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狙击手》背后的奇怪战争,天天占小便宜的冷枪冷炮运动

 徐润秋nlxepzt1 2022-02-11

拜张艺谋电影《狙击手》所赐,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终于走到了广大观众面前。

文章图片1

在很多人印象中,抗美援朝先是前期长津湖和松骨峰,后期是上甘岭,都是大规模运动战和攻防战。

实际上,抗美援朝战争中大部分运动战都发生在前五次战役中,当五次战役结束时距离朝鲜战争停战还有两年时间,这个时间里战争双方都在干什么呢?

当然都没闲着,一方面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判,另一方面每天也在不同区域进行作战,其中就有电影《狙击手》的时代背景,冷枪冷炮运动。

文章图片2

一、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阶段,中美双方都低估了对手,双方都认为对方是“加强版的国民党军”,结果一打起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前三次战役,在志愿军凌厉的攻势下,战线被从鸭绿江一线恢复到三八线附近。但从第四次战役开始,美军发现了志愿军的软肋,他们针对性开展“磁性战术”,直接导致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出现混乱局面。

在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经过集中讨论,认为将美军撵下海的目标已经不现实,守住现有战果展开谈判是比较理智的做法,随后第六次战役的计划放弃,志愿军全线转入阵地战。

为了抵御美军的重火力,志愿军在阵地上大量修筑防炮洞,之后又将防炮洞连起来形成了规模化的坑道,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军的重火力优势。

美军在谈判的同时也不甘于被限制在三八线,但李奇微发动的一系列攻势在志愿军的铜墙铁壁下收效甚微,美国国内吐槽李奇微“按他的打法,估计二百年后能打到鸭绿江”。

李奇微用空军优势对志愿军后勤展开的“绞杀战”也被志愿军空军、运输兵以及防空部队联合粉碎。

双方都攻不动对方,都选择了收缩战线形成对峙,形成了谁进攻谁更容易吃亏的局面。

文章图片3

二、开战

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由于美军的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太大,志愿军规定战士们不能轻易开火造成目标暴露,一旦被美军重火力盯上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电影《长津湖》里就有类似的细节描写。

当战争进入阵地战对峙阶段时,一开始志愿军战士们依然严格遵守规定,不轻易开火,于是对面阵地的美韩军就比较放松,他们不仅经常在阵地上散步溜达还开趴玩闹,连上厕所都对着志愿军阵地,甚至大白天光身子搞日光浴,很是嚣张。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志愿军战士忍不住就开了火,由于阵地距离比较近,志愿军战士普遍装备的苏式武器莫辛纳甘步枪的性能也比较好,因此命中率很高。

文章图片4

目前普遍认为第一个自行展开冷枪战斗的是四十军的一位副连长徐世祯,他偷偷潜到英军阵地前连续射杀七名英军后成功返回阵地。

本来认为自己违反了纪律的徐世祯向上级如实汇报了自己的战果,他原以为可能会受到关禁闭的处分,但等来的却是上级的首肯。

1952年1月29日志愿军总部发出指示:“在与敌对峙状态下,对敌之小群目标及一般目标,每日指定值班的特等射手专门寻求射击目标,这将给敌人甚大杀伤。”

这一天标志着“冷枪冷炮运动”的正式开始,注意,这个用词不是“战斗”也不是“战役”而是“运动”,换言之,就像开运动会一样,大家踊跃参加这项“运动”各显其能,然后运动会组委会再将每一位“运动员”的成绩公布于众,看看谁的成绩最好,成绩好的给予奖励,成绩不好的给鼓励并提供培训,发现可造之材就送到集训队特训。

所以,“冷枪冷炮运动”看起来就像是志愿军举办的一次“杀敌运动会”,这种看起来很奇怪的战争形式就在朝鲜战场上铺开了。

志愿军之所以有这样的决定,原因还是在于有实力做后盾,有坑道根本不怕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这些重火力的报复,同时志愿军的粮食弹药储备也很雄厚,可以支持大规模的长期对峙。

文章图片5

三、优秀“运动员”

电影《狙击手》里有一个五班,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特等射手集训队,也像是一个编制较大的战斗小组,有负责观察的,有负责指挥的,有负责火力的,还有负责狙杀敌人的。

片中大永是一名天赋异禀的特等射手,其原型应该是参考了冷枪冷炮运动中的优秀运动员张桃芳,张桃芳的神奇之处在于他是一名新兵,1951年入伍,1952年入朝,1953年1月投入冷枪冷炮运动,首战扑空,但随后他在一个月时间内用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成为著名的上甘岭狙神。

