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求稳终上岸,排名TOP 1,选择比努力重要,可能还需要一点幸运 | 风景园林考研经验贴

 XIN的景观图志 2022-02-12

小编推荐语:

名校的光环闪亮、散发万丈光芒,
相信每个积极上进的人都曾为了读名校而付出过努力。
往期XIN景观中不乏名校生的成功上岸经验贴,
大家倍受启迪的同时,
相信还有一部分人更多的是在远远地仰慕他们,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考上名校的能力,
而最重要的是,
他们能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能力,认清现实

小编认为,本篇文章是为数不多没有从名校生角度出发的上岸成功经验贴,
作者也是数万考研大军中能“保持清醒”的人之一,
相信能够给和作者有同样经历的人带来帮助。
01 基本情况简介

分享者:Sellars

本科及专业:跨专业普通二本

一战学校及专业:南林风园

二战学校及专业:山东某普通一本院校

各科成绩:政治74、英语68、专业一82 快题130(排名TOP 1)

02 前言

先说个人情况,本科不沾边普通二本环艺专业,基本相当于跨考,一战南林失败,二战求稳选了山东某普通一本院校的的风园。初、复试第一名,已拟录取。

在我第二次备考经历中,关于学习的经验很少,但是纵观我和诸位研友的整个考研过程,或许也能说上几句,如果你能从中收获一点什么,那将是我的荣幸。

以下内容已分为不同部分,标题有加粗提示,有需要的同学可自行拖动查看。

一、择校与机构

二、公共课的学习

三、专业课的学习

四、关于复试

五、碎碎念



一、择校与机构

择校是考研人的头等大事。不管你是因为什么决定了考研,为了提升学历、逃避工作、进修专业,或者干脆就是某个大三午后,打着游戏看着剧,觉得人生索然无味,这时候室友突然来了一句:“同志们,要不我们考研吧!”

决定考研往往可能是一时心血来潮,但择校确实应当深思熟虑。

这里我将机构选择放在前面讲,是因为其实很多同学在进行这方面选择的时候,顺序其实与大众认知相反。

实际上,越是好的院校的学生,可能越知道考研意味着什么,对自己考研的目的和学校选择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而剩下的大部分人,可能和我一样,决定考研又对相关信息知之甚少,横冲直撞间读了某快题机构的软文,顺着链接爬到公众号,哦——原来如此,那我就报xx大学吧!

Chapter1 机构选择

关于各种各样的机构,这里做了一个粗略的分类,可能各有其利弊,仅代表个人观点简单分析,没收广告费,所以概不提供实际机构名称。

特大机构:管的学校多、专业也多,有环艺、景观、视传、产设等。

一般来说,极其不推荐。这种特大机构会到各个学校做宣讲会,表面做经验分享,实则忽悠小白报天价课程。一般是大班制,人多,老师一般是刚考上的高分学生,教学质量根据其个人能力及责任心参差不齐。

比起来辅导机构,可能更像猎头,打出一个品牌,提供一个平台,把供需双方集结在一起,负责人并不一定是本专业。喜欢人很多的集训氛围,又不缺钱的,可以尝试。

ps:这种特大机构一般有专人维护资料库,收集有各个院校不同专业的招考信息,如招生与推免人数、考试科目等,所以可以关注其公众号,方便信息查找。

中型机构:仅针对风景园林或景观专业,但有几所热门院校可选,如北林南林、浙农林、华中农等等。

这种机构一般会有一个专业方面特别厉害的主讲老师和相应教学经验,每班人数不会太多,每个人能得到较多照顾。这里不点名,大家应该也猜得出大概是哪几家,一般来说,跟着一家学到底就可以了,学有余力的可以互相参考着学。

③ 小型机构:这种比较特殊,只针对一个学校,一般是本校学长学姐在做,每年一到两个小班,招生少,每个老师负责的学生也少,手绘方面可能会长进很快,另外收费也可能更低。

这种小班的优点是直系学长学姐,关系可能更亲近,之后找导师也方便。当然,规范化上以及专业水平上,可能不如中型机构。另外个别学校也会有学长学姐教专业课,然后将手绘外包出去的情况。

Chapter2 院校选择

关于院校,除了目标明确有梦中情校,非上不可的,其他同学可以根据学校难度、自身能力

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会高估或者低估自己,也有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院校所在城市、专业水平等等去确定一所合适的目标院校。以下是一些tips,没有逻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仅供参考。

好学校、好专业、好地区,三层buff的叠加会使该院校的分数线非常恐怖(比如北林),如果不是基础知识扎实,实力强劲的同学我个人是不建议报考的,可以尝试去掉其中一项或两项,比如学校普通,专业强劲,地区也不错的;或者专业和地区都不行,但是学校名气挺大,毕业证好看的。

这些因素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个人情况多加考虑。(ps:在学校排名、地区等诸多因素中,对分数线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地区,可参考上海、杭州的一些院校。

