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爱凌的恐惧 | 小马过河68

 怀众心理 2022-02-12

最近被天选之女谷爱凌给刷屏了,有作家朋友转了一篇谷爱凌本人写的小作文到朋友圈,赞叹谷写得真好,顶尖的高手,出色的人物。

谷爱凌写的,是关于“恐惧”这件事。

作为极限运动员,我们看到的她在运动场似乎无所畏惧,潇洒成功;但在她的笔下,她对恐惧有着异于常人的细腻感受,她把三种感觉:兴奋、不确定性和压力的总和称之为恐惧,

“我已经发现,如果这些感觉能被识别和积极地利用,那么每一种感觉中都有一些微妙的指标可以帮助你成功,而如果其原理被忽视,那么这些感觉可能就会是你受伤的前兆。”

不管谷爱凌对恐惧的定义是否符合我们每个人的具体感受,但至少她对自己的恐惧的体验、分析和运用,比我们大多数人做得更多。大多数人恐惧的时候,选择逃避、压抑、否认,有的甚至被这种感受淹没,只有一些人转身去面对,去和恐惧相处。

谷爱凌写道,“我们并非无视恐惧,而是要培养深刻的自我意识,并进行深思熟虑的风险评估,从而与恐惧建立起独特的关系。”

她进一步写出她具体的做法,比如具象化的想象,想象自己正在做这个动作时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身体的感受是如何的、动作分成几步去完成,直到最后成功落地。

她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酷爱的兴奋感里包含着“对自己安全创造奇迹的信心”和“对即将到来的不可预知体验的不确定感”,不确定感会让身体有各种反应,小到手心出汗,胃紧张,大到在空中做出不由自主的动作,这些动作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在她的描述里,我们似乎也能体验到站在大跳台上纵身一跃的那一瞬间,即便我们没有过那个经历,但是那个感受我们曾经有过,当恐惧袭来,我们的身体同样会有这样那样的反应,我们脑子里可能马上拉响警报,在简单评估危机程度之后,我们会做出或战或逃的策略并且马上执行,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冻僵”,就像是小动物遇上大猛兽,战不赢逃不掉,唯有“装死”以求得一线生机,全部的身体机能都暂缓下来,身体呈现木僵的状态,

而一旦危机解除,小动物会通过奔跑、抖动、打滚等动作,释放恐惧情绪储存的信息,而我们人类往往缺少这一步后续的动作,以至于我们常以为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头脑都不愿意记得了,而身体却还是保留了恐惧的信息,时不时还会“翻旧账”。

谷爱凌作为一位年轻的成功的运动员,她在“证明自己”的经验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自信心,“我可以增强自己的自尊,并尽量减少自己对于外界期待的需求,从而控制我身边的压力。无论孤身一人还是面向整个世界,我都专注于感恩当下、判断当下,并享受体育带给我的快乐。”

恐惧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强度量化表,不能说我们普通人的恐惧和极限运动员的相比,是TA们的一半、四分之一、十分之一或者百分之一,在我们的感受中,它就是百分百的。从极限运动员的经验里,我们或许可以学习几点来面对自己的恐惧:

1、肯定自己,增强自尊;

2、将外界的评价占比降低,将自我评价占比升级,控制压力;

3、专注于当下,享受过程。

更重要的是,去直面自己曾经逃避的恐惧,重新经历、穿越;去处理遗留下来的创伤,为自己注入力量,能够继续探索和前行。

(以下是我在朋友圈看到的谷爱凌的小作文,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