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3世纪,蒙古高原之上的蒙古帝国开始崛起。蒙古铁骑在欧亚大陆四处横冲直撞,胜多败少。在我们东亚大陆之上,昔日盛极一时的西夏、金国、大理、南宋等政权,都先后败倒在了蒙古大军的铁蹄之下。 在西边的欧洲大陆之上,罗斯诸国也屈服于蒙古大军的兵锋之下。西征的蒙古大军甚至还一度攻到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城下,使得欧洲各国对此大为震惊,惶恐不已。而在中东地区,曾经兵临于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城下、与法兰克帝国交锋于伊比利亚半岛、与大唐帝国争霸中亚的阿拉伯帝国,此时也被蒙古大军所攻灭。 伴随着这一系列对外扩张的巨大胜利,蒙古人缔造了世界古代历史上又一个庞大的帝国——蒙古帝国。但是,与世界历史上其他那些大帝国,如昔日的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等相比,蒙古帝国又似乎和它们不太一样。 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几个帝国的版图都横跨了欧亚非三洲。而蒙古帝国虽然疆域也是非常辽阔(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蒙古帝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可是其范围却仅仅局限在了欧亚大陆,其势力并没有进入非洲大陆。也就是说,蒙古帝国并不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蒙古人不想入侵非洲大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公元1258年,蒙古军攻陷了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灭亡了阿拉伯帝国。此时,蒙古军的铁蹄已经踏入了西亚地区,距离非洲大陆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了。而且,蒙古帝国确实曾经试图向北非的埃及进攻,侵入非洲大陆。但是,蒙古军却在接下来的艾因·贾鲁战役中被埃及的军队打得大败而逃,致使其饮马尼罗河的梦想最终化为了泡影,非洲大陆也因此免遭蒙古军的侵略。 一、旭烈兀西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后,传位于第三个儿子窝阔台。据说窝阔台毒死了自己的四弟托雷(也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父亲)。关于这一点,不同历史学家们是存在着争议的。但是托雷家族在窝阔台时期饱受窝阔台的打压,是历史事实。 窝阔台的儿子贵由死后,托雷家族终于时来运转。经过一系列斗争,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最终成为了蒙古大汗。蒙哥即位后,命令五弟旭烈兀负责西征。公元1252年,旭烈兀与他的前锋——蒙古大将怯的不花踏上了向西进军的征程。 前文提到在公元1258年,蒙古军攻陷了巴格达,灭亡了阿拉伯帝国,这正是旭烈兀西征的一大战果。随后,蒙古军继续向西挺进,又于公元1260年攻占了叙利亚阿勒颇与大马士革(大马士革是一座有着“天堂之城”称呼的城市,可见其在穆斯林心中的重要地位),蒙古军的兵锋直逼北非。 在蒙古军的入侵下,中东的伊斯兰世界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埃及的马穆鲁克政权,此时成为了伊斯兰世界抗击蒙古侵略者的最后希望。埃蒙双方之战的战事已经不可避免,马上就要打响了。 二、埃及与蒙古双方情况首先,我们来看看埃及的情况。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固然很强大,但是这并不代表埃及军队就不厉害了。事实上,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也绝非是一支弱旅。这些战士自幼习武,弓马娴熟,个个都是神箭手,也都十分擅长近身格斗(数百年后的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大兵也在马穆鲁克骑兵身上吃了不少的苦头。