢复和谈。 这在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事件,称为夹谷之会,孔子由此有了参与国政的成功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