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论文) 为什么要尊重、尊敬老师?

 姚国友图书馆 2022-02-16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一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明、清两代,生员和举子对主试的座主和学官称为“老师”。从那个时起,老师这个词,就逐步叫开了。之前,古时候称老师为先生。先生、老师是人们对授业解惑的师者一个尊称。无论古代还是现在,对老师都是特别尊重的。为什么对老师要尊重与尊敬呢?这个问题,可能许多人看到以后感到有点俗气,并且,心里早有答案:“因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可以授业、解惑,教给我们不懂的知识。”  "因为师生如父子。"  "老师能教我们礼仪、做人、做事等等。"   是的!以上这些答案,都足以说明老师是理应受到社会尊重的!

       不错,这些的确是尊重老师的原因和理由,也是我们大家普遍熟知的一个起码的道理。将这个问题,放到老师教的对面学生学的身上,这里所说的学生,不单单指学堂里坐在讲台下专心听老师讲课的各级各类莘莘学子,泛指勤奋向上、虚心好学的有心人。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要想当好人民的老师,首先要当好人民的学生。” 有些人,甚至很多人,到了人生暮年,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喜欢浮夸自己,喜欢在大众面前显示自己,愿意让大家知道自己学识渊博、技艺不凡,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厉害!于是,就广开思路,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手段进行包装自己,不遗余力地炒作自我,一夜间,自己成了本行的老手!记得前些年,我在书院全体老师例会上,针对目前这些年轻老师对上课的基本环节和备课都是备什么?不是太清楚,因为,我招聘的老师是书画专业的,学历最低都是大本,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当时我给他们讲了老师上课的五个基本环节和老师备课备什么?赢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并且让全体老师做好了笔记,在今后教学、备课中得以应用。我在老师例会上刚讲了这些内容,没有过几天,大约有一周的样子,有一位老师向我辞职,说,父母因为有病需要回家照顾,我无奈答应了。第二天,有一位书院老师让我看这位辞职老师发的朋友圈微信,说,“老师上课五个环节和老师备课备什么?”跟我例会上说的一字不差,可是,成为了这位辞职老师的原创经验!

        这位告诉我信息的老师特别气愤地说:“怎么会这样呢?明明这些内容原原本本一字不差是您在书院例会上讲的东西,让每位与会老师都做了笔记,大家都知道,转眼间成了他的原创经验!您到法律部门起诉他吧!”我笑着说:“不用!他还没有懂得为什么要尊重老师?”这样的人,不必跟他计较,也不用理他,你看着吧!很短时间他自己就自消自灭了!那个老师疑惑不解地连忙问我:“为什么?“我说:”他是画了一个年轻少女的身体,长了一个苍白衰竭血栓缺氧的头颅,是没有生命力的......"他伸出拇指笑了......

        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与尊敬老师呢?因为只有打内心深处对老师尊重、尊敬的人,才能够真正学到老师身上的知识、艺术与技能,这种尊重与尊敬,是发学习者内心纯真、忠实、虔诚的态度!而不是出自于礼貌应付和世间繁文缛节。这种尊重与尊敬,必须有民族浓重的敬畏色彩,当着老师的面,一定要尊重与尊敬老师;背着老师的面,也一样要尊重与尊敬!即使老师百年之后去世了,也丝毫不能减轻对老师尊重、尊敬的敬畏之心!见到老师的东西如同见到老师本人一样尊重与尊敬!我们尊重与尊敬的是:老师的人格,是老师的人品,是老师的知识、智慧、才华与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学到老师身上的知识、艺术和技能。

       世界上一切一切所有的“成”,都在我们一生苦心经营的“真”字里!对老师不能真心尊重与尊敬,就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对自己的专业爱好和从事的事业也是这样!否则,不会成功!就连观察东西也是如此,要想看到物体本身的真正面目,就必须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否则,您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实质!因为,人的记忆大门是靠极其专静、专注、专心触动的大力才能打开,这个大力的源泉来自于敬畏,没有敬畏的震慑不会有较强的记忆力的!我们一生记忆最深、最难忘的不是高兴的甜蜜的时刻,而是苦难不堪、生命绝望的瞬间!所以,最强的记忆来自敬畏!同样的道理,在观察事物的细微奥妙及实质时,更需要专注、静心、平气的目光,这个目光依然来自敬畏的心!这时候对所观察的事物,如果不感兴趣,没有浓厚的情趣,不热爱的话,是看不到事物本质的!所以,在美术学如何观察有一句这样的名言:“要想看到美,我们心里得携带着美!"意思是说:”只有真诚的美好心情的人,才能看到世界万物真正的美。“清澈明亮的目光来自于对人和事物的敬畏!

         刚才,是从学生“学”,这个角度来说的,从老师教,这个角度来说,也仍然是这样:如果一个学生很听话,很懂事,他的行为在班级所有学生表现中最为忠诚,最让老师感动,那么,老师就一定很乐意地真心实意地去培养教育这个学生,老师自然就很器重他,在学习学业中老师才会将自己所有的知识、最拿手的绝活传授给他,如此,他才能得到老师的真传实教,这就是所谓的“关门弟子”。

        从知识本身这个角度来说,依然是这个道理:各类知识、艺术、技能、技法、技巧都是通过老师身传口授,学生才能得到。写诗讲诗兴,作书、作画同样讲书兴和画兴!学习知识当然也要讲老师的即刻师兴啊!知识、艺术、技能、技巧最艳丽的花朵是在什么时候绽放?就是在老师最愉悦、最舒心、最兴奋时绽放!这个绽放的时刻,就是学生对老师那种忠实虔诚、尊重敬畏、谦和急切的求知目光和微笑那个瞬间,这个时候往往是老师迸发智慧火花的时刻!是老师绽放技能、技巧的美好瞬间!是老师诗兴大发、文思敏捷的良好关口!世上没有哪个老师,在心寒、冷漠、生气、厌恶、郁闷、烦躁中乐意地、心甘情愿地发挥最佳状态教好学生的。

       所以,古今师生传承遥远的大道上,有一个温馨的词叫做:“得意门生!”所谓得意就是:老师春风满意,学生阳光自豪!就是老师爱生如子,学生尊师如父。自古至今,每一个先贤圣君都是尊师的楷模!每一个败子人渣都不会敬畏老师!在一个班级里无论有多少学生,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尊重老师,相反,越不懂得尊重老师的学生成绩越差。

        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与尊敬老师呢?为了获取丰富渊博的知识、娴熟纯青的艺术、高明超群的技能、技巧,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艺术的瑰宝!实现我们人生价值和美好梦想!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为了人类进步、高度文明、社会发展、生活富裕,为了家庭兴旺,家族荣耀,民族振兴,祖国昌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