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21)

 挂榜晴岚 2022-02-13

这就是葛根汤证,二十三条有,“面色反有热色,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这种热色就不像这么红,也是阳气怫郁在表,也没有出汗,也是汗出不畅,就用桂麻各半汤。如果二阳并病,面红、眼睛都充血了,就用葛根汤加上石膏或黄连。发汗不彻低,热气郁闭住心肺、没有解掉就烦躁了,不知道哪儿疼了。一会儿肚子疼,一会儿四肢疼,小孩子更表达不出来。就会烦躁得哭闹,肺气郁闭,该出汗的不出汗,他就气短了,坐到那里不能平躺了,这就是大青龙汤证。如果三阴证并病太阳病的时候,要先温里、后解表,宜服四逆辈,尤其是太阴病非常严重的时候。先喝四逆汤把阳固起来,然后再用解表药,先把后援军补足,这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时会自利、不渴、老是在拉稀、手足冰冷,人体一点抵抗力也没有了,如果不太厉害也可以合方同时治疗。桂枝汤可以治疗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心下结,或者用桂枝加芍汤,不强发汗还能顾里。在少阴就用麻附甘或麻附辛,用附子和细辛强里阳,麻黄既提阳气又解表。

涩脉很难说,一般大青龙汤证都会脉大、紧、有力,发汗不彻底的脉可能就不太清亮,不是一个是一个的。阳气不能顺利发到表上,可能有阻滞的地方,这条的解释各家都不是太清楚。我在临床遇到一个小孩子,烦躁哭闹,不知什么地方疼,他就是涩脉。我就不敢给他用大青龙汤,因为脉不支持,我就挺纠结。后来我用大青龙汤加了附子,也可以在肺腧拔血罐,因为堵塞住了药就过不去了。发现涩脉用药就要小心一点,证明他的体质稍差一点,可以重剂轻投。涩如轻刀刮竹,不是太流利、太清楚,浮取可能也有,这样的病人气血都不行。沉脉也能摸清,个数分明,涩脉就很难形容,证明他的气血不流畅。

第四十九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这就是里虚兼表证,脉浮数还是用发汗的方法,还是在表上的风热感冒。用汗法可以加点滋阴药,或者用葛根汤、桂枝去桂汤解表。误用下法就会心慌、身体沉,就不可再发汗了,因为底气不足了。小肠受伤会影响到心脏,气血生化乏源就心慌,这样就别用药了。等他阳气自己恢复,这时还是可以用药的,这一条是为后面的小建中汤打基础的。里面那能量不够了,虚人感冒建其中。自汗出就阴阳平衡了,阴阳自和、汗出而愈,人体自己调整过来了。尺就是肾、小肠都在下焦,这不是寒水克火的心悸,这是小肠火不足的心悸。少阳邪火往上冲到心也会心悸、汗出,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炙甘草汤证的心血不足也会心悸,小建中汤心中悸而烦也会心悸。不管有没有误下导致里虚,只要是尺中脉微,就不能发汗了。你要等到他表里实,或者用药制造成表里实,然后汗出而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