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师证书有用吗?遭遇了中年危机后,我觉得这个职业真香

 天道酬勤之人 2022-02-16

逃不掉的中年危机

知乎有一个扎心提问:“为什么大部分女性过了30岁,会觉得活着特没意思”?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我现在还记忆深刻:“很多事情超想去拼一把,但生完孩子便失去了自由,力不从心”。

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件事也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身边。

我在互联网公司的人事部工作,我们总监,一个雷厉风行的36岁的女强人,正当年富力强的事业上升期,孩子刚刚1岁。

不知道是她怀孕的时候加班太多,还是小婴儿本来就这样,孩子半夜闹觉,总监要起来哄孩子,也经常睡不好。孩子还三天两头生病,总监经常要请假带孩子去医院。

可能跟睡不好有关系吧,她跟老公、跟公婆的关系也挺紧张的,因为一点儿小事儿就能窜火吵起来。

图片

我是总监一手带起来的,所以能跟她能聊一些私下的话题,我感觉她好像萌生了转行的念头,打算去做自由职业的培训师,实在没办法就去卖保险。

我看着总监白天硬撑着的职业笑脸,除了心疼她,也暗自担心起了自己的未来。

我在公司之前负责招聘,那段时间刚刚调岗到了HRBP。因为工作原因,所以接触了很多中年危机的真人真事和相关社会信息。

我知道有些人在私底下、在朋友圈里吐槽35岁以后找工作难,公司对35岁以上的人太不友好了,甚至骂我们HR不近人情。

其实我们也很无奈。有时候看着经验、能力都ok的简历,只是因为年龄超过35岁了,我们也只能叹口气pass掉。

下面这张职业生涯图十分扎心,不代表所有的职场人士,但是真的是某些人的真实写照。

图片 

图片

网上吐槽这个话题的比比皆是,比如还有下面这张:

图片

尽管我当时才27岁,刚刚开始做我喜欢的HRBP的工作,也升职没多长时间。

但我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人,做项目需要Plan B,人生也需要Plan B。

于是我开始思索我的Plan B到底是什么。

最后我把目标锁定在了心理咨询师上面。

这样选择的原因有几个。

👉 学心理学、考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对我们HR的本职工作都是有帮助的。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HR,只要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学习心理学就有帮助的,比如管理岗位,学习心理学对带团队都有很大帮助;学心理学对销售人员、老师……都有帮助。

👉 我已经切实感受到了心理学对我的帮助。

我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人,换句话说,我特别没有安全感,所以我以前对于别人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敏感,经常会因为别人的无心之语而胡思乱想,甚至觉得很受伤。

我过去几年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自我调节之外,也找了个心理咨询师定期疏导我的情绪。

这两年我的变化非常大。我周围人都说,感觉我越来越自信了,我的脸都由原先的愤怒小鸟变成了优雅范儿。我知道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真的是助人助己的好职业。

👉 心理学方面的工作,在中国是有大大大的未来的。

我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焦虑、抑郁、愤怒等等的负面情绪越来越普遍,甚至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都在逐年增加。这个趋势在欧美、日本也是被验证过的。

国家也出台越来越多的有关国民心理健康的政策。早些进入这样的蓝海市场,就相当于走入了职业的快车道。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该驶向哪一个港口,那么任何方向吹来的风都不会是顺风。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困难只会越来越渺小。

 扫码了解心理咨询师 

图片

30名学员报名有超额优惠

图片

图片

副业的准备

经过多番的比较,我锁定在了中科院心理所颁发的证书,主要原因是,心理学在中国还属于高速发展期,所以我想要学习的课程,既要有世界前沿的知识为基础,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我认为中科院心理所的证书应该更权威。

我按照中科院心理所老师的指引,到官网上查到了对接机构的信息,额滴亲娘啊,没想到对接机构足足有400多家。

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我发现这些机构只有课程大纲是一样的,师资和课程内容却区别特别大。选机构我就比较了1个多月,期间踩过的坑也是数不胜数。最后打动我的那家机构令我心动的原因有3个:


线上的培训,学习时间可以自己安排,特别适合我这样工作很忙的人。

上课老师,都是国内心理学界的大咖,上课质量有保证,毕竟我不仅仅是为了拿证,我更想真刀真枪地学到知识。

除了考证的必要课程之外,这家机构的课程还打包了一些实操课程给我,在取证之后,我可以继续学习咨询实务的课程,那些都是做咨询时必须用到的一些主流实操课程,这样也能为我做咨询实践保驾护航。

我在2019年5月份参加了中科院心理所的考试,9月份拿到了证书。

图片

tips: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师的报考条件:

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医学、教育学初级以上职称;

3、大专或本科毕业前一年的在校学生,具有学生证,或出具正规在校证明。

想要了解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考试情况,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考试条件,添加助手咨询哦

 扫码了解心理咨询师 

图片

30名学员报名有超额优惠

图片

距离开班还有1天,

想要学习心理咨询师抓紧时间报名啦!