据说有些学校改分比较宽松如西建大),所以尽管分数线高的离谱,仍然有人愿意尝试,就算一志愿不行,调剂分数也好看。

但是我个人不推荐这样,考研人数和调剂人数都越来越多,每年调剂前后,微博上都会有“最难调剂的一年”类似热搜,况且调剂的心理压力真的非常非常大。

本地人效应,山东好像有挺多学校开设了风园专业,虽然它们可能多数不在专业排名榜上,招人也不多,本地本校生报考居多(毕竟外省人也不知道,石家庄铁道大学也属此列,本地人混学历优选)。

选择院校一定要弄明白的:招生人数、推免人数、报录比、初复试科目、3小时还是6小时快题(这点很重要,专业基础和身体素质都比较差的同学,画6小时会非常吃力)以及,是否歧视本科学历、跨考考生(这一点对本科一般和跨考的考生非常重要,但并不作为一票否决因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机构和择校讲了很多很多,占了一大半篇幅,因为其重要性无可否认。合适的(也许不一定是最好的)目标院校会让你在备考中拥有更平稳的心态,而好的机构和辅导老师会使整个备考过程事半功倍(可以买到院校真题)。

当然并不一定非得报机构不可,实力足够的同学可以忽略这一点,但考研服务这块蛋糕又大又香,想要分一杯羹,每个留存至今的机构可能都有其独到之处,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一下(真没收钱,另外不买他们的课也可以多关注几个公众号白嫖一些免费资料,很香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不要过于依赖辅导机构!

我和我的研友遇见过很好的学长学姐,很认真负责,掏空心思想教会你东西,直到现在都很感谢他们;也遇见过讲师水平很高,但其他服务人员态度很有问题的。

不管哪一种,都不要过于依赖他们,需记住辅导班重在辅导二字,专业课务必自己过一遍而不是只背划的重点或押题。考研毕竟是自己的事,要有自己的节奏。


二、公共课的学习

这个没什么特别好讲的,政治考了74,徐涛肖秀荣永远的神。

基础课程跟的徐涛,买了优题库、真题库及肖四肖八。徐涛老师建议政治要趁早学的观点我是认同的,跟着视频节奏学,适当做笔记(有经济能力建议支持正版,准备日后补票的可以找找倒课的,百元以内可以买到各位名师的政治英语全套课程)。

一些tips:

① 选择题错误率高,一般是基础没打好,想想自己看基础课程的时候在干嘛;

② 政治选择是玄学,打好基础剩下的就是考试时尽量别瞎改,相信第一感觉;

③ 肖八开始就可以留意大题了,一共五题,按顺序分别是马哲、毛概、石刚、思修、时政,多看看留个印象,马哲那道题直接背了就行,毕竟马哲所有需要背的东西就那么多;(加起来两页a4,换一道满分大题,性价比超级高了

④ 肖四和徐涛小黄书见仁见智,两个都可以买,但是求求不要两个都背,记忆力超强的当我没说;

⑤ 徐涛老师邻近考前会出背诵计划,关注他的公众号跟大家一起背,后面背诵压力会小很多;

⑥ 一些二战考生会花海量时间重听基础课程并整理厚厚的笔记,并产生一种自己很忙,在认真学习的错觉,具体有用与否会出现很大的个体差异,自己觉得没啥用就赶紧停手(很委婉了,意思是最好不要);

英语考了68,运气因素占多,我英语很一般,个人经验的话:

① 我是完全不会英语语法的人,什么时候过去式什么时候单数都不会,但是词汇量凑合,能看懂就能做题,考研试卷对语法的考察并不多,背好单词真的很重要;

② 不要跟恋恋有词!不要跟恋恋有词!不要跟恋恋有词!重说三,背单词不要跟任何课程,除非你大一大二,时间充裕的要命;

③ 单词书能用就行,别太厚也别太薄,我买了本老蒋的,还行;

④ 真题重要,反复做透;

⑤ 小作文我着实不会,写了个格式拿1分就放弃了。基础好的同学冲冲高分,但时间不够不要太费劲,性价比不高。大作文背的模板(章晋林老师的),考前一周多背的,图表就那几种,进考场前好好复习一下,进去就拿铅笔默写在桌子上(这个看监考老师严不严格,一般写演草纸上也行)。

⑥ 当然,有能力的同学,还是要做更充分的准备。

总之,英语和政治这两门公共课,在有些时候确实可以拉开意想不到的分数差。不能忽视,也不能投入过量的时间,具体怎么处理,需根据个体不同,去寻找一个平衡。

三、专业课的学习

快题跟机构或自己学,不管怎样都要保证常练习,手上的功夫骗不了人,一下笔就看出来了。注意把控时间,规范啥的多注意,根据学校官网的要求来,别的没啥好讲。

需要注意的是多种图型都要会,有的学校没有考效果图或者分析图的先例,但是也要会画,不要求特别熟练,以防万一。

专业课,一般来说,344是考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中外园林史(包括日本)这四科,作者不同,也需要注意官网要求的是第几版。除了外国园林史之外,尽量买实体书,二手书也行,便宜很多。

