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家都被冬奥会刷屏了。但一叶提醒一下大家,下周我们的孩子们就要开学了。作业都做完了吗?如果没有,赶紧赶一下。 年后,教育部直接上了硬菜。2月8日,直接发布了一篇《2022年工作要点》。 以上内容为部分节选,如果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去看看上海教育公众号2月8日17点17分发布的的全文。 这个文件,其实和我们之前一直说的内容完全一致。如果总结一下,并作出大胆的预测,大致有以下几点:
(时间有限,大致扫了一眼,如有偏差,敬请见谅。)
怎么办? 没人告诉大家到高中补课基本没什么意义的吗?因为最好的老师就在校内,所以怎么能进市重点的高中变得更加有了意义。总之就是以后都要靠孩子自己了。 文件是全国范围的粗线条,那我们上海会有具体什么变化呢? 今天就不妨让我们来做一些大胆的预测: 上海今年是新中考政策的第一年,所以工作重心肯定在这个上面。马上可能各区都要发布新中考的招生简章,以及综合评定打分细则等等。大家都很忙,教育局的同志们都辛苦了。但是今年七月之后,第一届新中考结束,下半年可能会对双减和民办转公方面有所要求。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一下,今年上半年许多家长担心的民办初中和小学转公办的问题也许不会发生。即使有,也不会影响2022年小升初的招生工作。根据我们之前的建议,建议学霸去顶级公办顶级班,而普娃去顶级民办平行班,这个策略依旧不变。 为什么学霸要去顶级公办顶级班?不用冒险承担摇号摇不进被举报借读的风险,而享受最好的分层教育,没有昂贵的学费。多好? 为什么普娃要去顶级民办的平行班?去抓得比较紧的学校都学不好,那去佛系的所谓对口就能学好了?还不如放手一搏,老天公平的,成绩普通,运气也许就爆棚。 也许有人问我顶级公办顶级班怎么进?我不知道,对口或统筹吧。这个顶级班大家不要误会,因为公办严令不能分班,我所说的顶级班只是分层教学进顶端层次。那怎么能进顶端层次?不好意思,我还是不知道。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国家教育部规定民办转公办的缓冲期是2年,也就是说如果不出现大的变化,2年内也就是2023年12月31日前,都要转成公益和非营利的学校。 有人说也许就是换个名字。不! 资本撤离后,经营方式都会发生变化,老师,校长和教学内容都会变化。那时候一切都不同了。 也许有人又会说,那时候肯定学区房又要大涨,中介又要割韭菜了。不见得,当教育片区出现人数和入学的矛盾时,摇号入学就应运而生了。总之高房价不能再出现,再出现家长就更焦虑,这个严重违背“双减”的国策。 特别说明: 猜测也是要有依据的。而我们的大胆猜测都是围绕了教育部的条文和教育现状而进行的。但是猜测终究是猜测,大家一切判断依据还是需要以市教委的官方文件为准。 建议家长们不要听风就是雨,老套路和老思路已经不管用了。也许未来一哥不再是一哥,一姐也不再是一姐。随着集团化教学的推进和轮岗制度的执行,随着生源的平均化,未来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学校之间,也许不会再有差距。而孩子是否有前途,能靠的只有自己,靠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智商。 国家为大家开辟了一个公平的口子,也用双减为大家减少花钱读书和不花钱读书的差距。如果这个形势都看不懂,那就没意思了。谷爱凌刷屏了,但她不代表普娃的升学模式。你们没有斯坦福的爷爷和妈妈,也没有哈弗的爸爸。更没有从小不担心没钱花的家庭。就算划片摇号全面推行也不是坏事,公办划片可以更好的分散生源,无论在哪里,只要自己成绩能挤入前10%,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各区的裸考平行志愿的存在?那就是给学霸扎堆学校的10-15%和名额少的菜中学霸的机会。 也许2022年和2023年是唯一两届还有民办摇号机会的年份,也许到2024年开始,大家都只有对口或者划片摇号了。之前大家的焦虑是因为别人可以进名校而自己进不去。那未来如果大家都是一样的,我想家长不应该焦虑了吧? 请大家都珍惜这两年的摇号机会, 也许以后想摇都没机会了。也许以后民办只有体制外方向了。上图源于网络,好像是一个袋子上印刷的,执念也够深的。至于哪里看到的袋子就不记得了。当时看到就觉得挺好笑,老天爷给的好运又不是看成绩。不过看看图更好笑,怎么有去HY组CP的感觉。 最后感谢国家,感谢教育部,挽救了魔都千千万万的韭菜家长。不依靠钱推动而决定成绩的升学制度,值得所有人感谢。至于有人说的,有钱人可以一对一去别墅补课。第一,你要找得到靠谱的老师,第二,你要不会被举报(未来举报有奖的话,对所有人都是诱惑),第三,补课就一定有用吗?如果有用,那为什么有钱人的孩子都要去国外上学,难道在国内上清华北大不香吗?答案就是,有钱不能换来达到清华北大的分数。 还是按照一叶的那句老话,人还是要靠自己。你不是天才,凭什么去名校? 一叶好书推荐: 这个本书作为一个中国青少年,有什么理由不买了看? 以上三本是给爸妈看的。提高孩子的人生格局从爹妈开始。 投过简历的,要想摇号进民办后分班考考进好的分层次的,这本必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