图片

艰难的从业之路

拿到心理咨询师的证书,离从业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在请教了我的心理咨询师、也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后,我给自己制定了以下几个计划:

计划一:给自己制定发展方向及进行相关学习。

根据我自己的背景,我给自己选定了最先可以拓展并学习的方向,是与职场有关的。

职场这个方向包含的内容其实也挺多的。比如职业生涯规划、情绪管理、沟通技巧、领导力、团队管理、团队协作、识人用人等等,这些都跟心理学有关系。

计划二:前方百计地在自己的工作生活的圈子里寻找机会实践。

我实践的机会主要来自于三个圈子:工作圈子、朋友圈子、家人圈子。

以前爸爸妈妈吵架了、表姐堂嫂因为孩子不听话生气了、爷爷奶奶和姥姥因为生病情绪低落了……我也可以想尽办法都他们开心开心,但是总感觉治标不治本。

以前朋友提起工作中的烦恼,和男友的分分合合,我虽然能给他们出出主意,也感觉能帮到他们一点儿,但是总感觉缺点儿什么,实在想不到办法了,我就使出绝招,跟着他们一起大骂领导或者男友,然后带着他们一起去吃点儿好吃的。

但是,考试之后每当他们说起那些所谓的“烦心事儿”,我自然义不容辞地上去实践一番,充当家人朋友的“烦恼疏导员”。

至于工作圈子,不管是领导层还是基层员工,我都要经常接触,我的工作本来就是要协助他们更好地达成业绩目标。

在疏导麻烦、应对烦恼的过程,其实就需要应用到心理咨询的一些技巧,比如共情、倾听、同理心等等,可以让他们的情绪先平稳下来。

运用焦点疗法的某些技巧,帮他们聚焦在当下的情绪和问题上。

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技巧,帮他们认识到那些行为背后的自己潜意识里的想法(认知)。有时候看起来他们在抱怨对方的,往往背后还有别的期待。

看着家人、小伙伴们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我的成就感就劈里啪啦、势如破竹地爆发出来。

另外,公司内各种的讲课机会我也不放过。心理咨询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咨询可以为讲课积累经验,讲课为了拓展人脉和客户源,而且未来讲课的收入很大可能是会超过一对一咨询的费用的。

计划三:宣传自己,吸引可能的收费心理咨询或讲课的机会。

我在2019年9月份拿到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后,才开始正式宣传自己。宣传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打造人设。

朋友圈就是打造人设的好机会。我会转发一些关于心理咨询、心理学、情商、职场关系等等方面的知识。

我也会发表一些对社会问题看法,当然主要也是跟人际关系、心理学有关系的。如果家人、朋友、同事解决了问题的,我会简单地、正向积极的方式发个朋友圈。

二、一杯咖啡计划。

拿到证书后我在朋友圈晒出了理咨询师证书,配的文字是“有烦恼的伙伴们,请我喝一杯咖啡,可以得到一次一小时一对一咨询的机会,限期一个月,限量10人”。

找我咨询的大多是和职场相关的,这与我的背景和我刻意打造的人设非常有关系。

三、参加公益活动。

这几年国家在出台了很多国民心理健康方面的政策,所以一些公益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妇联、民政局、社区……都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关爱老年人、孕期妇女的心理疏导、家庭亲子等等。

每多参加一次就多一次锻炼的机会,眼界越来越宽,人脉也越来越广。

心有所待,必有启程。去年我也开始有收费的培训课程了,内容也是跟职场有关系的。

一天几千块钱,稍微贵的培训师一天一两万,我还是个新手,所以也不敢收费太贵。在去年夏天的时候,有一个月还做了两个培训。所以连带咨询费、课酬,有一个月的收入已经超过我的工资了呢。

收到第二个课酬的时候,我也不好意思太明显地在人前表现出兴奋的心情,不稳重、不符合我的心理咨询师的形象,但是回到家,我好好地狂魔乱舞了一下,还抱着心理咨询师考试的书跳了个华尔兹。

很多人都说“转行穷三年”。这在我身上是不!存!在!的!在转行之前,自己就规划好,并为转行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转行也可以很顺利的。

我还年轻,还没遇到35岁的职场困扰,心理咨询师、HR的工作我可以暂时兼而得之。但是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真有那一天的到来,我也不怕!

淋淋洒洒写了这么多,是想跟有转行打算、对成为心理咨询师有兴趣的伙伴们分享一些心路历程。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起一把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