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例肌肉萎缩,看中医的辩证

 su4380 2022-02-12

去年6月份的一天下午,进来一个面黄肌瘦的中年妇女,表情略忧郁,走路没精打采的,一进屋就着急的找凳子。过了一会儿,挨到这位病人看病。

她一边伸手把脉一边说,陈医生,你给我调理调理脾虚吧!你看我都走不成路了!

好的,我一边答应,一边把脉,脉象略大而涩,不流利,舌润舌苔白。

胃口怎么样?

不想吃,

大便呢?也有点不利。

我一边问,她一边说,把基本的饮食睡眠等情况了解了一下,

确实像个脾虚的症候,面色黄,气虚无力,纳呆,等等,确实是像。

我准备提笔开方。

突然,我看到她的手,好像有点不一样。

没错!我又仔细端详了一下,确实是大小鱼际肌萎缩。

难道是?.............肌肉萎缩?

图片

图片

我停止开方,问她:你这手肌肉萎缩的病,去医院检查过吗??

去过,医生说是肌肉无力导致的

我心里暗自责怪自己问的不仔细。

我顿时头大!

这个病不好治呀!

我对病人说。

恩,我知道,治疗了好多医院了。就是不见效,现在也不想那么多了,只要能调理一下,好转就行。

恩,好吧!我看着病人绝望的病情,心里于心不忍。好在有仲圣的八纲辨证支持,心里还是有点底。

我重新审视了一下病人的病情,面黄肌瘦,精神不振,纳呆,大便不利,肌肉无力,走路不稳。确实是像个脾虚的症状。接下来,合于脉证。

脉大而略涩。大为劳,有些脾虚的病人确实见到大脉的,这个不错,然后呢?是涩,涩脉是什么感觉,就像拿很轻的刀刮竹子的感觉。感觉一卡一卡的,非常的不流利,我自己的理解,又像吃了涩柿子,满口粘膜像粘住了一样。

涩主血亏,但是也主湿。脾虚容易生湿,固然。考试你可以这样写。但是临床一定要弄清是脾虚因湿,还是湿因脾虚。这两者因果不一样,治疗的先后和侧重就不一样。

怎么弄清?

合于舌苔合于症状,合于病史。

舌滑,舌苔白,舌质尚可,仔细看,舌尖竟然还有淤血点。

舌属于典型的脾虚齿痕舌,我基本确定是脾虚引起的湿。

但是我仍然不放心。

请你再描述一下你的主要不舒服的症状。

我对病人说。

就是一个精神不好,没劲,不想吃。哦,对了,还有一个症状,就是大腿小腿,困,沉,发凉,怕风。

还有怕风的症状?我脑子一激灵。

难道表也有湿?

这病怎么引起的?

这病啊?我年轻的时候生孩子多,月子不注意,整天洗衣服,干活,后来就有这个症状,那时候身体困沉,只要一吃点感冒药就好了。谁知道后来越来越严重,竟然成了这!哎~

病人叹了一口气。

哎呀呀呀呀!

幸亏我问的仔细呀!这个果然是风湿相合,侵袭肌肤,留而不走,阻滞气血,经络不通,营卫不和,故而萎缩。病从表来,还应当从表走啊!怪不得她前面的中医补了两个月,也不见效,辩证错误呀!病因一弄清,下笔如有神,方子立刻在我心中已经形成,开的方子总体以散表为主,表减,脉涩减,逐渐再加入补气之品。

总共治疗了大约2个月,病人逐渐感到好转,肌肉有力,以前不能倒着走,现在能倒着走了。总体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个案算不上成功,仅仅算是见效。但就初步见效以及症状反应,当是对症。

写出来,主要是想让大众都了解一下真实的中医治疗过程。并非是人们所理解的秘方,包治百病。真正的效果,来源于细心的问诊,缜密的辩证,老练的用药。

没有哪个百年老店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请不要迷信那些所谓的大神,也不要把中医神话,夸大。

中医就像一个老实人,在这个人云亦云的世界里,不擅长表达,所以总被人误解。他苦,他麻烦,他费劲,他慢。但是他实在,真实,辩证只要准,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不要嫌他苦,苦过后就是甜。

不要嫌他麻烦,疾病更麻烦。

不要嫌他慢。方向只要对,一天一步,总是向着痊愈近了一步。方向不对,即使当下有效,也是离痊愈越来越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