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孝义话中的“笊篱”

 大山860 2022-02-12

    “笊篱”在孝义话中读zao(四声)li(轻声),是家家户户离不了的烹饪用具,与勺子、铁匙儿时常相伴。如:“赶紧携上笊篱往出捞吧,角儿都快给你煮烂啦。”“捏的宰笊篱还是铜的哩?好重呀。”“携上笊篱盛汤哩,能盛上?”“第明去商店里置办上个儿做饭用的家什,勺子、笊篱、盘子、碗、筷子,买齐。”
    “笊篱”在《现汉》中读zhao(四声)li(轻声),意思是“用金属丝、竹篾或柳条等制成的能漏水的用具,有长柄,用来捞东西”。
    “笊”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有“侧绞切,音蚤。笊篱,竹器”。“篱”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有“藩篱也”,还有“篱,离也。以柴竹作之”。可见,“笊篱”的本义应该是“用竹子做的上面有孔隙的用具”。后来,做“笊篱”的材质就多了,可以用柳条,更可以用铜、铁、铝、不锈钢等金属制作而成。
    北魏《齐民要术·饼法》中有“拣取均者,熟蒸,曝干。须即汤煮,笊篱漉出,别作臑浇,甚滑美”。宋代《五灯会元》中有“有不有,空不空,笊篱捞取西北风”“有漏笊篱,无漏木杓”。杂剧《庞居士误放来生债》中有“我会编笊篱,鹿门山外有一园竹子,着凤毛孩儿斫将来,我一日编十把笊篱,着灵兆孩儿货卖将来,可不够俺一家儿吃粥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中有“刽子手将一把铁笊篱,在油锅里捞,原来那笊篱眼稀,行者变得钉小,往往来来,从眼孔漏下去了,那里捞得着”。
    于正安《敦煌历文俗语词考释》认为,敦煌历文
“出钱三拾文,买涝篱两个供厨用”中的“涝篱”即“捞篱”,“捞篱”即“笊篱”。“笊篱”又作“洒篱”,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卷一九“笊篱”条:“洒篱,《传灯录》:'龎居士女灵照常制竹洒篱,卖以供朝夕。’按,洒篱即笊篱,用以捞物也。”关于“笊篱”的起源,清陈元龙《格致镜源》卷五二“箕”条:“笊篱,《事物原始》:'黄帝命元妃西陵氏养蚕,制笊篱以捞蚕蛹,以竹为之’;《开元遗事》'明皇赐安禄山什物有银丝笊篱’。”敦煌历文又有“爪滤”,亦应为“笊篱”,P.3638《辛未年(911年)正月六日沙州净土寺沙弥善胜领得历》:“铜爪滤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