可见,马穆鲁克骑兵的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 而且,此时的伊斯兰世界,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这就更增添了埃及将士身上的使命感。他们深知:这一战直接决定着伊斯兰世界的命运,这一次他们只能胜不能败。 蒙古军一路西征而来,打了那么多的胜仗,也逐渐滋生出了骄傲之心,开始轻视敌军。众所周知,如果一支部队开始骄傲轻敌起来,那么等待这支部队的,往往都是失败的命运。 正当旭烈兀领兵西征的时候,他的哥哥——蒙古大汗蒙哥也正在率领大军南下,征伐南宋。偏偏当时的蒙哥,已经在四川的钓鱼城下被宋军给击毙了。于是,旭烈兀的哥哥忽必烈与弟弟阿里不哥兄弟两人,开始争夺大汗之位。 为此,旭烈兀把前线交给了怯的不花,自己则带领大军返回波斯,以声援哥哥忽必烈。前线蒙古军的人数于是锐减,而且还有不少外族士兵。可以说,蒙古军的战斗力,此时已经是要大打折扣了(埃军的人数此时已经要多于蒙古军了)。 我们回首一下公元13世纪这个时间,会发现:此时依旧是西欧十字军东征的时期。在此前的一系列十字军东征中,欧洲人在地中海东岸地区建立了一些十字军国家。随着蒙古西征,这些十字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与蒙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交集。 面对西征的蒙古军,欧洲人的心态其实是十分复杂的。他们既畏惧蒙古军的入侵(前文提到蒙古大军已经侵入了欧洲大陆,让欧洲各国十分惶恐),又想联合蒙古军以对付穆斯林(日后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远航,其实也是有着联合元朝以对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意图在内的,但是西班牙国王不知道的是:元朝此时早已经灭亡了一百多年)。基于这种心态之下,地中海东岸的十字军国家与西征的蒙古军之间,曾经一度形成了合作的关系。 但是,此时的怯的不花,似乎已经被胜利给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他要求十字军国家向蒙古称臣纳贡。这种蛮横无理的要求激起了欧洲人的强烈不满,引发了双方的军事冲突,双方的联盟也因此宣告破裂,蒙古军由此失去了一个同盟者。 埃及苏丹忽都思也发现了欧洲人与蒙古人的决裂,他致书十字军,建议基督徒与穆斯林抛弃旧怨,联合抗蒙。十字军国家没有出兵,但是同意借道给埃军,并向埃军提供补给物资,埃军的优势因此又大了一分。 三、埃蒙决战的打响在战前,高傲自满的怯的不花曾经给埃及写了一封劝降信,要求埃及人向蒙古军投降。忽都思毫不留情,处死了怯的不花的使者,向手下的将士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屈服于蒙古侵略者,一定会与他们血战到底! 公元1260年的夏秋之交,埃蒙两军之间的决战终于在艾因·贾鲁地区(位于今天的巴勒斯坦国境内)打响。 埃蒙两军开战后,埃军使出了一个战争史上很常见的套路——诱敌之策。埃军先派出一小股部队出击,与蒙古军交战,打了几个回合之后故意诈败而退。蒙古军本来就不把埃军放在眼里,结果中了埃军的计策,尾随诈败的埃军杀入了山谷中。忽都思见蒙古军中计,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好的埃军全部杀出,埃蒙两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毕竟没那么好对付,在交战的时候,战局一度对埃军不利。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埃及苏丹的忽都思毫不畏惧,一马当先,冲上前去斩杀了不少蒙古兵。埃军将士见自己的君主如此英勇,士气高昂,无不奋勇拼杀。最后,埃军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蒙古军惨败而归,怯的不花本人也殒命于此战之中。 关于怯的不花的死,有的史书上说他是在混战中被埃军将士斩杀的,也有的史书说怯的不花沦为了埃军的俘虏,是被忽都思亲自下令处死的。 总之,怯的不花确实是死了。大家看看,主帅都死了,可见蒙古军败得是有多惨。埃军趁胜追击,收复了叙利亚。艾因·贾鲁战役最终以埃军的胜利告终,问鼎非洲大陆。 四、艾因·贾鲁战役的深远影响埃及的胜利拯救了伊斯兰世界,也使得蒙古永远失去了侵入非洲大陆的机会。而且,有不少蒙古士兵在此战中投降了埃及。 这些留在埃及的蒙古士兵把许多中国先进的技术带到了埃及,进而又传播到了欧洲,从而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