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五年去电机厂前后

 老阿工作室 2022-02-14

七五年去电机厂前后

      七四年初,我去了第一食品厂做临时工,活儿还是泥瓦匠,只是后来让我去给新盖的面包房“打拱”。当时食品厂正在开发一条生产面包的流水线,整条流水线都要用耐火材料,基建的头儿就想到了盖防空洞用的“水泥拱”,于是我们的任务,就是用耐火水泥按比例掺和在一起,往模具里面浇筑,水泥栱有两米长,近一米宽,二十公分厚。

      浇筑水泥栱的只有四个临时工,两个男的两个女的,因为模具的限制,每天只能浇筑四个,上午浇两个下午浇两个,所有沙子水泥石子儿都要从食品厂外面去拉。水泥栱浇筑完成后,放在地上等它坚硬干透,然后再搬到一个很大的厂房里,用水泥栱搭建一个二十多米长的“栱洞”,栱洞下面是燃气火和传送带,生面团从这边进,烤熟的面包从那边出,一气呵成。

      那会儿虽然年轻,但推车、活灰、搬运的力气活,差不多都是我和另外一个男的完成,一天下来感觉还真是很累,每天回到家里就不愿动换了。因为那会儿妈妈不在轿子胡同住,所以每天的饭食很简单,一般的都是煮点挂面吃,挂面煮熟了放点酱油一拌。青菜基本上就是黄瓜、西红柿这两样,而且还是妈妈回来的时候买好了放那的,我自己是懒得出去买的。

      吃完饭以后就跑到院子里面等着“敲三家儿”了,那会儿我家里院是个大空场,有两个石板搭的长条桌,每天晚饭以后院里的大小光棍们就都聚齐了,除了敲三家儿就是侃大山,实在没有人就只能闷在家里看书了。后来我学会了摄影,晚上就鼓捣胶卷相片了。反正自己得找点事做,不然天还没有黑呢,总不能刚吃完了就去钻被窝吧。

      七四年十月我离开了第一食品厂,经院里张大爷介绍去了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印刷厂烧锅炉,我烧的是往复式取暖锅炉,主要是值夜班。烧锅炉就我一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用小推车推几车“烟煤”,然后往炉膛里填煤。锅炉有火车头那么大,锅炉周围都是掏炉灰的池子,池子上边搭着跳板,如果去查看锅炉必须走跳板。

      有天晚上,我忘了是去查看什么了,从锅炉后面踩着一块跳板过去,跳板颤了两下我一下没站稳,就从跳板上掉了下去,正好是向后面倒下去的,锅炉上有个碗大的放水龙头,后背正好砸在了龙头上,一阵钻心的巨疼,让我在池子里躺了半天,后来我挣扎着爬起来,忍着巨疼接着干活去了,回家后连续吃了二十几瓶“土鳖散”才缓过劲来。

      多年后因为后背疼去和平里医院看大夫,外科大夫连看都没看就让我先去拍片子,等照完了片子拿给大夫看,大夫指着片子上的一根肋骨跟我说:您这是陈旧性骨折呀,并且说这根肋骨折了以后自己又长上了,只是没有长正,是错着位长的,我一看可不是,那根肋骨斜么茬的对着呢。我出了医院一琢磨,准是那次在锅炉房被水龙头硌的。

      七五年一月,我接到机械工业局的通知,让我去检查身体,最后被分配到东城区汽车电机厂工作,从学徒工做起。刚开始去的是铸造车间,就在钱粮胡同东口对着的茅房大院里面,三进式四合院,外面是个幼儿园,紧里院是铸造车间,说是“铸造”实际上就是“翻砂”,每天用沙子拍模子,然后老师傅化了铁水往沙模子里面灌,浇筑完的成品就是汽车用的皮带轮。

      七五年爸爸托人给我带了一台“红灯牌”电子管的话匣子,东西还挺大,把整个旅行袋都占满了,我急急忙忙的插上电,拧开后呲呲啦啦的什么都听不着,我搬到四牌楼一个修电器的给看了看,说是有个管黑了,想换都没有件,得,搬回去吧,废物点心一个。我给老爸写信说您托人带的什么破玩意儿,连个响都没听着,还不如我小的时候做的矿石收音机呢。

      后来才知道,本来就是个坏的,人家都不要的破烂,老爸给捡了回来,还吹牛说拿到北京看看能不能配上管儿,这样才托人给我带过来的。后来去朋友家玩,看他拿个矿石接上个大喇叭,就能收听到广播里的声音很是兴奋,回到家就把话匣子给拆了。里面的喇叭线圈和可变电容都给拆了下来,整个把话匣子拆的稀里哗啦,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七八年底,香饵胡同机械局工会开办了职工业余美术课,让我去讲课。工会有台601录音机,录音机上还有一盘音乐带,里面都是国外的流行舞曲,一到晚上大家就都不回家,挤在机械局院的仓库里面就放音乐学跳舞,后来在机械局听着不过瘾,索性和工会主席借了拉回家听。那些日子我家成了“音乐厅”,每天都有很多朋友来家听音乐。

      不久,院里的姚家买了一台九寸的黑白电视,电视正好放在一进门口的小柜子上,院里的大人孩子都到他家去看电视。刚吃完晚饭,大家就一个一个的拿着小板凳去他家电视前面坐下等着。可是电视太小,坐在边儿上的人只能听声儿看不到影儿,后来姚叔不知道从哪儿又买来一个大个儿的放大镜,架在电视前面总算让边上的人也能看着影儿了。

      七九年老爸落实政策补发了一笔钱,我家也买了一台昆仑十二寸黑白电视机。到八十年代中期,报社分期付款卖给了职工一台牡丹十四寸彩色电视机。从那以后,晚上吃了饭,主要的活动就是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了。妈妈也学着过去院里的姚叔那样,招呼大家:“快开演了,该准备着了!”其实也没有别人,来我家看电视的主要就是徐大爷和老四两家。

      那会儿的电视也就几个频道,好像是晚上六点才开始播放节目,每一个台都要移动一下室外电线,所以妈妈总是找一个影像最好的频道固定住。那会儿的电视剧主要是引进的连续剧,像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神探亨特什么的。到了九十年代国产电视剧纷纷播出,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占据了收视率的主要频道。

      九十年代中期,在朋友的鼓动下,我家安装了一口卫星接收大锅,为了让两个房间的电视都能收看到卫星节目,我买了两台接收器,那一段时间里除了本身电视里的节目外,还能收看到港台电视节目。只是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大锅用了几个月就不用了,后来街道来人通知让把大锅拆除了,正好借着机会让他们给拆下来拉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