以上这两本工程,一本新一点,一本更详细一点,学有余力可以都买来看看,毕竟有的学校并不完全按照考试范围出题,后者包含了大树移植等。

这两本一样,学有余力的可以买另一本翻翻,杨老师这本在关于近代风园规划发展理念方面(如田园城市、卫星城)比较详细。

一般院校都是考周维权老师的,古代园林史这本除非明确规定要考,别买,我个人觉得没啥用。

西方园林史不放图了,大部分院校考的少,辅导班给总结的就够用,想买可以自己看看,不买也不影响啥。

规范这种,有个老师推荐的,买不买看个人,辅导班一般也会整理常用的。想买电子版也便宜,实体版更方便翻阅一点。考虑到快题题目,只买一本的话推荐《公园设计规范》。

一个补充:和我一样选择了专业一般、招人少、难度低的院校的同学,需注意专业课出题可能会非常玄学的情况。

因为本身考的人也不多,学校也不靠这个专业吃饭,出题老师可能随便出两张题就去打印了。这种院校的出题与南林北林等热门院校不同,不会有一张难易得当的标准卷,也不会有所谓重点,完全就是玄学,尽可能复习的细致一点,考的不太理想也别灰心,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会。

四、关于复试

今年我考的学校是网上复试,直接面试,内容包括专业课提问、综合问题与英文自我介绍、问答。先抽号,然后按次序进场,二十分钟就出来了,没啥实感。

今年已经有很多院校线下复试了,估计2022考研就会取消线上,据说有的学校线上考快题,很强.....

不管复试考不考快题,线上还是线下,面试一般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复试的经验贴某乎一抓一大把,总结下来大概以下几点:

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专业课绝不能放松,一旦被问到基础问题又答不上来,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会大打折扣;

② 自我介绍一定要练熟,也有英文自我介绍要求的话,建议两篇自我介绍内容大致保持一致,方便背诵;

③ 常备问题辅导班会给整理,或者自己网络收集,加起来不会超过20个,很多问题可以触类旁通,参考普通话考试万用小作文“我有一条狗”;

④ 老师最看重的还是学生做研究的能力啥的,这种说法,对是对。但是普通人是大多数,真的是百分百热爱这个专业的人也没那么多。专业基础弄好,剩下的就是展现一个积极乐观,有进取心,不管咋说反正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多跟家人朋友做练习锻炼临场能力,形象整洁,落落大方就完事了。

五、碎碎念

聊的差不多了,感觉除了着重讲了择机构注意别踩雷,其他的好像都是正确的废话,要讲真情实感也着实,没什么好讲。

我的经历不是艰苦奋斗、屡经挫折最终考取梦校,二战过程没有特别勤奋,甚至也没那么大压力,家人对我很包容。当然也有可能是一旦迈过这个坎,好像就都没差了。

选了一个适合自身能力的目标后,考研也许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

甚至我认为,即使是比较难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也不应该那么难,尤其是专业课。

正常情况下,读完一本书需要多久?快的话几个小时,慢的就一天两天的。一本园林工程,认认真真读完,自己划一遍重点,辅导班再圈圈考试重点,最多一周。即使是上文里比较厚的那一本,全部整理完,重点也就二十几页A4纸,剩下的全都是背诵。自己亲手整理完,摸清楚脉络的东西,背起来有那么难吗?

这还是跨考的情况,我最近一次感受到本科及专业带来的差距是某乎一位南林小姐姐记录的本科课程,我大致一扫,发现我直到现在都没背下的各大园林平面图人家本科就已经要求会画了,一时有些心酸。

所以本科就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其实有很大的优势。备考时间充裕的人,战线拉长到半年,足够踏踏实实学完所东西了。如果没学完,要么是拖延症加懒惰,要么就是方法不对,瞎忙。

别看我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指点点,我也是个又懒又爱拖延的人,酷爱死线前加班。我深知自己本性如此,非一朝一夕可改,又十分软弱,难以逼迫自己。即使我现在已经上岸,仍怀有一丝遗憾,对一战院校的感情,是不太甘心,但一看到优秀的竞争对手,就对自己要超过他们所需付出的努力望而却步。

改换学校并不一定是好事,它只是一种选择。

关于我更换目标院校这件事,我的研友们有不同的看法:

其中一位认为:我太了解你了,“间歇性踌躇满志,长期性打鱼晒网”。除非从根上改起,靠后悔内疚这种情绪支撑的勤奋又能维持多久?认清楚现实,考个简单的也好。

一位准备考公的朋友认为:反正都是混学历,厉害学校和普通学校没差啦,除非特别有名的学校,其他在面试官眼里都是学画画的。搞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究竟是啥。

还有一位研友说,换啥学校啊,就这一个,千金难买我乐意。考三年,专业课快题都熟悉了,三年还考不上那是命里没有。话糙理不糙啊同学们。

以上观点有不同立场,但绝没有对错之分,仅供曾和我处于同一境地的同学们,能找到一点参考或共鸣。

最后,合理安排时间,找到合适方法,别熬夜,别消磨身体,别感动自己。

踏实是最难能可贵之品质,人事已尽,敬听天命。

小编 | 菜菜
 审核 | XIN学姐


如果你经历了考研并且上岸成功,或是有竞赛获奖经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