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产动物细菌分离怎么操作

 新用户59309x5K 2022-02-15

细菌是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水产动物的细菌病种类多、分布广,可引起养殖水产动物大批死亡,有的细菌病给养殖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在药店(或池塘)对发病水产动物进行准确的细菌分离是诊断和治疗细菌病的基础。本文就水产动物细菌分离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作以下说明,以期为水产动物细菌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一、培养基的选择

在对水产动物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前,应考虑所分离的细菌的特性,对营养要求高还是不高,选择适合其生长需要的培养基。如气单胞菌对营养要求不高,普通的培养基即可生长;链球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培养基上不长,需要营养较高的培养基。

目前,公司(利洋)提供的培养基主要是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TCBS)、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和脑心浸液琼脂(BHIA)(见图1)。TCBS主要用于致病性弧菌的选择性分离,TSA主要用于常见细菌的分离,如气单胞菌、诺卡氏菌、爱德华氏菌等,BHIA主要用于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的分离,如链球菌。

图1 公司(利洋)提供的培养皿的种类

二、细菌的分离

在对水产动物细菌病进行检查时,须对水产动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常用的分离培养方法是琼脂培养皿接种分离法。将细菌接种琼脂培养皿,使其在培养皿表面分散开,使个别细菌能固定在某一点,经培养生长繁殖后形成单个菌落。常用的细菌分离方法有平板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培养法。

(一)平板划线分离法

左手拿琼脂培养皿,打开培养皿,使之与水平面成45度角(见图2左);右手拿接种棒(带接种环),将接种环于酒精灯火焰中灼烧灭菌,待其冷却后,蘸取检测材料(水产动物的肝脏、脾脏、肾脏、脑等组织)少许,划线接种于琼脂培养基上(见图2右)。划线的方法有:蛇形划线(见图3左)、区域划线(见图3右)等,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划线接种。划线完毕后,将接种环灼烧灭菌,在培养皿底部标记客户名称、样品来源、分离部位及分离日期(见图4)。

图2 细菌分离的操作方式

图3 细菌分离的划线方法

图4 划线接种完毕后培养皿的标记方式

(二)涂布平板法

取一定量的组织液(如血液、腹水等)滴加在培养基表面,在用无菌的玻璃涂布棒将其均匀分散至整个培养基表面。

三、细菌的培养

接种后的培养皿,在合适的温度下恒温培养,培养温度一般为25~28℃(药店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时室温培养即可)。特殊的细菌需要低温(25℃以下)培养,如杀鲑气单胞菌、诺卡氏菌等。在培养箱中,培养皿应倒置培养,以便细菌能够更好的吸收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利于生长。

通过对发病水产动物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在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见图5、图6),以便进行形态观察及后续的纯化、鉴定、保存和药敏试验等操作。

图5 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分离的细菌

图6 采用涂布平板法从腹水中分离的细菌

四、注意事项

1、根据所分离的细菌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2、细菌分离培养的整个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培养基和用具须彻底灭菌;操作时必须靠近酒精灯火焰,在火焰附近操作;操作完毕后,禁止再让培养基接触外界空气。

3、接种环在灼烧灭菌后,不能立即勾取细菌材料,应在酒精灯旁冷却,防止接种环过热杀死分离培养的细菌;同时也要防止已经勾取细菌材料的接种环,不慎通过火焰而将细菌杀死。

4、划线接种时不要划破琼脂,不要划得太疏,以免造成浪费,不要重复划线,以免形成菌苔,划线要直、要长、要密而不重叠,最终目的是在培养皿上长出单个菌落。

5、培养时,要在合适的温度下培养,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分离不出细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