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医理(4)

 道德经学习资料 2022-02-15

易简:天变其时,地化其物。

20220215





        前些篇章分别讲述了中医中阴阳、气等概念的演化,今天这一篇,主要讲述阴阳柔刚向天时(比如四时)和地物(比如风雨)的改变。先回顾一下:“日月星辰交,而天之体尽之矣”
“水火土石交,而地之体尽之矣”
        前文我们了解到,阴阳根据太少的不同,衍生出了日月星辰;柔刚根据太少的不同,衍生出了水火土石。我分别解释一下各自的四种象。
        日月星辰:日月星我们很好理解,这个辰,我想很多人不明白具体指什么,其实辰,指天之壤,也即除了日月星之外其余所有宇宙的部分,叫做辰。而日月星辰合起来,便构成了天体。水火土石:乍一看,好像是跟五行有关,其实大家猜的没错,这四个是五行的本体,至于是怎么演化出五行的,以后再谈,大家只需要暂时记得,这是构成地体的四种基本元素。
        那么,这个天地之间,出现了日月星辰、水火土石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天之大,阴阳尽之矣。阴阳尽而四时成焉。日为暑,月为寒,星为昼,辰为夜。暑寒昼夜交,而天之变尽之矣。”我们可以看到,天、阴阳(用)、日月星辰(体),在这一步改变的其实是四时昼夜,也就是天时。划重点:天变其时。
        “地之大,刚柔尽之矣。刚柔尽而四维成焉。水为雨,火为风,土为露,石为雷,雨风露雷交,而地之化尽之矣。”
        我们可以看到,地、柔刚(用)、水火土石(体),在这一步改变的其实是风雨雷露,也就是地物。划重点:地化其物。
        总结:阴阳柔刚各生四象,日月星辰以生暑寒昼夜而变天时,水火土石以生雨风露雷而化地物。
        知道这些,在中医中有什么用处吗?提示:当患者疾病因四时昼夜而出现明显改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天时方面考虑,也就是说进行阴阳的辨证,用四气调节其阴阳平衡。而当患者疾病因风雨露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出现明显改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地物的方面考虑,也就是说进行五行的辨证,用五味调节其五行乘侮。为我们的辨证,明确了一个小小的标准和方向。

        天变,地化,那么三才中的人呢?欲知后事如何,留待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