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电视、网络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娱乐的?外国的咱不清楚,自己的祖先在这方面好像很直接-----看戏、听书。和演员面对面,真人秀,多过瘾啊。 要唱戏就得有专门的本子和场地。本子有的是落魄的文人来写,金元时北方汉人里升官发财这条路明显不如唐宋好走,文化人把牢骚和对美好世界的幻想都寄托到天马行空改编历史的工作里去了。其中著名的是元曲大师有关汉卿、白朴这些人,当时北方的戏曲中心就在山西。晋南各地出土的大批金元砖雕墓的内容就是明证,更不用说广胜寺水神庙里那支著名的“大行散乐忠都秀戏班”了。 山西大地上现存的古戏台,目前保守的统计数字是3000座,确实是个非常让人震惊的数字。稍微有点实力的村子必有戏台,这是当时的公建标配。 临汾郊外的魏村牛王庙戏台曾长期被认为是戏台海洋里最老的那座。那两根大元题记石柱是最好的直接证据。当然那建筑形式也是很典型的元风。但在晋东南地区,人们先是在冶底岱庙的小巧玲珑的舞楼石柱上曾发现过金正隆二年(1157年)的题记,但由于自然风化,石柱上现在已经看不到题记了。10年前,文物工作者又在高平西北的王报村二郎庙发现戏台下的金代题记,结合木构形制,认定这是至今所知最早的古戏台。 其实,岱庙舞楼的形制确实要小些,更符合早期风格。二郎庙戏台空间更大,可以提供给更多的戏剧题材,特别是人数较多的武戏演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二郎庙戏台作为定型后的最早戏台更有道理。
来到王报村,看到村北的大土丘上一座威武的古建。这就是二郎庙了。经过前几年的修缮,破败的古庙已经焕然一新。我的运气确实好,渺茫中问田间劳作的大爷,原来他就是看门人。真是天赐机缘。第二次再去时,才知道他家就是庙下边的房子。虽然耳朵不大好使了,他每次都很热情开门,和我说。我尽管听不大明白了,还是尽力去听。这样的看庙老人在山西乡村非常普遍。 从东侧小门进入后,豁然开朗,这是个坐北朝南,紧凑的四合院。正面是大殿和献殿,跺殿三间,左右配殿、厢房都是明清建筑。南面是金代倒座戏台,中间是宽敞的院子。
献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为祭祀活动方便,东西山墙,南北面不设门窗,全敞开。献殿内有一方明万历九年的石供桌。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出廊。廊下为晋东南常见的抹角石柱。阑额上是繁复的透雕团花,喜鹊登枝、凤凰回首形象,做工极其精致。补间斗拱均出斜拱。主神二郎神像已经荡然无存。有的说所谓二郎是《封神演义》里的三只眼的杨戬,治水斩蛟被尊为二郎神。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先秦蜀郡守李冰之子李二郎。这二位都和治水有关。这么看来,二郎庙的主要作用还是祈祷风调雨顺。 不过现在王报二郎庙里的老大,不是二郎神,也不是正殿,是那威武的金代倒座戏台。
须弥座台基上的戏台,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为一间,约5米。四角柱是粗大的圆木对柱,侧角明显。正脊为南北向,山面透空,举折平缓。戏台檐下,大额枋比较宽厚,无阑额,柱头上用横穿的替木承重。戏台内部中央没有采取藻井形式。木构搭建的方形框架支撑着厚重的屋顶,形制、结构和宋金风格相符,和金墓砖雕墓出土的仿木结构也很类似。
如果从木构形制来看,戏台的结构在金元之间,更为直接的是石刻资料。提供二郎庙戏台绝对年代的是台基青石板上的那条题记:“时大定二十三年岁次癸卯仲秋十有五日,石匠赵显、赵志刊。”左上角还有“博士李皋”四字。大定二十三年即1183年,比魏村牛王庙戏台石柱上的题记年代整整早了100年。题记明显是在化生童子线刻制作完毕后,在剩下的空白处所刻,应是戏台工程大功告成的日子。 抚摸着832年前的题记青石,感到阵阵寒意。夏日的清凉提醒我,在这里可以穿越到大金去。是的,那一年戏台落成时,必然要在这里唱大戏的。只是曲目我们无从知晓了。 5月19日-21日 我组织的周末访古活动第2站 山西汾阳,欢迎师友们关注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