文章图片6

五班班长刘文武的原型应该是邹习祥,贵州仡佬族人,他在1950年入朝参战担任所在部队机枪排排长,邹习祥用206发子弹击毙203名敌军,虽然杀敌总数比张桃芳略少,但他的命中率极高,因此邹习祥的名气极大,志愿军总部还专门为他拍摄过照片。他所在的高地被美军称为“狙击兵岭”,后来还专门拍过电影。

现在你能理解《狙击手》里的美军为什么非要活捉刘文武了吧,名气太大,没法低调。当然,邹习祥并没有像刘文武一样牺牲,他活着回到了家乡。

射击并不简单,不仅需要勤学苦练也需要有一定天赋,因此并不是每个战士只要不怕苦不怕牺牲就能干得了,不过,冷枪冷炮运动也激发了一些战士的潜能,有一位炊事员庞子龙就成了优秀运动员,他是送饭时一时手痒试了试发现自己有特等射手的本领,然后一发不可收,三个月时间击毙敌军54名。

文章图片7

可能有人怀疑,你说打死了就打死了吗?怎么确定对方是被打中还是卧倒?

实际上,当时的杀敌数量是需要有观察手观察的,并不是特等射手们自己说打死了多少人,击中对方后敌军多长时间不动弹就是一个重要标准,张桃芳的战绩中有一部分甚至是在军部参谋现场视察过程中打出来的,绝非浪得虚名。

美军的防御阵地也是纵深配置的,一般100米到200米的距离是特等射手们的最爱,远到三四百米以内也可以,再远那就得用炮了,因此才叫“冷枪冷炮运动”。

志愿军涌现出来的冷炮英雄也有很多,其中最知名的是唐章洪,他是四川人,1951年参军入朝,时年只有16岁,他用一门迫击炮杀敌四百多人,还带出了6位徒弟。

《狙击手》刘文武的五班好几个人都说四川话,也许就是向老乡唐章洪致敬。

文章图片8

四、疑问

我军的“冷枪冷炮运动”开展得如此之好,那美军就等着挨打吗?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疑问。

实际上,这也是志愿军和美军最大的区别,战斗的主动性。

志愿军开展的“冷枪冷炮运动”叫“运动”,自然就和作战任务是有区别的,要求战士们要有主动性和参战热情,能激发战士们的参战动力,比如张桃芳不仅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还被奖励了一双皮鞋,看起来跟运动会差不多。

美军就不一样了,一方面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火力优势,一旦遇到志愿军特等射手袭击,他们更愿意呼叫重火力对危险区域进行火力覆盖。

这样也启发了志愿军另一种战法,那就是虚虚实实,比如唐章洪在开炮前会在另一个地方布置一颗手榴弹,拉上线。他开完炮立刻抱着迫击炮离开炮位,顺手拉响手榴弹,然后美军的重炮就会瞄准手榴弹的位置进行火力覆盖,白白消耗大量弹药。

文章图片9

电影《狙击手》里有一段,当刘文武牺牲后,美军失去了活捉目标,对大永所在的阵地进行了火力覆盖,这就是他们的常规打法。

另一方面美军士兵普遍缺乏战斗主动性,他们分工比较明确,狙击这种活儿当然是该狙击手去干,普通士兵才不去干这种危险的活儿,甚至他们的指挥官也不会命令普通士兵去前沿搞狙击,实在需要对付我军的特等射手时不是呼叫火力支援就是让专业狙击手上。

张桃芳在历史上就遇到了美军专门对付他的狙击手,电影《狙击手》里曹操饰演的狙击分队负责人约翰应该就是参考了这件事。

文章图片10

五、战果

冷枪冷炮运动一直持续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据统计整个运动期间共击毙击伤敌人5.2万人,相当于发动一场大型战役的战果。

看起来5.2万这个数字很大,实际上如果将时间铺开,平均到每天也就只有一百多人的战果,再铺开到二三百公里的整条战线上,可能每天每两三公里的阵地才能通过冷枪冷炮击毙击伤一名敌军。

看起来效率似乎不高,但贵在“零敲牛皮糖”积少成多,每天都占一点敌人的小便宜,时间长了最后就是一个五万多人的大便宜。

文章图片11

在这些“小便宜”的背后,冷枪冷炮运动并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一开枪就能打死敌人,毕竟美军也不是傻子,他们被打疼了之后连上厕所都不露头,直接弄到罐头盒里再扔,甚至有的士兵连射击时都不把脑袋露出来。

面对不露头的敌人,志愿军的特等射手们需要埋伏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开一枪的机会,有时候是几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是一天。

文章图片12

所以,狙击题材的影视剧并不是很好拍,真要按照战场实际情况去拍的话,那观众看电影时就得多带一些干粮甚至被褥,因此张艺谋就在《狙击手》里设计了一场特殊的狙击手对决,这是艺术手法,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