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CCA)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侵袭性恶性肿瘤。根据解剖位置,各种 CCA 进一步细分为肝内 CCA (ICC)、肺门周围 CCA 或远端 CCA。ICC 发生于肝内小胆管,占所有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 5%-10%。在过去十年中,ICC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显著上升。常规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效果令人失望。手术切除是 ICC 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ICC总是在晚期被诊断出来,根治性手术的疗效非常有限。目前,已经阐明了 ICC 的一些细胞机制,为 ICC 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必要的重要信息。 胆管细胞的慢性炎症和损伤与 ICC 进展密切相关。在慢性炎症期间,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免疫细胞共同促进疾病进展。特别是,巨噬细胞被检测为 ICC 基质中的主要细胞。根据不同的环境线索,巨噬细胞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和多样性。除了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外,它们还可以受肿瘤微环境的教育,通过涉及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多种机制促进疾病进展。发现巨噬细胞通过促进其他免疫抑制细胞(例如调节性 T 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和 2 型辅助性 T 细胞)的募集来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然而,在 ICC 肿瘤微环境 (TME) 中支持这些免疫抑制性巨噬细胞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实现。 在本研究中,在 ICC 细胞衍生的外泌体中搜索了 ICC 细胞释放的分子调节剂以操纵支持肿瘤生长和进展的巨噬细胞。外泌体是一类 40 nm 至 100 nm 的膜状囊泡,在细胞内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肿瘤与周围基质细胞之间的通讯以促进肿瘤进展。外泌体的 microRNA (miRNA) 被发现有助于多种肿瘤类型的免疫调节、化学抗性和转移。共抑制表面受体 PD-1 由 T 细胞表达。PD-1 与其配体 PD-L1 和 PD-L2 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肿瘤微环境中 T 细胞反应的下调。 先前的一项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 PD-1 和 PD-L1 的上调与根治性切除后 ICC 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基于先前的发现,即表达 PD-L1 的骨髓细胞阻止了 T 细胞介导的肿瘤杀伤。该研究假设 ICC 细胞释放外泌体中携带的 miRNA,以主动操纵表达 PD-L1 的巨噬细胞以协同支持 ICC 进展。该研究首先分析了 PD-L1 在 TME 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和功能。接下来,研究了 ICC 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如何上调表达 PD-L1 的巨噬细胞以促进肿瘤进展。最后,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鉴定和证明了外泌体中的特定 miRNA,这些数据进一步巩固了与治愈性切除后临床 ICC 预后相关的数据。 ![]() 该研究发现ICC肿瘤组织的巨噬细胞上调了免疫抑制分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肿瘤组织中增加的PD-L1+ 巨噬细胞有效抑制了 T 细胞免疫,并与 ICC 患者的低生存率相关。进行高通量 RNA 测序分析以鉴定源自 ICC 细胞的外泌体与原代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HIBEpiC) 之间的 miRNA 差异水平,显示 miR-183-5p 在源自 ICC 细胞的外泌体中增加。 外泌体 miR-183-5p 抑制磷酸酶和PTEN 表达,随后影响巨噬细胞中磷酸化 AKT (p-AKT) 和 PD-L1 表达的升高。此外,用 ICC 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处理的巨噬细胞在体外显著抑制了 T 细胞免疫,并促进了 ICC 在体内的生长和进展,这可以通过阻断这些巨噬细胞的 PD-L1 来逆转。最后,临床数据显示血浆外泌体 miR-183-5p 水平上调与 ICC 患者根治性切除后的不良预后相关。 总之,该研究发现肿瘤来源的外泌体 miR-183-5p 通过 miR-183-5p/PTEN/AKT/PD-L1 通路上调表达 PD-L1 的巨噬细胞,从而促进 ICC 中的免疫抑制和疾病进展。外泌体 miR-183-5p 是 ICC 进展的潜在预测生物标志物,也是开发针对 ICC 免疫耐受特征的新治疗策略的潜在靶标。 参考消息: https://aasldpubs.onlinelibrary./doi/10.1002/hep.323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